◆張麗艷
作者:張麗艷,遷安市馬蘭莊鎮(zhèn)中心完全小學(064405)。
閱讀素養(yǎng)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應結合英語學科這一語言學科、工具學科的特點,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加強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培養(yǎng),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整合英語課程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感悟能力,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當今社會教育發(fā)展突飛猛進,課程改革如火如荼,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教材涉及的知識點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知識的認知能力、句子的理解能力、詞語的猜測能力也逐漸增強。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增大學生的英語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英語閱讀積淀,實現知識和技能的雙提升。
按照小學英語新課標的規(guī)定,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英語的發(fā)音,養(yǎng)成良好的語感,掌握一定的語法常識等,會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這里所說的用英語交流指的就是用口語進行交流,或者是用書面進行交流,小學階段用口語交流是重點。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簡單的事情,因為學生從開始接觸語言就是漢語,始終處于漢語的語言環(huán)境,漢語已經成為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一種習慣。這時,讓學生從新用一種另外的語言——英語進行交流,其難度可想而知。但小學生天性充滿好奇,他們喜歡捕捉新鮮事物,接受新事物也比較快,只要教學設計能走進他們的心靈,按照認知規(guī)律辦事,筆者相信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認識一些基本的單詞、核心句型等,明白其中的漢語意思,難度并不太大。要依據小學生認知語言的規(guī)律,讓學生的閱讀從最基本的單元開始,那就是單詞閱讀。單詞的掌握也包括聽、說、讀、寫四個部分。聽單詞的讀音,理解其意;聽說優(yōu)先,讀寫跟進,注重發(fā)音和語感的培養(yǎng)。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發(fā)現,許多學生,尤其是基礎差的學生,對單詞、句子的閱讀感到困難,利用智能語音教具系統進行聽讀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讀能力。
利用智能語音教具系統完成let’s learn呈現單詞,let’s do趣味操練,let’s talk情景模擬,最后let’s read文本閱讀。智能語音教具系統使用簡單,發(fā)音標準,在不知不覺中就讓學生掌握了單詞的讀音和意思,讀懂了句子,就可以理解文章的大意。它既可以內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見詞能讀和聽音能寫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防止學生死記硬背等壞習慣的形成,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說讀能力。
例如,在進行“What would you like?”的教學時,筆者利用智能語音教具系統進行教學,在學習新單詞和關鍵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vegetables”等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利用系統軟件進行教學,通過功能模塊的選擇,利用教具系統給學生進行范讀、拼讀,還可以利用教具系統進行單詞、句子、文章發(fā)音的測評等。通過聽、跟讀、自讀、人機對比等方式,很好地完成對新單詞、新句子的認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教學實踐表明,通過智能語音教具系統的使用,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說讀等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
方法是成功的鑰匙。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些學生的閱讀習慣很不好,閱讀時嘴里小聲嘀咕或用手指著所讀內容——也就是指讀,偶爾還有回讀現象,更有個別學生腦袋來回跟著單詞走著讀等。這些現象都會直接影響閱讀速度,進而影響閱讀效果。那么,如何提高閱讀效率呢?
小學低、中年級閱讀應以聽、說為主,在圖片、視頻和教師的輔助下,使學生能從總體上理解閱讀內容,從聽到說,循序漸進。
如在“At the zoo”的教學中,在對“Look at the elephant. It is so big.”這一核心句型進行訓練時,筆者設計幾個小故事情節(jié),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解,加以圖片、視頻的輔助,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切身感受故事就在身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接下來用PPT課件出示幾個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學生互相交流理解單詞、詞組或句子的意思,教師最后釋疑解惑。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和小學生表現欲強的特點,還可以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把知識表達出來。比如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材料的復述等。通過各種方式使書本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在實際教學中,不是每一個詞都是學過的,尤其是高年級的文章是允許有少數生詞存在的,不過學生似乎對這些詞很畏懼。告訴學生遇到問題可以查閱工具書,利用網絡的即時翻譯等,通過多次訓練和經驗積累,學生就掌握了相應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猜出新詞的大意,進而理解課文,有效突破閱讀難點。
首先,通過對文章的大概理解和前后句子意思培養(yǎng)學生猜詞的能力,使猜出來的詞義要上下貫通,前后搭配。例如,在進行“Meet my family”的教學時,結合文章特點(聯系生活實際較為密切,課文中的單詞學生較為熟悉),筆者就為學生出示電子書包里的資源,播放“Meet my family”動畫,讓學生結合動畫和文章的前后搭配理解核心句式“What’s your father? He is a doctor”,從而準確理解了本文的大意。
其次,一般每篇文章都會出現幾個關鍵詞,學生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學會查找關鍵詞的方法,通過關鍵詞的關聯,理解課文的大意。比如在閱讀時,要抓住5個詞——“四W一H”,即where、who、what、when、how等關鍵詞。通過關鍵詞的引領,了解文章的大意。例如,在“What can you do?”的教學時,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Flash動畫課件,展示“What can you do?”的相關活動,提示學生學會抓住“What”這一關鍵詞,并通過關鍵詞進行“What can you do at home? I can...”核心句式的訓練,使學生深刻理解日?;顒拥木唧w說法,熟練掌握閱讀理解的技巧。
再次,就是要提醒學生能提煉文章中的關鍵點,并放在相應的語境中進行理解。這些都是尋找重要信息的線索,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在進行“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教學時,筆者利用QQ群進行課外延伸,通過課上的學習,利用課余時間在QQ群上發(fā)布問題“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讓每位學生留言,說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了文章的關鍵點,理解了新單詞、新句型的同時,很好地進行了語言的組織和詞語的搭配訓練,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英語閱讀教學越來越得到重視。但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英語教師要長期堅持下去,應群策群力,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閱讀積淀,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相信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和應用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1]張妍.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J].現代教育教學導刊,2012(3).
[2]王媛蘭.多媒體在英語課堂上的應用[J].信息教研周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