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英
紅色收藏劉家富貴
■王志英
初識劉富貴,是2009年12月26日毛澤東主席誕辰116周年那一天。
那天清早,我去運城市南風廣場散步,發(fā)現(xiàn)舞臺西廳有個紅色收藏展,便進去觀看。展出的收藏品為1300多幅(篇、個)毛主席照片、像章、宣傳畫、書畫和報紙剪貼等,非常吸引人。
這紅色收藏展是劉富貴辦的,他時年69歲,我還為他拍攝了幾張照片。
劉富貴1965年從部隊回來后,被分配到原運城縣龍居公社供銷社工作,任務(wù)是搞內(nèi)外宣傳。每逢重要節(jié)日他都要制作宣傳版面。既為版面,就需要報頭、報花和插圖,他便注意在各種報刊和圖畫類書本上把估計能用的圖片資料剪下來,貼在一起。剪貼得多了,就根據(jù)工作需要,學(xué)著把“資料”進行“歸類”……這便是他早期的“收藏”。
一次,領(lǐng)導(dǎo)要他找一份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的講話。他找遍了機關(guān)庫房的所有資料也沒有找到,跑到縣里圖書館找了幾天仍然沒有找到。從這件事中,他意識到了“歷史資料的重要性”,并進而突發(fā)奇想:“現(xiàn)在所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不就是許多年后的歷史嗎?我們?yōu)槭裁床话熏F(xiàn)在所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的資料有意識地保存下來呢?”
于是,他說干就干,開始收集當代的“史料”。
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狂潮席卷全國的時候。劉富貴就注意把當時的重要社論和重要新聞,特別是與毛主席有關(guān)的許多資料、圖像、像章、語錄、宣傳畫等都收集起來,凡能剪貼的,都把它們剪貼成冊……
從60年代開始收藏起,劉富貴堅持幾十年如一日,越收藏勁越大。特別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紅色收藏”幾乎占據(jù)了他所有的業(yè)余時間。收藏的辦法也越來越多:一是繼續(xù)從機關(guān)的報紙和刊物上剪貼;二是騎著自行車“上山下鄉(xiāng)”,以收“古董”的名義收集“紅色資料”;三是一有空就往“廢品站”跑,從廢品堆里撿回來許多寶貴的歷史資料;四是在永濟、侯馬、三門峽建立了三個固定收集點,委托別人代為收購;五是經(jīng)常在拖拉機廠、鹽湖六廠等單位的圖書館里購買人家需要處理的舊報紙與舊雜志,回來后再一張一張翻閱,然后把有收藏價值的紅色圖片、文章剪下來貼好,把沒有用處的舊報紙和舊雜志再賣給廢品站。他說,僅從廢品站、鄉(xiāng)下與圖書館里收集“紅色資料”,就花去兩萬多元。
又一次,大約是1998年的冬季,劉富貴去北郊廢品收購站想尋找一些中共六大的歷史資料,沒想到,卻發(fā)現(xiàn)了一大堆收回來的錄音“磁帶”。他便蹲在那里,一盤一盤地翻看。突然,一盤《巨人之聲》的磁帶映入眼簾,再看“介紹”,才發(fā)現(xiàn)這就是多年前他到處找而找不到的“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的講話錄音”。他立即拿到老板面前問:“這盤多少錢?”老板知道他的用途,便侃價道:“至少5元”。“5元就5元!”他二話沒說,就從錢夾里掏出5元錢給了老板。回到家里裝進錄放機里一聽,更是喜出望外,因為那盤磁帶里不但刻錄有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的錄音,而且還刻錄有1949年6月15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致開幕詞和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主席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上宣讀碑文的錄音,而且全是原始錄音。他高興得蹦了起來,對老伴說:“不要說5元,就是100元,也值!”
出于對毛主席的無限愛戴,劉富貴每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紀念日前后,都要在運城南風廣場舉辦幾天盛大的毛主席紅色收藏展,展出的內(nèi)容既有中國共產(chǎn)黨從一大到十七大的歷史資料和精彩圖片,又有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在各個時期的政治、工作、生活照片,還有各大報紙在各個時期的重要社論、特大新聞和宣傳畫,也包括毛主席的著作、語錄和像章等,全面展示了黨的光輝歷程與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的光輝形象。每次收藏展都引起強烈反響。如在“留言”中就有許多這樣的評語:“毛主席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毛澤東思想是中國人民永遠不落的太陽!”“戰(zhàn)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也有贊譽劉富貴同志個人的,如:“書畫慶華誕,赤心映日月,精神值贊嘆,永照夕陽紅?!保顭ㄓ皠⒗鲜詹兀d譽河?xùn)|?!保ㄐl(wèi)萬管)
前年,我曾抽空到劉富貴家里翻閱了一次他收藏的資料,發(fā)現(xiàn)他一共收藏有毛主席照片、圖片、宣傳畫2萬多張,毛主席像章400多枚,毛主席著作120本,馬克思和毛主席語錄308本,重要社論和重要新聞一百多篇,連接起來總共長達667米。
667米,不得了?。∷男撵`之誠,工程之大,影響之深,令我敬佩得五體投地!
原來,他是跟著父母親討飯討到運城的。他說:“小時候,老家河南發(fā)了大水,我跟著父母逃難來到山西。在山西,我們一家人參加了斗地主、分田地的土改運動,一共分得六畝地、三孔窯、一輛馬車、一匹大馬。從此,母親種地我上學(xué),父親趕著馬車拉煤掙錢,這才漸漸過上了好日子。完全可以這樣說:沒有毛主席和共產(chǎn)黨,就沒有我這一家子。我至死也忘不了他老人家的恩!”
(責編:郭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