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喜平
(甘肅省華亭縣畜牧獸醫(yī)局馬峽工作站,華亭 744100)
中西獸醫(yī)結(jié)合治療母豬產(chǎn)后不食癥
楊喜平
(甘肅省華亭縣畜牧獸醫(yī)局馬峽工作站,華亭 744100)
母豬產(chǎn)后不食癥多發(fā)生于產(chǎn)后5~10 d,一般用常規(guī)對癥治療效果較差,甚至無效,病程較長可達數(shù)10多 d,母豬的體質(zhì)逐漸消瘦,泌乳量下降,對仔豬生長發(fā)育影響很大,無乳造成仔豬死亡。給養(yǎng)殖戶造成很大的經(jīng)濟失。筆者采用中西藥結(jié)合分型治療21例,除2例淘汰外,均獲痊愈,療效顯著。
鼻流清弟、頭低耳耷、被毛逆立、腰弓挾尾、臥多立少、舌質(zhì)淡苔薄白、四肢末稍耳尖冰涼,初期稍有一些食欲,喝少量水,后期食欲停止,尿清長、糞便稀少,陰道有時流出清白分泌物。
平胃散合荊防敗毒散加減: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桔更、枳殼、茯苓、川芎、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生姜、大棗。如有淋濁帶下者去前胡、桔更、加金銀花、連翹、寒熱往來者去羌活、獨活、川芎,重用柴胡,加黨參、黃芩、半夏,頑固性不食者加焦三仙。
2011年2月10日雙明村甘某1頭2.5歲黑母豬,產(chǎn)后3 d不食,經(jīng)本村個體獸醫(yī)治療6 d無效,癥見被毛逆立、鼻流清涕、腰弓挾尾、舌質(zhì)淡苔薄白、四肢末稍耳尖冰涼、臥多立少、陰道流出白色分泌物,體溫、脈搏、呼吸均正常。治療:荊芥20 g、防風20 g、羌活15 g、獨活15 g、柴胡20 g、枳殼15 g、茯苓15 g、蒼術(shù)15 g、厚樸15 g、陳皮15 g、金銀花20 g、連翹20 g、甘草12 g、水煎3次,分2次用豬灌藥器灌服。1劑/d。西藥濟世頭孢15 g、黃芪多糖30 ml、地塞米松15 ml、維生素C50 ml分別肌肉注射2次/d,經(jīng)上方治療3 d,食欲逐漸增加,繼續(xù)治療3 d,痊愈康復。
精神萎靡、畏寒低熱、鼻盤干燥、口干津少、四肢蜷臥、舌絳無苔、脈細、糞便燥結(jié)呈算珠狀、尿赤少,有時可見崩漏帶下、食欲廢絕、喝少量的清水。
平胃散合八珍益母湯加減:益母草、當歸、白芍、熟地、川芎、黨參、茯苓、白術(shù)、蒼術(shù)、厚樸、陳皮、生姜、大棗。崩漏帶下者去蒼術(shù)、厚樸、白術(shù)。茯苓、加金銀花、連殼、紅藤、雙醬草。腹痛出血嚴重者,加元胡、蒲黃、王靈脂。糞便干小者加焦三仙及火麻仁。
2012年3月20日,寺溝村一農(nóng)戶飼養(yǎng)的1頭2歲本地黑母豬,產(chǎn)后出血較多、惡寒不盡。畜主自行治療3 d后出血止,惡寒減少,仍然不食不飲。癥見:精神萎靡、鼻盤干燥、糞便如算珠狀,尿黃褐色量少,陰部仍有紅白色黏液,體溫39.5℃,呼吸急促。治療:益母草40 g、當歸30 g、白芍20 g、川芎20 g、熟地30 g、黨參30 g、白術(shù)20 g、茯苓20 g、金銀花20 g、連殼20 g、紅藤20 g、敗醬草20 g、焦三仙20 g、蒼術(shù)15 g、陳皮15 g、甘草12 g、火麻仁200 g、水煎3次,分2次用豬灌藥器灌服。西藥:0.9%氯化鈉1 000 ml、10%葡萄糖500 ml、頭孢曲松鈉9 g、維生素C 5 g、安鈉咖20 ml、肌苷20 ml、黃芪多糖30 ml、縮宮素40 U,靜脈注射。1次/d,用上方治療3 d,食欲恢復,后痊愈。
3.1 母豬在分娩時大多需1~2 d,時間越長消耗體力越多,所以產(chǎn)后母豬的機體虛弱、營衛(wèi)不固、外邪極易乘虛而入,在分娩時不免失血過多、血虛臟燥?!把獮闅饽浮睔鈾C運行不暢,無以運化水谷之精微,脾不健運腸燥便秘,食欲廢絕。臨床治療該病需要辯證施治。中西醫(yī)結(jié)合,取長補短,標本兼治,方能湊效。
3.2 中草藥在使用上不及西藥方便,但療效好,有飲食欲者可拌入飼料或飲水,飲食欲廢絕只能胃管投服,但其療效很好。
3.3 縮宮素在母豬產(chǎn)后不僅能加快子宮內(nèi)異物的排出,促進子宮復原,還可以增加泌乳量,合理運用縮宮素對母豬子宮復原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