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
(山西省晉中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山西 晉中 032000)
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與心室重構的臨床研究
王文斌
(山西省晉中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山西 晉中 032000)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及心室重構特點,指導臨床治療工作。方法 供收錄了 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10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 60 例老年高血壓疾病患者,對其臨床血壓晨峰與心室重構情況進行分析,掌握臨床疾病癥狀后制定醫(yī)療方案。結果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血壓晨峰過程中以出現心室重構現象,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以免引發(fā)嚴重性疾病而導致死亡。結論 掌握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特點,可指導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
老年高血壓;血壓晨峰;心室重構;治療
老年群體因身體免疫功能減弱,患上高血壓的概率更高。社會普查顯示,我國約70%以上的老年人均患有高血壓疾病,這也成為臨床治療研究的重要課題?,F結合我院收錄的60例老年高血壓病例資料,對血壓晨峰與心室重構方面的情況進行分析。
1.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老年高血壓疾病的患者資料,對其臨床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60例年齡范圍65~85歲,平均年齡(74.6±3.2)歲;病程時間5~20年,平均病程10年以上。其中,男32例,平均年齡(77.2±2.0)歲;女28例,平均年齡(73±2.5)歲。所有患者臨床觀察特點:血壓值波動較大,血壓測量不穩(wěn)定,多數伴有其他血液內科疾病,嚴重影響了老年人正常的生活狀況。
1.2 方法
1.2.1 血壓測量
對本次研究的60例老年患者的血壓情況進行測量,熟悉每一位患者的血壓值高低。選用柯式音法、振動法等兩種方法,測量中記錄患者詳細的血壓值。根據中華醫(yī)學會血管疾病診斷規(guī)定,參照老年高血壓的標準:①年齡。老年人年齡必須≥65歲。②血壓:③收縮壓≥21.3kPa(160mmHg),舒張壓≥12.6kPa(95mmHg)。
1.2.2 病例分析
重點研究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與心室重構之間的變化關系,弄清高血壓患者的病例特征,為臨床治療工作提供切實可靠的指導。
1.2.3 治療方法
從穴位治療、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家庭治療等多個方面進行調理,保證老年人血壓值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防止血壓晨峰期發(fā)生異常的心室重構。
60例患者均確診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高血壓病癥程度不一樣,老年人臨床診治期間易發(fā)生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狀況。本次心肌梗死16例(26.7%),心源性猝死10例(16.7%),腦卒中12例(20%)。而隨著病程時間的延長,老年人血壓晨峰幅度較大,晝夜之間的血壓值相差更大,收縮壓相差20~50mmHg,舒張壓相差30~40mmHg。這種情況容易給帶來異常性的心室重構,破壞了正常的血壓值狀態(tài)。以血壓峰值與心室重構之間的關系為指導,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58例老年人血壓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有效率超過95%以上。
高血壓對老年人群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危害,不僅擾亂了血液系統(tǒng)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也引發(fā)了心臟、血管、腦和腎等多項組織功能的異常。最近幾年,因高血壓造成的老年死亡人數多達200萬,占心腦血管疾病的40%左右[1]。因此,臨床加強對血壓晨峰與心室重構的分析,有助于臨床治療工作的科學開展,也是推動臨床醫(yī)療工作開展的有效措施。
3.1 血壓晨峰
血壓在一天中是波動的,存在血壓變異。正常人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呈明顯的晝夜節(jié)律。人體由睡眠狀態(tài)轉為清醒并開始活動,血壓從相對較低水平迅速上升至較高水平,這種現象即為“血壓晨峰”。本次60例研究顯示,晨峰現象的發(fā)生可能主要與清晨的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生理變化有關。清醒前后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性迅速增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激活,周圍血管阻力及心排出量增加,導致血壓迅速上升[2]。此外,腦型利鈉肽,早晨血小板的聚集,身體活動狀態(tài)等因素也影響清晨的血壓。
3.2 心室重構
心室重構是指心室由于心肌損傷或負荷增加所產生的大小、形狀、室壁厚度和組織結構等一系列變化,是病變修復和心室整體代償及繼發(fā)的病理生理反應過程。從心室重構形成的初始階段說起,初期心肌損傷以后,代償機制激活,心室的負荷加重,此時,心臟的功能尚可調節(jié)至生理范圍或者只是有輕微降低,患者自我感覺癥狀不明顯。此外,研究60例發(fā)現,大部分患者會出現勞動性氣促、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容易疲勞、咳嗽等癥狀,屬于心衰的早期[3]。隨著心室的不斷肥大,心功能會不斷惡化,左心室無法再排出足夠的動脈血來滿足身體的需要,心衰的癥狀就越來越明顯,患者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心慌氣短、疲勞乏力、尿少水腫等癥狀,勞動后更加明顯,甚至有些患者無法進行體力活動。
高血壓是現代生活中最為普及的疾病之一,引發(fā)高血壓癥狀的因素復雜多樣,與人們的生活規(guī)律、飲食習慣、工作環(huán)境等均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本次60例對老年患者血壓晨峰及心室重構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在日后治療中應通過藥物、生活、飲食等方面的綜合調理,全面提升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效果。此次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5%,充分說明了綜合治療的醫(yī)學效果。
[1]張維忠.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2006,34(2):287-288.
[2]鄭琦,周德海.分析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與心室重構的臨床狀況[J].醫(yī)學信息,2004,17(12):387-389.
[3]孫文濤,金志平.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凌晨血壓增高與年齡、性別的關系[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06,21(2):103-105.
R544.1
:B
:1671-8194(2013)07-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