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德* 魯素萍 魏書華
(安徽省銅陵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安徽 銅陵 244000)
含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研究進展
陳全德* 魯素萍 魏書華
(安徽省銅陵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安徽 銅陵 244000)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根除HP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隨著抗生素耐藥株HP的不斷增加,HP根除率呈地區(qū)性日益下降,因此近幾年臨床探索出一種新的HP根除方案——含左氧氟沙星的10d序貫療法,此療法指前3d或5d的誘導期中應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加一或二種抗生素、隨后7d或5d應用PPI和兩種抗生素的三聯(lián)治療。目前不少臨床研究表明含左氧氟沙星的序貫療法能夠取得比傳統(tǒng)7d三聯(lián)方法更高的HP根除率。
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幽門螺桿菌
我國是世界上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較高的國家,對于消化性潰瘍、慢性活動性胃炎、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根除HP具有重大的臨床意義。因此,HP感染的治療一直是臨床醫(yī)務工作者最熱門的研究課題之一[1]。
應用抗生素治療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已成為對這類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隨著根除治療的普遍開展,HP耐藥率呈上升趨勢[2]。以致于原有的根除HP主要標準方案“PPI三聯(lián)一線療法”,其HP根除率越來越低(有地區(qū)性差異),國內(nèi)外的許多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標準三聯(lián)療法難以達到80%這一基本的根除標準,HP對治療方案中抗生素的較普遍耐藥是導致根除失敗的主要原因[3]。
國內(nèi)學者陳燁具體指出:克拉霉素的原發(fā)耐藥率為2%左右,北京地區(qū)HP對克拉霉素的耐藥率從1999年的10%上升到2005年的36%,到2009年,耐藥率為65.4%;江西地區(qū),其耐藥率也從2005年的8.8%上升至2010年的22.3%。在新的歐洲馬斯特里赫特Ⅳ和佛羅倫薩共識(MasstrichtⅣ/Forence共識)中,認為克拉霉素耐藥是導致標準三聯(lián)療法根除失敗的最主要原因[4]。
HP對硝基味唑類的耐藥在發(fā)展中國家非常普遍,如甲硝唑耐藥自90年代之前的20%發(fā)展到之后的50%~70%,國內(nèi)學者Gao W及Cheng H、Hu F等的研究[2]提示:以北京地區(qū)為例,HP對甲硝唑的耐藥率,由1999年的36%上升到2004年的76%,到2009年,其耐藥率為78.8%。而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則是masstrichtⅣ/Florence共識推薦的主要藥物,阿莫西林耐藥率較低,甚至部分檢測未見阿莫西林耐藥株,是根除治療的首選用藥,亦可作為失敗組再次根除的用藥[5]。
正如《第四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2012.井岡山)[6]指出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表明,我國HP感染率總體上仍然很高,成人中感染率達40%~60%。推薦用于根除治療的6種抗菌藥物中,甲硝唑耐藥率達60%~70%,克拉霉素達20%~38%,左氧氟沙星達30%~38%,耐藥顯著影響根除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環(huán)素的耐藥率仍很低(1%~5%)。原標準三聯(lián)療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林霉素+甲硝唑)的根除率已低于或遠低于80%,即使療程從7d延長至10d或14d,其根除率僅能提高5%。為提高HP根除率,近年來國際上推薦了一些根除方案,包括序貫方法(sequential therapy)具體推薦的方案包括PPI+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2.1 左氧氟沙星的替代及其作用
現(xiàn)在幾乎每個國家都有HP感染處理的共識意見,但同一方案在不同地區(qū)的治療效果很不一樣。因此根據(jù)當?shù)氐哪退幥闆r,可酌情選擇含有左氧氟沙星的7d療法或10d序貫療法,因為國內(nèi)外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可安全、有效的初次和補救治療Hp感染[7-10],在我國,HP對于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相關報道甚少,總體耐藥不明。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諾酮類抗生素,是氧氟沙星的左旋體,體外抗菌活性2倍于后者,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抗菌活性,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的合成和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具有半衰期長,性質(zhì)穩(wěn)定,口服易吸收等特點[11],駱成林的研究[12]指出:常規(guī)劑量的左氧氟沙星對HP菌株容易選擇出耐藥突變株,而阿莫西林能有效限制耐藥突變株的選擇富集擴增。因此,左氧氟沙星與阿莫西林聯(lián)合可使突變選擇窗變窄,從而減少了HP繼發(fā)性耐藥的發(fā)生。
我們知道,左氧氟沙星對HP的抑菌濃度(MIC)范圍0.0625~8μg/ mL,MIC50 0.25μg/mL,與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MIC50類似,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性卻明顯低于克拉霉素。同時發(fā)現(xiàn)左氧氟沙星在酸性環(huán)境下、其抗菌活性降低,故需聯(lián)用PPI制劑。
2.2 聯(lián)用左氧氟沙星及耐藥研究
國內(nèi)學者朱日進等[13]的HP菌株體外耐藥實驗研究提示:從67例患者胃黏膜中分離培養(yǎng)出幽門螺桿菌株,4株對左氧氟沙星耐藥,耐藥率為5.92%,2株對莫西沙星耐藥,耐藥率為2.99%,其中2株為多重耐藥菌株,對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均耐藥。4株耐藥菌株中,有二株的QRDR發(fā)生新的點突變,其點突變的位點與國外研究結果不同。因此得出了“幽門螺桿菌對喹諾酮類藥物的體外耐藥率仍較低”的結論。
近幾年的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含有左氧氟沙星的聯(lián)合療法(7d或10d序貫療法),與不含左氧氟沙星的傳統(tǒng)標準一線療法(7d)比較,療效有所增加,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后者[14,15],因而應用于二線方案或補救治療中,有些地方當作一線方案應用[8],國外有研究顯示,含左氧氟沙星一線根除HP時根除率高達90%以上[16]。
聯(lián)合用藥的目的是揚長避短,努力達到理想的療效。理想的治療方案應包括:①HP根除率≥90%;②潰瘍愈合迅速,癥狀消失快;③患者依從性好;④不產(chǎn)生耐藥性;⑤療程短、治療簡便;⑥有成本-效益優(yōu)勢。臨床實際中,任何一個治療方案很難同時達到以上要求;目前尚無單一藥物或方案能使HP的根除率達到100%[17]。因此,近幾年掀起了序貫療法的熱潮。
3.1 序貫療法的產(chǎn)生
序貫療法源自于意大利De Francesco 醫(yī)師的實踐,他發(fā)現(xiàn)14d二聯(lián)藥物治療,和隨后的7d三聯(lián)藥物治療的HP根除率,顯著高于給藥順序相反的方案?;谶@一研究成果,針對三聯(lián)療法在全球各地難以提供良好根除效果的情況下,尤期在克拉霉素耐藥>20%的地區(qū),摒棄含克拉霉素的三聯(lián)方案,啟用有別于傳統(tǒng)三聯(lián)療法的根除方案。目前,有較強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根除方案包括序貫療法,以及PPI+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3],在補救方案的選擇時,應首選序貫療法[18]?,F(xiàn)在,各地實施的序貫療法,所選藥物、劑量及療程并不統(tǒng)一,可能與各地耐藥狀況,與各臨床醫(yī)師經(jīng)驗的差異等因素有關。
3.2 序貫療法根除HP的可能機制
3.2.1 序貫用藥
序貫療法的前半療程,一般先用阿莫西林,有效大量殺滅HP,減少細菌的負荷量,增加對后半療程克拉霉素的敏感性。細菌能形成克拉霉素的流出道,將藥物快速轉運出細菌體外,阻止克拉霉素與核糖體的結合。而阿莫西林作用于HP的細胞壁,有效阻止克拉霉素流出道的形成[8,19]。
3.2.2 左氧氟沙星
該藥替代克拉霉素、甲硝唑,避免了耐藥;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止細菌DNA的合成與復制而導致細菌死亡。
3.2.3 適當延長了療程
使HP根除徹底,抗生素的交替聯(lián)用,有強強組合的效應,減少了HP耐藥機會。
第三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若干問題共識報告(2007,廬山)[20],其根除方案未將序貫療法列入,只提到近年文獻報道序貫療法對患者有較高療效(90%以上)。而近幾年針對序貫療法的臨床論文時見發(fā)表,但具體臨床實施,設計嚴謹?shù)目蒲衅诖懈嗟某霈F(xiàn),現(xiàn)有資料提示多為小樣本的臨床觀察,我們期待有多中心、大樣本、隨機雙盲對照的臨床實驗出現(xiàn)[21]。不論是科研 或一般論文,均應有原始資料作為基本前提。
綜上所述,現(xiàn)在抗生素耐藥漸趨加重是不爭的事實,標準三聯(lián)療法不再是HP根除治療的首選,為了獲得理想的根除率,序貫療法是可行性的。目前,含有左氧氟沙星的根除HP感染的序貫療法,對克拉霉素、甲硝唑耐藥地區(qū)近期療效肯定。如果能個體化給藥,而不單純是為了搞科研上項目,就不顧患者的個體差異,那么患者將會獲益更多。雖然序貫療法近期療效較好,但遠期療效,新的耐藥情況的檢測研究,還有待于廣大醫(yī)藥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進一步評估[22]。
[1] 胡伏蓮.幽門螺桿菌治療路徑及Mass tricht Ⅳ共識解讀[C].第二十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疾病學術會議專題報告及論文集(浙江寧波),2012.
[2] Gao W,Cheng H,Hu F,et al.The evolu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ioties resistance over 10 years in Beijing[J].China Helicobac ter,2010,15(5):460-466.
[3] 陳燁.抗生素耐藥時代如何選擇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3,33(3):188-190.
[4] The European Helicobacter Study Group.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sstricht Ⅳ/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J].Cut,2012,61(5):646-664.
[5] 薛艷,馮璜,周麗雅,等.根除幽門螺桿菌不同療程及方案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2,32(9):693-695.
[6]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全國幽門螺桿菌研究協(xié)作組,劉文忠,謝勇,等.第四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J].胃腸病學,2012,17(10):618-621.
[7] 陳全德.左氧氟沙星治療幽門螺桿菌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0,4(2):253-254.
[8] 陳全德,鮑勁松,劉三寶,等.含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58例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學,2011,32(12):1975-1977.
[9] Tursi A,Picchio M,Elisei W.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a thirdline,lovfloxacin-based,10-day Sequential therapy in curingresistant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Gastrointesin Liver Dis,2012,21(2):133-138.
[10] Polat J,Kadayifei A,Kantarcioglu M,et al.Comparisan of levofloxacin-containing Sequential and standard triple therapies for the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J].Eur J Intrn Med,2012,23(2):165-168.
[11] 鄭小麗,許樂.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療法在幽門螺桿菌補救治療中心療效[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4):544-555.
[12] 駱成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單用及聯(lián)合用藥對HP的防耐藥變異濃度研究[C].蘇州:蘇州大學,2010:27-32.
[13] 朱日進,彭孝偉.幽門螺桿菌對喹諾酮類藥物體外耐藥情況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9,18(5):419-422.
[14] 邵淑維.含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分析與評價[J].臨床合理用藥,2011,4(5C):41-42.
[15] 譚鶴龍,劉兵.含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10d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1):52-53.
[16] Schrauwen RW,Janssen MJ,De Boer WA.Seven-day PPI-triple therapy with levofloxacin is very effectiv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J].Neth J med,2009,67(3):96-101.
[17] 楊熹.左氧氟沙星為主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方案探討[J].臨床論壇,2011,13(36):130-131.
[18] 張志宏,漆躍林.序貫療法在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失敗的補救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4):14.
[19] 毛美絨,劉銀利.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療效評價[J].吉林醫(yī)學,2011,32(17):3403-3404.
[20]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第三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若干問題共識報告(2007年8月廬山)[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88(10):652-656.
[21] 黃玉凱,周進,徐斌.10日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13):1760-1761.
[22] 陳全德.含左氧氟沙星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2):117-118.
R573.1
A
1671-8194(2013)29-0045-02
*通訊作者:E-mail: qdchen5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