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創(chuàng)偉 胡占嶺
目前診斷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標是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HBV-M)檢測, 但對低水平HBV-DNA的HBV感染者缺乏準確反映體內病毒復制與抗病毒療效的血清學指標。新近的研究表明, HBV-LP的前S蛋白與HBV的感染、復制及預后密切相關。本文將探討血清I-IBV-LP濃度與HBV-DNA聯檢在乙型肝炎患者體內病毒復制、疾病進程與療效判斷中的臨床應用。
1.1 一般資料 收集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16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標本, 診斷標準參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乙型肝炎病原學[1], 其中男127例, 女41例, 年齡15~56歲。所有標本靜脈抽血分離血清后于-20°保存。
1.2 檢測方法 HBV-DNA定量檢測:檢測技術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PCR儀由德國羅氏公司提供, 試劑盒由上海克隆生物高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檢測下限為1.0×103copies/ml。乙肝病毒大蛋白檢測:采用全自動酶聯免疫分析儀檢測兩對半, 采用ELISA(試劑盒由北京熱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針對構象型前S區(qū)的單克隆抗體, 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BV-DNA與HBV-LP的陽性率比較 所有檢測乙肝患者中HBV-LP的陽性率為82.1%(138/168), HBV-DNA的陽性率為73.8%(124/168), IBV-LP和HBV-DNA檢出的一致率為74.6%, 二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07, P>0.05)。
2.2 血清HBV-LP與HBV-DNA水平之間的比較 16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對HBV-LP的光密度(D值)與HBVDNA拷貝數的對數值作相關分析, HBV-LP的含量與HBVDNA拷貝數之間具有正相關性, 相關系數r=0.507, P<0.05。
HBV-DNA定量檢測是直接對HBV的遺傳物質DNA進行基因擴增, 可對HBV感染作出早期診斷, 是病毒復制存在的最可靠的指標, 也可用于判斷乙肝患者傳染性高低。但對于經過抗病毒治療或低水平HBV-DNA的患者來說, 血清HBV-DNA不能真實反映肝組織內HBV復制情況。近年來深入研究發(fā)現: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后, 前S抗原只在大球形顆粒(Dane顆粒)上表達, 其S基因編碼合成的HBV外膜蛋自由3種蛋白組成, 毛遠麗等[2]證明HBV-LP是導致肝細胞損傷、死亡和纖維化病變的主要原因且具有反式激活病毒復制作用, 因此檢測HBV-LP可以反映病毒復情況和預后情況。本文研究顯示168例乙肝患者中HBV-LP和HBV-DNA檢出一致率為4.6%, 且二者呈正相關, 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仿[3]。這些血清均來自處于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的患者, 在我們檢測的患者血清中有16例HBV-LP陽性, 但其含量均較低??赡艿脑蚴牵耗壳暗目共《舅幬镏荒芤种艸BV-DNA的復制, 并不能抑制已形成的病毒表達蛋白, 導致HBV PCR探針引物設計的部分不相匹配有關。這一現象提示我們在HBV-DNA陰性的患者中, HBV-LP陽性可能是肝內病毒繼續(xù)復制和抗病毒治療不徹底的標志。
[1]肖倩.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外膜大蛋白與HBV-DNA檢測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09, 30(3):234-239.
[2]毛遠麗, 李伯安, 馬洪濱, 等.乙肝患者外膜蛋白血清學檢測及對于判定HBV-DNA復制的意義.中華實驗與臨床病毒學雜志, 2006, 20(3):276-278.
[3]溫懷凱, 余 堅, 李小永, 等.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與HBVDNA的關系研究.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 39(4):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