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在實驗室條件下的傳播速率
非洲豬瘟是一種對豬具有高度致病性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疫苗來預防該病。因此控制非洲豬瘟爆發(fā)主要依靠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例如撲殺受感染的豬群、隔離封鎖疫區(qū)等。了解非洲豬瘟的傳播參數(shù)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本文進行了3組試驗以評價Malta’78株(2種攻毒劑量)和Netherlands’86株這兩株非洲豬瘟病毒的傳播參數(shù)。使用了不同的標準來定義豬只發(fā)病后開始具有傳染性以及豬群間接觸感染的條件和時機。利用廣義線性模型確定的傳播速率(β)范圍在0.45/天~3.63/天。就受感染的豬在第二個排毒峰期是否仍具備傳染性這個不確定性問題,分別計算了最短和最長的感染期。感染期最短只有6~7天,最長平均約20~40天。根據(jù)毒株不同和感染期時間的長短,病毒在豬群間接觸傳播的再發(fā)率(R)為4.9~24.2(最短的感染期)和9.8~66.3(最長的感染期)。對Malta’78株的基本再發(fā)率(R0)進行了估測,其數(shù)值為18.0(6.90~46.9),這也是首次對非洲豬瘟毒株在實驗室條件下的R0進行評價。對傳播參數(shù)進行估算有利于定量分析非洲豬瘟的流行病學情況,并設計、評估更為有效的防控措施。(王亞輝編譯,譯自《獸醫(yī)微生物學》)
譯自:De Carvalho FH,Backer JA,Weesendorp E,et al.Transm ission rate of African sw ine fever virus under experimental cond itions.Veterinary Mic robiology,2013,165 (3-4):29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