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凌燕
高能直線加速器及劑量學驗證設備的引進為開展惡性腫瘤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TBI)治療技術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護士積極有效的準備工作使放射治療機房達到全身照射的環(huán)境要求,并對患者進行全過程的細心護理是患者成功完成全身照射的關鍵,對其后繼治療也有重要意義。我院自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對65例惡性腫瘤及骨髓移植患者悉開展了全身照射治療,通過積極地全程護理,特別是對出現放射性反應患者的悉心護理,臨床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共對65例惡性腫瘤及骨髓移植患者開展全身照射治療,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58歲。本組患者中,骨髓移植37例,胃癌11例,肺癌11例,結直腸癌、乳腺癌各3例??傉丈鋭┝繛?~12 Gy,分1~3次照射。經精心護理,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放療。45例出現放射性反應,其中放射性皮炎12例,放射性腮腺炎18例,放射性肺炎13例,放射性潰瘍2例,經過對癥治療和護理后,全部治愈或明顯改善。
2.1.1 物品準備 護士應配合放療技術人員準備用于劑量校正輔助物品:(1)為了減少照射時間及劑量學上的需要,準備厚度為0.5 mm和1 mm鉛皮;(2)用于校正大照射野對角線的劑量分布的有機玻璃板屏風(厚5 mm),一方面起改善X射線質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粘貼鉛皮;(3)適合患者用于全身照射的非金屬治療床,治療床面的大小與角度應能使患者舒適地躺在大照射野內;(4)為防止散射線的影響,在治療床與機房墻之間放一塊防止散射線的1 cm厚的有機玻璃板或木工板,其大小應大于墻上光野投影;(5)根據患者的身高和胖瘦,利用劑量驗證材料制作簡易仿真人體模型,用于劑量數據測量實驗;(6)熱釋光測量元件的準備,其主要用于患者實施全身照射時,進行實際吸收劑量的測量[1];(7)調整對講系統位置,使機房內拾音器靠近患者,攝像機鏡頭對準患者[2];(8)為了防止意外,護士應在全身照射前臨時配備搶救物品,包括:氧氣袋、面罩、急救藥品(檢查確保在有效期內)與急救器材。在機房外應配備急救車輛。(9)因全身照射是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的,事先應與消毒供應室聯系,準備患者所用的無菌被單、被子,小單及病員服(均經高壓滅菌處理),以及足夠醫(yī)護人員使用的無菌隔離衣、口罩、帽子、拖鞋,手術包等物品。
2.1.2 人體參數的測量 對于將要接受全身照射的患者,護士應協助醫(yī)生測出患者頭、頸、肩、心、腹、膝、踝7個部位的厚度參數,以便對患者進行全身劑量調整。
2.1.3 放療機房的消毒 由于患者在行全身照射前,均已行大劑量化療,此時患者體質極差,易發(fā)生嚴重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再加上患者如從潔凈的無菌層流病房進入常規(guī)的放射治療的加速器機房,二者環(huán)境反差相當大,因此必須對直線加速器機房進行徹底消毒。消毒難點在于直線加速器是高昂的精密設備,因選用無刺激性消毒液拖地和擦墻,再加上紫外線燈照射以達到潔凈空氣的目的。至于消毒液的配比濃度及紫外線燈照射強度,我們的經驗是:在行全身照射前4 h,先對加速器機房的地面及墻面利用無刺激性的普通消毒水溶液按配比進行2次(間隔1 h)拖擦,后根據加速器機房空間大小,按每8 m3空間配備一無臭氧產生的紫外線燈均勻照射2 h。
2.2.1 照射前的護理 全身照射前,護士應了解患者的體質、心理情況、治療情況及生活情況;應主動熱情地向患者宣講有關放射線的科學知識,有目的使用放射線為人類服務的意義以及放射治療的知識;介紹有關全身照射的整個過程、臨床意義、注意事項及配合要求,同時與患者進行感情交流,解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消除不適心理。在生活上給予患者更多的體貼和照顧[3]。
2.2.2 患者的接送 由于全身照射需1 h左右完成,同時患者在化療期間輸入了大量藥液,因此接患者前必須處理完其的大小便,在從無菌的層流病房接送到加速器機房的來回途中,必須使患者躺在無菌被內,用無菌床單包裹,既要防止途中感染,又要確保不感冒。
2.2.3 照射時的護理 護士應嚴格執(zhí)行并監(jiān)督執(zhí)行無菌操作的規(guī)定,進入加速器機房的所有人員應更換無菌隔離衣褲帽子等。護士配合醫(yī)生及放療技術人員擺好患者體位,并在患者身上各劑量測量點放置好熱釋光測量元件,同時防止無關人員和沒有消毒的物品進入機房。在做全身照射過程中,護士通過攝像鏡頭全面監(jiān)視,時刻注意患者有無不適變化,并通過對講系統詢問患者的情況,如患者不舒適需及時向醫(yī)生匯報,以確定是否繼續(xù)行全身照射。
2.2.4 照射后的護理 全身照射后的患者應接回無菌的層流病房精心護理,護理的重點是防止感染及常規(guī)護理(如心理輔導和體溫觀察等)。
2.3.1 放射性皮炎 干性皮炎臨床表現為皮膚瘙癢、色素沉著及脫皮。主要護理措施為:予10% KL-98稀釋液藥浴,后予全身涂抹潔優(yōu)神藥液進行皮膚護理;濕性皮炎表現為照射區(qū)皮膚濕疹、水皰、破潰,多發(fā)生在腋下、腹股溝及會陰部。主要護理措施為:藥用爐甘石洗劑涂抹皮膚,保持清潔干燥,囑患者穿全棉內衣,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忌搔抓,避免出血和感染。
2.3.2 放射性腮腺炎 多表現為治療當晚及次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腮腺腫痛,1周后可能出現口干、咽痛。主要護理措施為:指導患者多飲水,增加尿量,如有需要給予碘片含服,可以減輕癥狀,嚴重者遵醫(yī)囑給予地塞米松靜脈注射。
2.3.3 放射性肺炎 臨床表現為刺激性干咳,咳白色泡沫痰,氣促,活動后加劇,胸痛、發(fā)熱,嚴重者血氧分壓持續(xù)下降。主要護理措施為: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頻率及深淺情況,對有痰不易咳出者采取霧化吸入措施,幫助排痰。如患者出現口唇紫紺、呼吸困難時取半臥位,給予氧氣吸入,并遵醫(yī)囑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控制癥狀,合理應用抗生素以預防繼發(fā)感染。
2.3.4 放射性潰瘍 為患者局部皮膚接收的放射劑量超過其限值而導致潰瘍。主要護理措施為:指導患者保持潰瘍處干燥,并用放射反應皮膚病保護藥奧克噴進行噴涂。
全身照射是腫瘤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護理人員應做好照射前的護理準備,細心完成照射時的護理,照射后準確及時觀察并通過護理手段減輕放射性反應,對于患者的最終康復或提高生存率有著積極的意義。
[1] 吳愛東,張紅雁,劉磊,等.全身照射及半導體實時劑量監(jiān)測技術在造血干細胞移植中應用[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0,19(1):56-59.
[2] 張紹剛,李高峰,劉明遠,等.450例全身照射患者的照射方法及結果分析[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08,17(2):109-113.
[3] 韓桂珍.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家屬心理需求調查與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