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教育太特別、太另類的時代。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從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迫不及待地給學生堆砌了一大堆“維他命”,這是一場漫長的、艱苦的戰(zhàn)役,很多家長為使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而“東奔西走”。然而,隨著孩子長大,本能便向經(jīng)驗轉(zhuǎn)化,神圣也便向世俗轉(zhuǎn)化。于是,愛的誤區(qū)、代溝、反叛等各種社會性的問題產(chǎn)生了。
剛剛開學,也或許是期中考試過后,總有執(zhí)教同一個班的教師心照不宣,共同走向某個餐廳,去赴家長所設的酒宴。耳熱酒酣之極,家長一邊勸吃勸酒,一邊重復著:“孩子交給你們我就放心了……”“多多照顧,幫我把孩子盯緊點管嚴些……”之類的似期盼、似托付的話語。其中的熱情不斷升溫,雙方笑意盈盈,頷首連連,舉手投足、相互對視之間彌漫著和諧、融洽,仿佛多年的老朋友……
一個家長宴請教師,無非是想為孩子營造舒暢、順暢的外部環(huán)境,這本是人之常情,人之常理。只是推杯換盞之中,你能否體會出家長表情后面蘊藏著的別樣味道?
至少有少部分家長的臉上“寫著”這樣的潛臺詞:一切全擺脫了,孩子就交給你們了!隨后,家長會“順桿兒爬”:優(yōu)先照顧孩子吧!其言辭間要求給孩子開小灶的愿望一目了然,不言自明。
諸如此類的優(yōu)先照顧孩子的要求五花八門:調(diào)整座位(靠前居中)、安排科代表、擔任班干部,上課多多關注、作業(yè)精批細改……總之,希望老師將關愛的“陽光雨露”頻頻撒播到自己孩子的心田。
“我從教20多年來,從沒有接到過這么多家長的電話和短信,都是要求給孩子安排個好座位?!币凰袑W的班主任,教學經(jīng)驗非常豐富,在當?shù)氐目诒浅:?。沒想到,開學前夕,有很多家長“托關系”要求給孩子調(diào)整座位,指定要坐2排4座,只因為這個位置在教室中間且正對講臺。可是,家長眼中的“黃金寶座”只有那么幾個,無論怎樣安排都是“眾口難調(diào)”。不僅是王老師,很多班主任都普遍遭遇排座難題,家長要求“訂座”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孩子自控能力差,坐在老師眼皮底下才放心,孩子近視眼或個子小,要坐前排;孩子是斜視,坐中間才能矯正……家長都要求坐“黃金寶座”,老師就很頭疼,強烈要求我在家長會上,一定要給家長們做好思想工作,希望獲得他們的理解。
其實,座位在孩子學習活動中并不起決定性作用,希望家長不要把目光都放在好座位上,而應多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學校在安排座位時,會綜合考慮孩子的身高、視力等情況。一般來說,一段時間給孩子調(diào)整一下座位是有好處的:一是可以調(diào)整學生用眼的角度,不至于老看一個方向;二是可以把一些上課愛講閑話或不留心聽課的學生,通過換座位或換座伴讓這些容易走神的孩子集中起精神來等等。當然,如果老師遇到個別調(diào)皮的學生,也會考慮調(diào)座位的頻率或位置的。故此,家長可以和孩子好好談一下,問問他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為什么老師總要調(diào)整他的位置等。同時主動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積極支持班里的工作,讓孩子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嚴格要求自己的好習慣。
采用座位輪換制,這樣既公平,又能保護好學生的眼睛。關鍵是老師要把握好尺寸,不要讓學生覺得“某些人”有特別的照顧。
其實影響學生成長的因素諸多,學生的性格、智能、心理,家長的素養(yǎng)以及家庭的教養(yǎng),現(xiàn)代網(wǎng)絡信息以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家長自身的行為在教育上具有決定意義,許多父母只重視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說”,而忽視了給孩子樹立榜樣形象的自身的“做”。殊不知“做”比“說”更為重要,“做”意味著“此地無聲勝有聲”,“做”意味著教育的根基從一磚一瓦踏踏實實開始,“做”更意味著親自體驗創(chuàng)造新生命的神秘。
作為教師,當問題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則時,教師要堅持自己正確的教育理念,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要敢于對家長堅定地說“不”。如果這個家長找,你改變主意,那個家長找你又改主意,那就什么時候也不可能讓全班學生都滿意了!
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nóng)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和老師。農(nóng)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收成;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命運。農(nóng)民希望莊稼快快成長的心情和家長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是完全一樣的,可做法卻往往不同。莊稼長勢不好時,農(nóng)民從不埋怨莊稼,相反,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學習不行時,許多家長卻一味地指責孩子和老師,很少想過自己的責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地理環(huán)境變化時,農(nóng)民都知道改變種植方法;社會環(huán)境變革時,父母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觀念呢?
教育孩子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只有一個原因是最根本的——家長自己先失去信心。教育孩子成功的方法有很多,但只有一個是成功的方法——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人生是一場面對種種困難的“漫長戰(zhàn)役”。有一種值得喝彩的人生,正是因為你在艱難困苦中依然能夠昂首挺胸、屹立不搖。早一些讓孩子懂得挫折是人生正常的“待遇”,當挫折到來時,應該面對,而不是逃避,這樣,孩子便會早一些堅強起來,成熟起來。以后的人生便會少一些悲哀氣氛,多一些壯麗色彩。
(作者單位 廣東省惠州市第一中學南湖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