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加強詞句訓練,提高閱讀技巧,充分啟發(fā)學生質疑,培養(yǎng)閱讀能力等方面探索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快樂中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閱讀習慣
閱讀是學習之母。語文閱讀能力的獲得,需要學生能夠精讀、細讀文本,對文本做深入的思考。新課標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求學生多讀書,會讀書。閱讀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那么如何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談一些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感受。
一、善于誘導,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閱讀的興趣
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強調,知識應由學生通過主動的認知活動自行建構,學生通過外在的活動,引發(fā)內化的過程,從而達到建構知識的目的。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開發(fā)智力的鑰匙。有了興趣,學生就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進行學習。學生童年時代大都好奇、好問,喜歡聽故事、看圖書,我們教師可以對他們說:“倘若你們能好好學習,懂得讀書的竅門,自己讀起書來就特別有味道。書里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通過讀書能懂得許多道理,知道很多知識等。”教師要不斷鼓勵他們自己去找圖文并茂的讀物看。這樣他們通過閱讀開闊了視野,增加了知識,讀的能力和習慣也就開始形成了。
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如,教學《將相和》一課,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學順序,先果后因,把事情的主要部分提到前面形成懸念,以此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先設問:“將是誰?相是誰?他們?yōu)槭裁床缓??后來又為什么和好了?”這樣,導入伊始就制造懸念,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因此讀得十分投入。這樣不僅幫助學生確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還達到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目的。學習本課還要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在學生初步了解了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教師要適時總結和引導:“本文是根據(jù)《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編的,《史記》是我國古代一部很有價值的歷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敘述了許多曲折生動、引人入勝的故事,同學們今后一定要讀一讀原著,若現(xiàn)在有興趣,可聽人講一講其中的故事?!?/p>
二、加強詞句訓練,提高閱讀技巧
要想學生閱讀,先得抓好詞語、句子的教學。這好比砌房子,必須先有磚瓦、水泥和石灰等建筑材料一樣。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和運用詞語十分重要,也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內容。詞語訓練要注意兩點:一是既要重視理解又要重視運用,把學和用結合起來;二是要與閱讀課文和理解文章結合起來。一些常用的詞語,要引導學生在說話和作文中學習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導學生加深認識,并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子,學會使用。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應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和句子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詞語一讀就懂,不需要講解。有的詞語稍作比較,學生就理解了。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說上,也就是口頭運用。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課文中詞語、句式變換說法,體會含義,感悟情感。如,《背影》開頭一句: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教師引導學生若將此句改為:“我和父親有二年沒有見面了”或改為“我與父親已經有二年沒有見面?!焙苊黠@第一句和原句相比少了一個字“已”,第二句少了一個字“了”,原句所表達的對自己二年沒能見到父親的時間之長,遺憾內疚之情在改句中就沒有表達出來,所以“已”和“了”兩字應重讀,應飽含感情閱讀。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原句的感情?!@就大大地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運用語言和感悟語言的能力。
三、充分啟發(fā)學生質疑,培養(yǎng)閱讀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比較主動。我們要通過一篇篇課文教學使學生學到閱讀知識的方法,形成閱讀能力,逐步養(yǎng)成學習習慣。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決的,教師幫助解決。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內容等)提出來。有的時候,學生確實提不出問題來,這時教師就要善于引導,哪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再沒價值,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時間一長,學生也就逐步養(yǎng)成閱讀課文時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來的良好習慣。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互相解答。他們確實解決不了的,才由教師講解。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說的那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快樂中提高閱讀能力
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條件,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幽雅的環(huán)境中舒舒服服地進行閱讀。如,建立班級圖書庫、給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閱讀時間、優(yōu)化讀書環(huán)境等。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如以學?;虬嗉墳閱挝?,開展“古詩朗誦會”“課本外的故事比賽”“文藝節(jié)目會演”“小小讀書討論會”“課本劇比賽”“名人的讀書格言接力賽”“我的讀書方法”及出墻報、展覽讀書筆記等閱讀擴展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總之,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全面參與,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洋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