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闡述了在思想品德課中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的三個要求:一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二要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三要架設階梯,讓學生的腦力力所能及。
關鍵詞:走近學生;分層教學;架設階梯
宋代教育家朱熹說過:“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對學習的目標夠得著的時候,他的信心倍增,他就會從成功走向成功。其實在我們每一堂思想品德課上,教師也要有意讓學生感到成功的樂趣。這種成功的體驗能激勵他們向更大的成功挺進。在思想品德課中主張“跳一跳,夠得著”主要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那么,思想品德課中如何貫徹“跳一跳,夠得著”的原則呢?
一、走近學生,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認識實際。這是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的前提條件
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已知水平,你才知道他們什么地方能通過跳一跳,夠得著。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走近學生,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式:
1.談話聊天
別總想著我要快一點給予學生,而是要想著如何讓學生表達他們自己的已有認識和看法。了解他們頭腦中的已知,教師的講解才更有針對性。同時,這樣使學生有被尊重感,學生會更加投入地學習。教師可以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找空閑的學生聊聊天,問問學生關于某個內(nèi)容的認識,在聊天中了解學生的認識水平。這種非正規(guī)的聊天往往能得到學生的真實思想。教師還可以找個別學生到辦公室里談話,事先了解他對某個內(nèi)容的認識,為有的放矢地備課作準備。
2.課堂調(diào)查
這種調(diào)查可以書面形式也可以口頭形式,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后。我在上《一年一度人代會》的時候,首先進行課堂調(diào)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人民代表大會的認識。有的學生說:人民代表大會是管理國家的;有的說:人民代表大會是每年都要召開的;有的說: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領導機關……通過這些調(diào)查為確定后面的講解初始點和重點提供了條件。在復習法律常識時,我以填一個句子空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我有……權利,但同時要履行……義務?!睂W生寫得很多,如:“我有受教育的權利,也有受教育的義務。我有勞動的權利,但同時也有勞動的義務。我有服兵役的權利,但同時也有服兵役的義務。我有納稅的權利,但同時也有納稅的義務。我有選舉的權利,但同時也有選舉的義務……”通過這些,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學生對權利和義務的概念還是模糊的。他們把什么都認為既是權利又是義務。認識了這一點后再作針對性的講解,才能使學生的認識“跳”得起來,深入得下去。
3.還可以通過暗地觀察、向班主任或其他任課教師了解、向家長詢問及讓學生寫周記等方式
這些方式都沒有和學生正面接觸,但是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或家長,他們常和學生在一起,對不同的學生,他們往往從一個成人的角度,更深刻、更全面地給我們一個新的認識。當然從他們那里得到的認識本身都帶有較強的主觀性,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二、分層教學,對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是“跳一跳,夠得著”的重要途徑
蘇霍姆林斯基曾警告教師:“我們要千萬謹慎地防止兒童的腦力勞動得不到任何結果的現(xiàn)象。一個孩子,只要在兩三個月看不到自己腦力勞動的成果,他的學習愿望就會消失?!币粋€班有幾十個學生,這些個體在認識水平、知識經(jīng)驗等方面不可能是同一水平的。如果在課堂上采用同一尺度去要求、同一標準去衡量,勢必造成這樣的局面:那就是有的學生總在進行低層次思維——吃不飽,沒事干;有的學生夠不著——題目太難他不可能做得了。做不了,干脆不做。
通過分層教學,能使學生在課堂上“跳一跳,夠得著”,從而避免上述現(xiàn)象。
首先,教學目標不能是單一的,而應該是有層次性的。我們一般把它們分成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層次。這種多層次的教學目標有利于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如,對于優(yōu)秀學生,我們給他們的目標往往是在識記和理解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而對于中等學生我們給他們的目標往往是達到理解水平。對于后進生,一節(jié)課上的難點不作強求,在基礎題上反復要求達到熟練水平,這樣往往使他們更能有實現(xiàn)自我價值感。
其次,練習、提問和評價等也要分層次對待。維果茨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fā)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xiàn)有水平,二是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敖逃皇窃谠械乃缴显靥げ剑膊皇沁h遠高于個體現(xiàn)有的水平,而應稍稍高于兒童原有的水平。”每個學生所處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是不同的,為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夠得著”,設計練習時我們要進行分層。如,第一部分全體學生完成,第二部分由學生選做完成。同是在課堂的提問上,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提問。例如:在復習我國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時,可以這樣設計:
1.(鞏固題)要求學困生想一想:我國現(xiàn)階段的非公有制經(jīng)濟指什么?
2.(提高題)要求中等生想一想:請你說說我國發(fā)展個體、私營和外資經(jīng)濟的原因。
3.(發(fā)展題)要求優(yōu)等生回答:非公有制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會不會改變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zhì)?為什么?
另外,評價具有導向、激勵的功能。但對于學生的評價,也要根據(jù)學生原有的認識水平進行評價。如果一個基礎平平的學生經(jīng)過認真思考得出了一個較難題目的正確結論,作為教師應發(fā)自內(nèi)心地進行鼓勵和表揚。這種表揚,能激起學生下一次“跳一跳”的動力。
三、架設階梯,讓學生的腦力力所能及。這是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的關鍵
為了使學生夠得著,科學地架設階梯是關鍵所在,也是教師在備課時考慮的重點。我們往往要考慮補充什么樣的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內(nèi)容;通過什么點評來啟發(fā)學生的思考;以什么樣的設問來拓展學生的思路。在進行初三思想品德第九冊復習的時候,我設計并評講這樣的題目來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
材料一:近年來,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在蘇州發(fā)展迅速,產(chǎn)業(yè)規(guī)模與發(fā)展速度大幅度提升,使蘇州成為舉世矚目的新興科技城市。高新技術企業(yè)數(shù)從1998年的435個發(fā)展到2005年的1188個,年均增速達到15.4%。
材料二:蘇州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整合,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布局調(diào)整取得重大進展。素質(zhì)教育全面推進,基礎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全市初中畢業(yè)生升學率為96.3%,高考錄取率為88.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5%,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全市大力引進各類專業(yè)技術人才。
材料三:蘇州經(jīng)濟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笆濉逼陂g,全市經(jīng)濟總量和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在全省率先實現(xiàn)全面小康。
(1)聯(lián)系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材料三,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2)由上題的結論中,作為青少年學生,你有什么啟示?
有的學生看了題目,不知從何下手。為此我先補充了一個設問:三個材料分別說明哪個方面的問題呢?學生經(jīng)過思考得出三個材料分別強調(diào)蘇州科技、教育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思考第(1)個問題。學生結合教材知識,明白了題目是要考查他們對科技和教育對經(jīng)濟的作用。
在考慮第(2)個問題的時候,相當多的學生只把思考的重點放在了“啟示”兩個字上面,我及時進行提示:“題目要求我們從哪里得到啟示?”學生這時注意到了要“由上題的結論中”中得出啟示。這樣就不難想到“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爭做‘四有’人才”等啟示。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這里提倡思想品德課中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并不是主張要把學生的思考難度降低到觸手可及,而是要讓學生“跳”才能夠得到。正像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說的:“教師人為地把一些‘棱角’磨平,減輕學生掌握教材的難度,這就代替了學生去克服困難,就是在某些情況下把困難的教材降了格。教師的責任是要引導學生走上克服困難這條雖然艱巨然而受益極深的道路?!?/p>
(作者單位 江蘇省玉峰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