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實施后進生轉化的工作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措施和方案,使后進生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震撼,明確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審美的道理,才能把思想和精力真正轉移到學習上來,才能為最終的學會學習提供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如同醫(yī)生與患者,教師是“醫(yī)生”,學生就是教師的“病人”,教師不僅要會“看病”,還要會“治病”。在教育實踐中,對于后進生的教育,往往成為教師工作中的疑難雜癥,影響教育質量的提高,尤其是在邊遠的農(nóng)村地區(qū),這種現(xiàn)狀尤為嚴重。通過多年從事農(nóng)村教育的實踐,我認為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攻克教育過程中的“頑疾”,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病因;對癥下藥;療效
一、深入后進生的心理
尋找真正的“病因”,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還是育人,因此,教師必須以平等心對待每一位后進生,尊重其個性和人格,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接近他們,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才能把你當作自己的朋友,把心里話說給你聽。
例如,在我所帶的班級之中,男生田某,思維活躍,非常聰明,但學習成績卻是班里的最后一名,經(jīng)常因擾亂課堂紀律,和老師發(fā)生沖突,成為師生心目中的“油皮”,無可救藥。為此,我多次主動找他談心,給他以幫助和愛心,他才把不學習的真正原因告訴我。他父母常年多病,兄弟姐妹多,家庭經(jīng)濟困難,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早點挑起家庭的重擔,改變家庭貧窮落后的面貌。
后進生之二,周某,不專心學習,說話、做事愛走極端,在師生心目中是出名的“刺頭”。我經(jīng)過多次主動談話,得知他認為知識不能當錢使,因此認為學習無用,想早點步入社會為家庭搞經(jīng)濟創(chuàng)收。
后進生之三,女生王某,品學兼優(yōu),但近期無心學習,成績驟降,經(jīng)過了解和談心,才得知她父母對自己上學不支持,認為女孩子上學沒有前途,趁早找一個條件好的家庭出嫁。因為我們所從事的教育區(qū)域,屬回族聚居區(qū),由于受民族傳統(tǒng)和歷史等各方面的影響,這里大多數(shù)青年男女的婚嫁年齡偏早,再加之少數(shù)家長對教育還不夠重視,致使部分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中途輟學,早婚早嫁,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義務和責任。
二、“對癥下藥”,制訂科學合理的措施和解決方案
針對后進生田某,我首先幫助他對自己所想的事情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如果放棄學業(yè)承擔家務,不僅中斷了自己的學業(yè)和前途,還會給家庭帶來新的負荷,離開知識談脫貧致富,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次,列舉周圍脫貧致富的典型事例,通過對其成功致富過程的分析,認識到要改變貧窮落后的命運必須依靠知識,而完成學校教育是擁有知識和能力的基礎和開端。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心病還須心藥醫(yī)”。通過以上的工作和措施,該生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轉變,成為一個積極上進的學生。
針對后進生周某,我首先對該生進行多次說服教育,先肯定他的目的是正確的,但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時機還不成熟。其次,和家長達成共識,利用假期,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外出參加適當?shù)纳鐣嵺`活動,通過一段時間的社會實踐活動,然后和他交流實踐活動的體驗和感受,使他認識到從事某項工作和社會實踐活動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在社會中立足和生存,必須具備過硬的素質和本領,而這種素質和本領必須通過刻苦的學習和自我鍛煉的過程才能具備,周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決心痛改前非,立志做一名有所作為的學生。
針對后進生王某,我首先和家長進行多次交談,結合本地的實際和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列舉周邊因早婚早嫁而引發(fā)的各種民事糾紛,從生理、心理等方面幫助家長分析早婚早嫁對孩子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帶來的危害。同時,列舉健康的婚姻給家庭帶來的幸福,逐步引導家長破除封建觀念,正確認識孩子的婚姻和幸福,鼓勵和支持孩子完成學業(yè),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其次,對王某進行說服教育,幫助她克服心理障礙,堅定信念,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成績向家長證明一切,贏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通過反復的工作,王某終于找回了以前的自信,學習成績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制訂方案和措施,鞏固“療效”
剛從一個后進生轉變?yōu)閮?yōu)秀的學生,如同大病初愈的病患者,需要周圍人的精心護理。因此,鞏固轉化效果是后進生轉化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成敗。因此,我對后進生的轉化實施了科學的護理措施。
在學校,我和全班學生一起,對他們的進步進行反饋,及時肯定成績,群策群力給他們以精神上以支持。在家庭教育方面,和家長達成共識,幫助學生制訂家中的學習生活計劃,對學生在家中成長情況進行記錄,教師和家長保持經(jīng)常性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
社會是大宇宙,學生是小宇宙,社會“大氣候”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學生“小氣候”的變化。剛剛痊愈的學生隨時會被社會上一切有害的“病毒”再次感染,舊病復發(fā)并且病上加病。俗話說:“在校五天,不如在外兩天”,可見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之大。因此,教師和家長對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他們的行為和活動進行“約法三章”,使他們遠離黃、賭、毒等各種社會丑惡現(xiàn)象,盡可能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總之,在實施后進生轉化的工作過程中,使后進生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震撼,明確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審美的道理,才能把思想和精力真正轉移到學習上來,才能為最終的學會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最終實現(xiàn)既會“診病”,又會“治病”,真正把后進生轉化工作落在實處,產(chǎn)生實效,為國家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作者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紅寺堡區(qū)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