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進程,世界聯(lián)系日益緊密,對語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英語作為國際化的通用語言,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流行起來。所以,英語已經成為每個中國人必須掌握的一門外語。就高中英語教學展開論述,分析了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必要性
語言的流利講述與運用,是從小環(huán)境熏陶與學習的結果,所以要想學好一門外語,必須從青年時代抓起。由于漢語與英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系,中國學生又沒有一個正規(guī)的語言環(huán)境受影響,再加上英語的語言地位日益上升,所以,只能把英語當成一門主科目納入高中教學的課堂,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在高考的有效約束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語言基礎。
一、高中英語教學的特點
如上面所說,英語在世界范圍內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必須把它作為一個主科目納入高中教學的課堂,把它作為一項基礎語言學科來認真對待。
那么,高中英語教學有哪些特點,它們對于英語的學習與日后英語的運用有哪些幫助,我們在下面展開分析:
首先,通過對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學生靈活地運用語言打好基礎。好的基礎應該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兩方面。為此,高中教學一開始就注重語音,為以后能說出標準地道的英語打下基礎。
其次,在打好語音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學生英語語言結構的訓練。語言結構是形成組詞成句、成篇能力的保證,掌握一門外語最關鍵的是精通和內化它的語言結構,而掌握語法是通向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例如,在學習英語的各個時態(tài)時,首先讓學生明確時態(tài)的意義,然后對時態(tài)的構成和標志詞進行記憶,在不斷的課堂訓練中,使學生對時態(tài)熟練的掌握。
再次,注重英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精講語言知識,通過假交際手段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課堂上教師采用機械操練,復用練習,活用練習等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但熟練地掌握了語言的操作,而且為日后實現真實交際打下了基礎。例如,在學習了Olympic history一課后,可以就2008年我國舉辦奧運會的情況進行描述,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時態(tài),組織學生進行交際訓練,這樣既加強了對時態(tài)的應用,又與生活實際有效地銜接,在應用中,學生的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二、英語學習的三個階段
此外,聽、說、讀、寫的訓練,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
英語學習分為三個階段:
1.基礎階段(7、8年級)這個時期的學生比較年幼,模仿能力強,語言習得能力強,是培養(yǎng)聽說能力的最佳時期,所以這一階段會經常安排聽力練習、同學會話等項目,通過這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言聽覺能力。
2.提升階段(9年級、高一)在學生具備了基本的聽說能力后,豐富學生詞匯量,再逐步完善語法系統(tǒng),進而為展開閱讀理解能力訓練,打下基礎。
3.高級階段(高二、高三)學生具備了語感和聽力能力,又在詞匯與語言知識結構上有大的進展后,這一階段開始抓閱讀訓練與綜合技能,學生不僅能讀懂復雜的篇章,還能用自己的話語敘述出來。
通過以上對學生語言能力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學生不但掌握了基本的語言知識,而且能夠靈活地運用語言,達到交際的目的。
此外,為了給學生營造語言環(huán)境,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使用英語,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用英語對話,為學生鍛煉聽說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教師發(fā)揮指導作用,帶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自身必須具備優(yōu)秀的語言素質。
三、高中英語教學的意義
首先,高中的英語教學是從基礎發(fā)音到語言交際運用的系統(tǒng)訓練過程,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特征,采取了相應的語言教育方式,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一定的語言能力,點滴積累,步步為營,循序漸進,直到高中畢業(yè)學生已經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為將來英語的進一步深造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其次,高中英語教學是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語言知識的同時,也具備了運用語言溝通、閱讀的能力,學生體會到了英語語言的積極作用,在以后的大學學習或工作過程中能把語言作為一項技能深造下去,使語言成為一項有效工具,為他們的工作服務。
最后,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已經初步了解了西方文化以及現代發(fā)達國家的基本狀況,為他們日后走向海外打下了基礎。
本文首先分析了英語作為世界語言的重要地位,明確了學好英語的重要意義,又對高中英語教學特點展開系統(tǒng)分析,最后得出高中英語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是一個比較完善、系統(tǒng)、科學的教學體系,為學生日后語言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陳中.The Teaching of Cultur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8.
[2]魯子問.試論跨文化教育的實踐思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04).
(作者單位 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