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解決“后進生”的問題是重中之重。教師要以平等和信任對待“后進生”,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后進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關鍵詞:“后進生”;平等和信任;學習興趣
八年級開設物理課的時候,每個班級或許都有幾名學習熱情低、學習成績差的“后進生”,但他們的智力因素并不差,往往是由于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消極。對于這樣的學生,物理教師如果能夠耐心細致地關愛和鼓勵,運用學科的趣味性加以積極的引導,還是能夠帶著這些學生成為物理課堂的“先進生”甚至是“明星”,進而帶動他們其他學科成績的進步。
一、用平等和信任帶動學生
“后進生”在長期的學習環(huán)境中難免有自卑的心理,教師要在開學之初就給學生一個非常平等的學習機會,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相信并敢于托付。這些學生中不免有一些動手能力強、思維活躍的學生,要積極予以鼓勵,并委以“重任”,可以讓其擔任實驗小組長等職務,充分發(fā)揮其長處,當其發(fā)現到自己的特長,感受到被重視的自豪感時,自然在心理上有了學習的主觀意愿。
二、用學科教學魅力吸引學生
物理學科與生活實際關系密切,它又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有豐富、生動、形象的直觀效果,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行思考和質疑,主動獲取知識。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親自體驗物理就在身邊
物理學科中有許多生活素材,比如,電線的接頭處容易燒焦,電烙鐵熱得發(fā)紅,而連接的導線卻不太熱,這就是焦耳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霧、霜、雨、雪就是液化和凝華的具體體現,學生用所學知識很容易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了困惑,興趣自然就會產生。
2.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豐富學生對知識的觀察感受經歷
動手實驗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即使是演示實驗,教師也要努力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做中學,親身體驗,加深印象。多媒體的發(fā)展為教學打開了又一扇窗,對于無法實驗或現象不明顯的實驗以及學生的生活中沒有經歷的情境素材,都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影像、制作動畫課件等方式,展示到學生眼前,例如,颶風的危害、電磁感應現象等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學生的直觀經驗豐富了,學習興趣就會更濃。
3.創(chuàng)造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
充分發(fā)揮后進生動手能力強的優(yōu)勢,讓其自制一些簡單易行的教具,例如,潛水艇模型、簡易密度計等,并實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教師加以肯定和鼓勵,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感受參與學習的快樂。
4.給予學生恰當的方法引導
把興趣升華為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反復的強化。課堂上要求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做好觀察記錄,不要遺漏基本知識。鼓勵學生養(yǎng)成獨立完成練習題的習慣,更要鼓勵其對存在的疑惑積極探索,主動與學生和老師進行交流,爭取“堂堂清”,讓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能力。學生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才會更加持久。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四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