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边@意味著物理教學應該和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近距離“面對面”,應該和蘊藏著豐富的物理規(guī)律的現(xiàn)實“深情地握手”。
一、課程資源:取材生活
物理課程資源是一個完整的多維的概念,它絕不僅僅是狹義上的物理課本,而是課程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場地、媒體設備、設施和環(huán)境等因素構成條件性課程資源。當我們以“另類”的眼光,重新審視這個大千世界時,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是如此的豐富,以至于我們竟然產生了“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感覺。
比如,一個小小的雞蛋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資源,把細沙灌進雞蛋殼,可制成不倒翁;在水中撒入食鹽后,雞蛋會懸浮在鹽水中;盛夏之際,從冰箱內取出雞蛋放在桌上,過一會兒會發(fā)現(xiàn)一層水珠……
二、教學策略:注重體驗
回歸生活的物理教學強調體驗、感受和探究,即在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中進行體驗探究學習。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在于實驗操作,也不在于模擬真實的物理現(xiàn)象,而在于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獲得對物理世界的一次次體悟,給人以新的索引、新的閃念、新的啟示與發(fā)現(xiàn)……就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喚醒了學生體內沉睡的某些細胞。這種強烈新穎的內心體驗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內在原動力。
例如,在講“摩擦力”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幾幅圖像情境:汽車熄火后在公路上慢慢停下來,自行車滑行一段后慢慢停了來……在講“運動的描述”中的“參照物”時,也可引入“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仔細看樹樹不動——是車行”等充滿詩情畫意的動畫。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把生活中的、實踐中的活的問題引入課堂、引入思維,一定會使課堂走向鮮活、和諧、豐富、多變的境界。
三、融入生活:解決問題
在物理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定型的、精確性的知識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把知識還原成動態(tài)的、活生生的具體實物,即運用所學考查學生將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則更有必要。想想看,還有什么比親自制做一件成功的“產品”更令人心潮澎湃的呢?
例如,在學習了電功率的有關知識之后,可讓學生查查家中電能表的標定電流,推算一下,允許接在這個電能表上的各種用電器額定功率總和是多少;學完有關大氣壓的知識之后,可讓學生制作吸飲料的吸管。相信經(jīng)歷過親自動手創(chuàng)作,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會更加濃厚。
總之,回歸生活的物理教學,必將進入到一個廣闊深遠、思維對接、智慧碰撞的新天地,師生的思維世界、情感世界、生命世界將因此而更加豐富、更加豐盈、更加靈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曙光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