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音樂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審美情趣,還能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和生活,追求理想和真、善、美的潛能,同時進行簡單的音樂編創(chuàng)活動又能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協(xié)作能力。
然而,隨著學生升學壓力的加重,音樂課質量不高及學生認為音樂課是“副科”的錯誤認識等,音樂課教學困難重重。因此,音樂教師要全面開發(fā)音樂的正功能,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在音樂課上的參與度和主動性,使音樂課有助于課改關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的目標的完成。
下面將先分析學生對音樂課的誤解現(xiàn)象,然后結合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和我教學的實際經驗,談談音樂教師針對這些現(xiàn)象的應對策略:
一、音樂課的相關問題
初中生在音樂課上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簡單總結為下面三點:
1.覺得音樂只上課不考查不考試不計入總分,上這“副科”耽誤自己學習的時間,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升學,因此部分學生會在音樂課做其他科目的作業(yè),上課態(tài)度不認真,課堂參與度不高。
2.喜歡流行的、課外的關于音樂的東西,喜歡快歌、rap、情歌、網絡傷感歌曲等,不喜歡、不理解一些傳統(tǒng)老歌曲及其創(chuàng)作的背景,甚至包括《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等,對經典紅歌很多學生都不愿意深入了解它們,不想聽枯燥的理論知識,即“老舊音樂引發(fā)的年代隔膜”。
3.不知道音樂對自己生活、學習的作用,覺得音樂和其他學科之間沒聯(lián)系也沒幫助,認為自己將來既不搞編曲也不當歌手,不學也罷。
二、音樂的正功能分析
柏拉圖說:“音樂能用最強烈的力量深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用美來浸潤心靈,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沒有這種適合的教育,心靈也就因此丑化。”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音樂作為一門學校必設的課程,必然有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功能。
1.通過音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和情趣、藝術創(chuàng)造力,而且能豐富大家的想象力,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體會音樂之美和生活的豐富多彩等等。
2.通過音樂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愉悅身心,對緊張、枯燥的文化課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有利于其他科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通過學習傳統(tǒng)紅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也能進行感恩教育,還能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參與能力及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點綴、豐富生活。
三、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教學方法是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手法,是教學思想的具體展示,因此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因此,提高學生的興趣,用真摯的情緒感染課堂、感動學生,挖掘學生心靈深處的樂感,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和多角度欣賞音樂的能力,并和流行、時尚的音樂相互結合充實教學內容,以創(chuàng)編為手段聯(lián)系音樂和其他學科的關系,與具體的教學活動相結合,創(chuàng)新出可用于實際課堂的教學方法。下面我要談的是課改后的音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1.功能分析法
音樂的正功能是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豐富生活,而且部分藝術生在經過大學的進修之后也有很多就業(yè)機會。因此教師不僅要分析音樂給大家?guī)淼牧己糜绊?,引導大家學會欣賞音樂和感受生活的真、善、美,還要鼓勵部分藝術生重視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的加強,可以通過藝術生的途徑完成高考的蛻變。
2.感情渲染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教師和學生進行良性交流的很好途徑。課堂的氣氛、教師的情緒都會影響課堂效果。因此老師不但要創(chuàng)新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要指導學生體會、演繹歌曲的深厚感情,更要注重課堂的情緒帶動和感染,從而使學生親近老師、熱愛音樂。比如,《青春舞曲》應讓大家找到青春活潑的學生應有的活力和激情。
3.故事教育法
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特別是學生不熟悉的有年代距離的歌曲,因此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挖掘歌曲背后的故事,通過互相分享的過程品味歌曲背后的故事。因此故事教育法也是解決“舊歌曲年代隔膜”的最好辦法。另外,利用多媒體等剖析音樂背后的故事和音樂家的故事,還能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而且能使學生以他們?yōu)閷W習的榜樣產生進步的動力。
4.自主創(chuàng)編法
音樂的材料不能局限于課本內容,教師應指導學生尋找課外的素材,拓展教學資源。而政治、語文和英語等一些記憶性內容較多的學科,是很多學生頭疼的事情。因此根據(jù)藝術源自生活的道理,老師可以讓學生把難背誦的知識點改編成膾炙人口的歌曲,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改曲調,從而創(chuàng)新課堂內容,這不僅解決了學生的學習難點,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比如,《新年好》的中文和英文版本一起教給學生,就能幫助大家溫習英文。
5.流行加入法
隨著《中國好聲音》《超級女聲》等節(jié)目的走火,學生對音樂已經有了一定的興趣,而且會偏愛流行的、現(xiàn)行的音樂。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把流行音樂作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對整個音樂文化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借鑒選拔比賽的形式,選舉出自己班級在音樂方面有突出進步和特長的“超級女聲”和“超級男聲”,使課堂教學的手段和形式不至于普通、無趣。
音樂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而音樂教學只有創(chuàng)新方法,才能不斷進步。音樂課是讓學生享受聲音世界的美好過程,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的互動性、趣味性,切實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更好地促使音樂發(fā)揮最大的正功能,完成素質教育的任務。
(作者單位 邳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