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腸炎灌腸液治療結腸炎的臨床效果。方法:我院消化內(nèi)科收治的結腸炎患者7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口服西藥柳氮磺胺吡啶治療,觀察組給予美沙拉嗪灌腸液治療,兩月后,觀察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89.7%,對照組總有效率79.5%,觀察組能明顯改善腹瀉腹痛、粘液便或水樣便等癥狀,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關鍵詞】 腸炎灌腸液;消化內(nèi)科;結腸炎 【中圖分類號】R51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2-0019-03 結腸炎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其主要臨床癥狀為腹瀉腹痛、粘液膿血便或水便,常伴里急后重[1]。該病具有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病情輕重不一,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嚴重者有癌變傾向。目前,該病已經(jīng)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難治病之一,且有年輕化趨勢,無性別差異。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使得該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著人類的身體健康。我院在總結了大量臨床病例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藥理研究, 采用美沙拉嗪灌腸液用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結腸炎患者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78例病例為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8月消化內(nèi)科收治的結腸炎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觀察組:男19例,女20例,年齡18~65歲,平均42.7±3.7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1.2年。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17~66歲,平均43.3±3.2歲,病程2~5年,平均病程3.6±1.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以及病變范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西藥保守治療:柳氮磺胺吡啶飯后口服,每日4次,每次1g,嚴重者給予輸液治療。 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給予美沙拉嗪灌腸液(德國Falk公司生產(chǎn)) 4.0g /60ml,每晚1次,睡前將本品從肛門擠入治療。兩組均以兩月為一個療程,兩月后統(tǒng)計結果,評估其療效。 1.3 觀察指標 隨訪相關臨床癥狀,包括排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等。分別在治療周期內(nèi)每1周復查結腸鏡1次。所有患者治療前后都應進行結腸鏡檢查及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沉等檢查。觀察用藥期間有無惡心嘔吐、眩暈頭痛、白細胞減少、皮疹等不良反應。 1.4 療效標準 臨床治療效果標準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消化病分會炎癥性腸病協(xié)作組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共識意見進行判定[2]。病情完全治愈是指臨床癥狀消失,大便無膿血,結腸鏡復查見粘腸正常,無充血、水腫、潰瘍等癥狀;有效是指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基本無膿血或分泌物,結腸鏡復查見黏膜輕度炎癥或有假息肉形成,需繼續(xù)保持治療;無效是指治療后臨床癥狀內(nèi)鏡病程檢查均無明顯改善者。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分析,數(shù)據(jù)資料用t檢驗,組間對比用X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如表1所示,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3 討論 結腸炎在臨床治療上的主要特點是起病多緩慢,病程較長,病情輕重不一,反復發(fā)作,嚴重者會有癌變傾向。該病發(fā)病部位多為結腸的粘膜和粘膜下層,以潰瘍?yōu)橹?,病變范圍多分布在直腸、遠端結腸、甚至整個結腸。目前,該病已經(jīng)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難治病之一,且有年輕化趨勢,無性別差異。目前,結腸炎發(fā)病率的逐年升高嚴重危害著人類身體健康,因此,醫(yī)學界對該病的病因和療法展開了廣泛研究。許多研究資料認為此病受人體的免疫功能、細菌或病毒感染、遺傳因素、飲食結構、精神情況等多方面影響,但有關此病的確切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明了[3]。臨床上多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療結腸炎,該藥屬口服不易吸收的磺胺類抗菌藥,主要是通過口服后大部分到達結腸,經(jīng)腸道細菌分解為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楊酸,5-氨基水楊酸是主要治療成分,通過滯留在腸內(nèi)與腸上皮接觸而發(fā)揮抗炎作用。磺胺吡啶部分是載體分子,可引起頭痛、皮疹、發(fā)熱、粒細胞缺乏等不良反應。因此,該藥容易引起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藥疹,嚴重者可發(fā)生滲出性紅斑、剝脫性皮炎和大皰表皮松解萎縮性皮炎等[4]。與柳氮磺胺吡啶相同,美沙拉嗪(5-氨基水楊酸)也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質(zhì)白三烯的形成從而對腸壁的炎癥起到顯著的抑制作用。但是,美沙拉嗪以活性成分5-氨基水楊酸替代柳氮磺吡啶中無活性的磺胺吡啶,即通過偶氮連接兩分子5-氨基水楊酸。與柳氮磺吡啶相比,美沙拉嗪多了一個分子5-氨基水楊酸,從而明顯提高療效,減少了磺胺所帶來的不良反應,且胃和小腸都不能吸收和分解美沙拉嗪,該藥的偶氮橋到達結腸后才會被結腸內(nèi)細菌分裂為兩分子有效的5-氨基水楊酸,從而達到其抗炎作用[5]。另外,美沙拉嗪灌腸液采用直腸給藥治療能使藥物迅速局部作用于腸黏膜和黏膜下層組織,于腸內(nèi)溶解吸收。由于該藥與炎性腸道組織直接作用,局部藥物濃度高,則全身不良反應大大減少。本研究通過給予觀察組美沙拉嗪灌腸液直腸給藥治療,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療的對照組,患者腹瀉腹痛、粘液便或水樣便等癥狀得以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美沙拉嗪灌腸液對于治療結腸炎具有療效穩(wěn)定、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的優(yōu)點,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關海平,石洪秀,潘麗春,等.內(nèi)鏡下藥物治療潰瘍性結腸炎59例臨床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05,29(5):374-375. [2] 農(nóng)子彪.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加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30例療效觀察[J]. 2009, 4(6):879-880. [3] Hanauer SB.Review article:high-dose aminosalicylatestoinduce and maintain remissions in ulcerative coliti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6,24(l3):3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