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父親是一位農民,去年7月開始,他就出現進食時的梗阻感,尤其是進干硬食物時癥狀明顯。后來,父親吞咽困難進行性加重,偶爾還伴有胸骨后隱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本月初,因吃飯吞咽困難加重去醫(yī)院檢查,確診為胃底賁門癌。聽說常吃腌制食品的人就容易誘發(fā)賁門癌,是這樣嗎?
河北安新 哈麒
哈讀者:
責門是人體消化道的一部分,為食管和胃的接口部分。賁門癌在我國60%~70%集中在農村,男性高于女性,其發(fā)病率越來越高,且趨向年輕化。在一般好發(fā)于五六十歲的人群。責門癌的發(fā)病與人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比如很多人喜歡吃粗糙、腌制、熏烤、隔夜的食物,還有長期吸煙可直接誘發(fā)賁門癌。
很多人會認為吞咽困難一定是喉嚨的不適,去五官科檢查后發(fā)現沒有問題,就對病情“一忍再忍”。由于賁門癌是一種特殊的消化系統(tǒng)腫瘤,賁門癌早期癥狀一般出現在發(fā)病3個月左右,部分病人是以消化道出血而就診,到了出現嚴重吞咽困難時就已經是賁門癌中晚期癥狀了,這時的治療難度就已加大。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如無誘因出現進食哽噎感、吃干硬食物有梗阻感或原有癥狀加重變化時,就應去醫(yī)院就診。此外,行胃鏡檢查顯示賁門癌、有責門癌家族史的患者,應進一步診斷以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
賁門癌晚期患者也可以手術治療。手術切術腫瘤、重建消化道、解決病人吃飯問題才能延長其生命、治愈腫瘤。70歲以上老年人的腫瘤發(fā)展較年輕人慢,治愈率高于年輕人,建議老年人也不要輕易放棄手術治療。
老年人最需警惕眼底出血
編輯同志:
我父親今年70歲,最近,他突然感到視物模糊,到醫(yī)院眼科檢查,被診斷為眼底出血,幸虧及時治療,避免了病情進一步惡化。聽醫(yī)生說,眼底出血是老年人最需警惕的一種常見病,請問是這樣嗎?
安微霍邱憲水波
憲讀者:
眼底是位于眼球后部的玻璃體和視網膜的統(tǒng)稱。眼底出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眼病,而是許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所共有的特征。本病由于病因復雜,所以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視力,可引起諸多嚴重的并發(fā)癥。如黃斑病變,青光眼、玻璃體積血、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脫離等,如不及時有效的治療,嚴重者可導致失明。
眼底出血的確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但卻常常被忽視,原因是其不易被發(fā)現,在外觀上看不出來,只能到醫(yī)院在眼底鏡下檢查。老年人易出現眼底出血,原因是老人的血管柔韌性和彈性改變,較為脆硬,稍有刺激便可能出血。另伴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脂血癥的病人,眼底血管較為硬化,也可導致出血。如出血過多,小血管阻塞或大的動、靜脈阻塞,可能降低病人的視力。
老年人出現以下情況要注意可能是眼底出血,需及時到醫(yī)院診治:
1、突然眼前一片漆黑,僅見手動或僅有光感;2、驟然間眼前如有圓的黑影遮住,不隨眼轉動而漂浮,正中方向注視物體完全不見,兩旁物體則模糊可見;3、突然眼內有如線條狀黑影向某一方向直射,進展迅速,且逐漸加多,最后遮住眼前,視物一片模糊,無法分辨;4、驟然眼前出現紅光閃閃,逐漸加多,以致紅光滿目,視物不明:5、發(fā)病先兆,多數有眼脹,眼珠跳動等感覺。
由于眼底出血的原因及部位不同,預后及對患者視力的影響也不一樣。依照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癥狀。如出血量少,位于視乳頭及視網膜周邊部,可以沒有明顯的癥狀,如出血量多,患者感到眼前有黑影浮動,視線被部分或完全遮擋,僅剩光感的視力。如出血位于視網膜中心(黃斑區(qū))患者中心視力喪失,即中心區(qū)視物不清有暗影遮擋,周邊尚有部分視力。
另外,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癥患者也容易發(fā)生眼底出血,細心的患者容易發(fā)現有視力下降現象,但大多數患者都沒有明顯的癥狀,遇到這種情況,并無特異性療法,應該積極針對病因治療,合理規(guī)律服用降血壓藥、降脂藥,讓血壓、血脂水平長期保持正常,才有助于緩解甚至消除眼底出血。目前,最新的觀點提倡早期激光治療,恢復部分有用視力,控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發(fā)生眼底出血后,也可立即服用止血藥,如果出血過多,要到醫(yī)院進行眼底注射止血藥物等治療。
預防出血要注意用眼適度,不要長時間看書報、電視,建議看過40分鐘后休息2~3分鐘,不要過度興奮、疲勞、激動或惱怒,保持良好和充足的睡眠。此外要少吸煙、少飲酒,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禁喝濃茶或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