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xiàn)代社會愈來愈快加速發(fā)展的節(jié)奏下,高校管理必須發(fā)展才不被淘汰,應抓住高校的兩個主要相關對象師和生來加強管理的引導職能和服務職能,以管理贏得貢獻。
關鍵詞:高校管理 引導職能 服務職能管理是人類社會活動和生產活動中普遍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但凡有人群存在的地方有需要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現(xiàn)在的每個單位、每個部門都需要管理的存在。
一、管理的基本職能
一般而言,管理的職能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控制,這就是法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法約爾提出的管理“五職能說”①。
二、高校管理職能的延伸及其必要性
高等學校的管理一直在按照著這五個職能按部就班。在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過程中,原有的職能已經有點跟不上管理的要求,需要緊跟形勢拓寬高校管理的職能。為此,筆者提出高校管理的職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進行延伸,高校管理應該抓住高校的兩個主要相關對象即“師”和“生”來進行管理,根據管理的主要對象的需要把欠缺的管理職能即“引導職能”和“服務職能”加入到高校管理職能中去,高校才能跟得上社會飛速的發(fā)展以提供優(yōu)質人才資源。
引導職能和服務職能的提出在高校管理中越來越得到重視,管理出人才、管理出經驗、管理出成果,越來越多的高校提出了以管理贏得高校的貢獻,以貢獻贏得社會的支持,以社會的支持反哺高校以求得更大的貢獻形成良性循環(huán)。至此首先對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管理的引導職能顧名思義就是指引和導引相關服務對象,使他們進入到正確的軌道中去,快速的進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去,少走彎路,提高效率;服務職能就是用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技能對相關對象進行服務,以減少對象的后顧之憂,更好的使服務對象解放思想,投入到自己熟悉的相關領域中發(fā)揮他們的特長。以上兩個延伸的職能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引導和服務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三、進行引導職能和服務職能的舉措
如何進行高校管理的引導職能和服務職能,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著手,按照服務對象的層次進行引導職能和服務。
大家都知道,一個高校最普遍的存在就是老師和學生這兩個基本范疇。我們所要進行的引導和服務也在他們之中。
1、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主要征對老師,科研管理人員最需要引導的是剛參加科研活動的老師,一般來說,他們對于科研項目、渠道、申報等還不是有太多的了解,管理人員就需主動宣傳學校科研工作的政策和動態(tài),讓他們了解科研項目的基本情況,以使他們參與到申報工作中去,這是引導的第一步。在項目申報過程中,還需引導這部分老師做科研項目標書、填列經費預算、合理配備組成人員等,使課題設計書符合規(guī)范的形式,提高申報的命中率。
對于資深老師來說,管理人員是做好他們的服務,需深入科研工作第一線調查摸底,了解科技工作動態(tài),收集和加工科技信息,做到為科研人員做好全程服務。
2、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的對象面廣量大,涉及所有的師生員工,需分層次加以引導和服務。在財務管理的最前端編制財務預算就更多的需要引導,學校財務經費管理需要在哪個方面用錢用的最多,哪個方面需要節(jié)約用錢,在老師編制預算時需合理引導規(guī)劃使用。其次在報銷經費時那種費用可以報銷,那種費用不可以報銷,需要在事前引導師生們的消費觀,告知財務規(guī)定,避免事后引起的麻煩。
每個師生都有過財務報賬經歷,需要財務管理人員加強管理服務職能,提高服務質量。如蘇州大學財務處引進排隊機、取號機,在網上預約報賬,使報賬人員避免了原來擁擠的排隊等候,經過合理安排節(jié)約了師生們的寶貴時間,這就是人性化管理服務。
3、學生管理
從學生的錄取報到開始就進入到學生管理中。進入大學,學校管理者和老師是大學生學習生活中接觸到的重點人群,他們自身的行為和語言、生活學習作風對學生起到重要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影響大學生的意識行為。高校管理人員對學生的管理和輔導,應采用引導的方式,引導大學生學會怎樣學習、如何學習,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自覺的學習能力。
在大學生的生活上高校管理者應該成為大學生的服務者,真正關心大學生的生活,服務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全方位服務于大學生的宿舍、就餐、洗浴、文體等生活過程中,服務于學生的找工作和就業(yè)問題上,幫助大學生減輕現(xiàn)實學習和生活上的壓力。這樣大學生才會回饋母校,熱愛母校,以母校為榮。
四、如何加強和完善引導職能和服務職能
1、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加強和完善引導職能和服務職能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老師和學生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凸現(xiàn)“人本化”管理的理念,讓老師和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加入管理過程,共同獻計獻策,把老師和學生的發(fā)展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和最根本的目標。樹立敬業(yè)愛崗意識,敬業(yè)包含著吃苦,意味著奉獻,沒有一種義無反顧、樂此不疲的境界,是難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管理者。
2、 推進高校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
現(xiàn)代高校,最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的人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高校管理者應該推進高校管理工作方法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從管理的命令向引導和服務轉變,把管理、命令融入到引導和服務中去, 有創(chuàng)新的觀念,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上科學化、規(guī)范化、高效化,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高校的管理工作,符合時代的發(fā)展需要。
3、 加強高校管理人員的素質
加強高校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高高校管理人員的素質。高校管理人員的隊伍必須精干和專業(yè)化,要求其具備一定的綜合協(xié)調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有管理學、心理學等系統(tǒng)全面的知識,并具備一定的超前思維,面對未來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同時加強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和培養(yǎng),使每個高校管理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專業(yè)水平不斷提高,這樣高校的管理水平也會相應得到提升。
4、 推進高校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
高校應該創(chuàng)新管理制度,建立制度規(guī)范,完善制度建設,做到管理服務制度化、內部運作高效化,服務師生人性化。高校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應該按照教育部及主管教育廳的規(guī)定,并符合本校管理工作的實際要求進行制定。
五、結語
在現(xiàn)代社會愈來愈快加速發(fā)展的節(jié)奏下,高校管理也必須同樣緊跟上去加以改革和發(fā)展,這樣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所以,作為一個高校管理人員,我們有必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提高綜合管理能力,以符合高校的管理要求。(作者單位:蘇州大學博物館)
注解
①薄宏、郝麗萍:《管理學》,第2版,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1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