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課堂教學是一種能使學生在會心微笑中獲得美感享受,帶給學生知識與理智的藝術。創(chuàng)設一種風趣幽默的課堂情境能為導入激趣,是“激發(fā)劑”;能牢固對知識的記憶,是“粘合劑”;能啟迪思維,是“催化劑”;能使批評溫暖,是“融合劑”;能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是“興奮劑”……
筆者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二十多年,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幽默、輕松的教學氛圍,我的語文課堂因此更加美麗,更具魅力。以下就是我創(chuàng)設幽默課堂情境的一些嘗試。
一、讓幽默為導入激趣
優(yōu)美的樂曲前奏、華麗的戲劇序幕,都能迅速地吸引住觀眾,讓人產(chǎn)生非看不可的強烈欲望,而課堂導入亦如此。如,在教學《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9》時,我采用講幽默故事的導入方法,講述了下面一則故事。
從前,有個叫汪得凈的人,非常喜歡讀書,但他有一個缺點,就是懶得動筆墨,不愿寫讀書筆記。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詩,認為寫得特別好,就把這首詩記在腦子里,準備適當?shù)臅r候介紹給朋友。一天,朋友來看他,他就說,兩個月前讀過一首詠虎的詩,雖然只有四句,卻把老虎寫活了。朋友請他說出來聽聽,他想了想,說:“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朋友不滿地說:“既然前兩句忘了,就說后兩句吧?!彼冒胩觳耪f:“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記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痹谥v故事過程中,老師相機板書主人公:汪得凈。講完故事后教室里一片笑聲,老師就勢板書:忘得凈。學生開懷一笑。在笑聲中他們明白了養(yǎng)成讀書做筆記的習慣很重要,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高漲起來??梢?,如果以幽默的形式導入新課,猶如樂曲中扣人心弦的“引子”、戲曲中引人入勝的“序幕”,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讓幽默為記憶架橋
記憶復雜的生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喜歡以幽默的語言引導學生進行形象化的記憶。背誦也是一種記憶,背誦是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手段,是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的基礎。如果在指導背誦時融入幽默元素,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指導背誦《草原》第一節(jié)時,師生共同總結寫景順序:“天之(美)地之(美)我之(感)”,根據(jù)“天知地知我知”的諧音編順口溜:“天之地之我之”。
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深刻地記住了第一節(jié)的寫作順序,背誦起來就輕松多了,還激發(fā)了學生背誦課文的欲望和熱情,把背誦看成是自己內在認知的需要,背誦訓練從老師“要我背”,發(fā)展成“我要背”,到“我愛背”。
三、讓幽默為理解導航
學生的理解能力受到年齡、知識、閱歷等各方面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幽默為手段,就能促進學生理解。
漢字是表意文字,每一類相同的表意部分稱之為部首。為了讓學生理解漢字部首的表意功能,我通過下面一則笑話為理解導航。一個老外到中國來旅游,在街上逛了一圈后,對中國導游說:“世界上都認為中國是個謙虛的國度,看來徒有虛名,你看這滿街都寫著‘中國人民很行’‘中國建設很行’‘中國農(nóng)業(yè)很行’。中國是很不錯,但也沒有必要滿街寫吧!”導游順著其指示方向望去,原來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在同學們的開懷后,我接著點撥:“對于外國人來說,這個‘很’和‘銀’字的確很容易混淆,但對于我們來說,只要了解了漢字部首的含義,就絕不會錯認?!比缓笠龑^(qū)別這兩個部首表達的意思。這樣的理解妙趣橫生、回味雋永。
四、讓幽默使思維飛翔
幽默是思維的催化劑,是開竅的電火花。老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有目的地運用幽默的語言擦亮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他們積極思維的熊熊烈火。為了使學生學會給作文擬一個別致的題目,我說:“題好文一半,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文題要簡練、生動、形象,要能吸引讀者眼球,使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一見鐘情’。聰明的你一定學會給作文擬題了吧。”這段話寓莊于諧,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熱情。
創(chuàng)設幽默的教學情境,絕不只是為了博得學生一笑,它在給學生以愉快歡悅的同時,促使學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從而起到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幽默是我們課堂的第一助手,是利器,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因幽默而更加美麗吧!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人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