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引而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教學,十分重視學生自己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受、品味文章。因此,教師傳授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那么,課堂上怎樣教學生去“讀”書呢?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使閱讀成為一次快樂的經歷,真正地使學生愛學、樂學。激發(fā)學生興趣需要教師營造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讀,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堅定學生的自信心。整個課堂應是聽不到指責聲和感受不到壓抑感,即使學生讀得不好,也應予以積極反饋。如,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采用“讀得不錯,很好”這類籠統(tǒng)的評價語,要根據學生朗讀的實際水平評價,“讀得有感情,把詩人心情都表達出來了?!薄罢Z言很準確,并且沒有漏字?!苯處煹脑u價還要特別注意鼓勵學困生主動讀,而且在讀的質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這樣來進行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態(tài)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以良好的心態(tài)進入學習。
二、課堂教學把好領讀關
領讀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簡便快捷,教與學的效果顯而易見。
1.領讀有助于學生建立詞句的概念
領讀是以詞句為單位加上領讀時強化詞句訓練而做的技巧性的朗讀處理,使學生在聽讀中感受詞句的間歇停頓和體會結構特點。比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的“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通過讀,使學生就能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領讀有助于提高認識能力
領讀是綜合性的語言訓練,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偉人的崇高與英雄人物的杰出。如,李大釗在局勢嚴峻的情況下回答自己的女兒說:“不要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通過讀,我們體會到李大釗對黨的熱愛,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
三、注重多讀感悟,品味語言,進行自主地閱讀獲取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蔽恼碌那楦胁皇峭庠诘臇|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要通過反復朗讀,從朗讀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憂傷中體會情感,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熏陶,自主地進行閱讀。如,在引導朗讀《趙州橋》時,先讓學生選擇文中最生動的語句(段落)進行自由品讀,然后交流共同欣賞。有位學生選擇的段落是:“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痹撋x得聲情并茂,教師順勢啟發(fā):剛才這位同學讀時注意到了聲調有高有低,語氣有輕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現(xiàn)在再請他讀一遍,其他同學注意聽,他讀時表情怎樣,哪輕哪重……再想他為什么要這樣讀。該生再讀后,教師不急于讓其他學生評價,而是讓他們學著也開口讀讀這句話,結果學生以微笑的表情讀出了對趙州橋絕妙景色的欣喜。最后,教師又安排男女生交替讀。至此,一方面,學生對詞語進行了揣摩;另一方面,學生在錯落有致或高亢放讀,或淺唱低吟中自主地獲取語言的“意義與情味”,自由地表達了感受。
總之,只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高度重視朗讀訓練,以“讀”為本,方法到位,就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馬山縣里當鄉(xiāng)龍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