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是語文課程中固有的因素,是語文教學的靈魂。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非常有必要。而閱讀教學,習作教學,甚至是課堂之外,都分別不同程度地體現著情感教學。
關鍵詞:情感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a)-0173-01情感,是人類一切動作的原動力。著名特級教師李克林在語文教學中所說:“教學若要成功,需以情感為紐帶?!币虼艘暻楦幸蛩貫檎Z文教學靈魂是必須的。素質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應該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語文課標中也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意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目前,現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現代教育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一是嬌慣縱養(yǎng)。由于物質條件的優(yōu)越,一家人對其嬌縱溺愛,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膽大妄為;二是家庭情感關懷欠缺,一些單親家庭或父母工作繁忙的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庭結構的欠缺使這樣一部分孩子在人格心理上也不健全,他們或是孤僻,或是自負,或是脾氣暴躁,很少有人能走進他們的心里去,很難與他們溝通;三是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這一類往往是,家庭條件一般,在父母長期的壓力下,孩子的厭學情緒愈積愈烈,繼而產生了逆反心理,他們會故意的學一些社會上流行的不良習慣。與身旁的人漸漸格格不入……這樣一來,導致了孩子不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不理解家長對他們的關愛、甚至對老師的用心良苦也有抵觸情緒。面對著這樣的情況,教師如果不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那么教育又從何而談呢?
在眾多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日后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因此語文學科的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里占據著重要角色。如果把語文看成是一門死氣沉沉,只要背誦即可的學科,那么就錯了。相反 ,它是鮮活的,有著濃厚的人文色彩,是一門教會學生如何去愛的學科。它不僅能教育學生體驗生活,熱愛我國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祖國,更加珍惜朋友親人,更加珍惜自己,更加樂觀生活……語文,給孩子們帶來的不止是知識的填補,更是愛和美的熏陶,人格的感染,進取的勇氣和成長的快樂。而這一切,身為教師,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學呢?下面,讓我談談我從語文教學實踐中實施的幾種方式吧。
1 精心選擇適當的“激情點”,對學生進行情感引導
大家都知道,文學作品源于生活,生活的支點是感情。因此,每一篇語文課文,都蘊含著感情。由于學生閱歷感悟的缺陷,學生很難感悟它。于是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抓住每篇課文的“激情點”,對學生進行情感引導。
例如講說明文《蘇州園林》,眾所周知,說明文旨在介紹一種事物的特征、成因等的文章,這類文章不易引起學生對它的興趣,所以學起來課堂氣氛也就十分的沉悶。但是這是一篇描寫十分優(yōu)美的文章,如果把這篇細致文章的說明對象、說明特征、說明順序及方法單純讓學生領會的話,那么學生們很難體會出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我國豐富燦爛的建筑遺產。因此我采取了讓學生根據《蘇州園林》的介紹,任選一部分,加入自己想象繪畫蘇州園林的方式,讓學生即使畫不成稿,也能讓他們在腦中顯現出蘇州園林的風景圖。從中拿出學生繪畫的優(yōu)秀作品展出在黑板上,同時還有學生拿來自己家中存放的一些名勝古跡的照片,讓學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蘇州園林和我們祖國其他的美麗風光,請他們以書面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生對此形式有一種新鮮感,并從中獲得一些愛的啟示,有些學生竟然還寫到了“祖國風光如此美妙,卻有許多人不去愛惜,任意地去破壞他們,現在就讓我們一同去維護它的美麗,讓我們國家的秀麗萬古永存!”達到了這篇課文所要求的德育教育目標。教師要善于運用課文的“激情點”對學生來啟迪。
2 抓住時事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世界觀,這時候,作為教師,應對其進行及時的心理、情感教育。對于一些國家大事,相當一部分好學生,只顧埋頭苦讀,即使他有一個好的成績,卻不能真正地負擔起明天的責任來。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采取了講演的辦法,這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上臺講演的膽量和勇氣,也間接地引導他們關注國內外要事。培養(yǎng)愛國之情。
3 在寫作中升華學生的情感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又是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一篇佳作不僅是內容充實、語言流暢,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間跳動著作者的真情。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須注意培養(yǎng)、激發(fā)、啟迪學生的情感。這需要盡可能的選擇有新意,有意義的積極作文題材。
針對現在社會上,游戲機室網吧吸引了許多學生。尤其是一些自制力差、生活空虛單調的學生,我給學生出了一個作文題---《我的另一片天地》,希望了解到學生的另一個方面。有寫自己學藝術,有寫玩球,還有的學生寫幫助辛苦的父母料理家務,也有的學生很誠實,直接就寫“我的另一片天地就是上網吧,打游戲”……作文批完之后,對于一些消極,或者自述不良習慣的作文,我會在文章后對他們說這樣的一段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學習生活之外的天地,這片天地或是健康向上,或是積極有趣,或是消極混亂。在這里我要對你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也不愿生活在遺憾之中,那么,是否可以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呢?就算是不為你自己,也要想想日夜為你們操勞用心的父母呀?!?/p>
我看到了幾個平時沉迷于上網、打游戲的學生默默地低下了頭??梢?,這樣的的做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也知道,對于一些意志力和自控力都不堅定的學生來說這是明顯是不夠的。所以,在此基礎上,我要求學生每周寫兩次日記。讓學生把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是一些心事寫到日記中,日記中常會出現“我實在接受不了我父母的對我的要求了,真想離開這個家”、 “十五、六歲的我現在一無所成,活著真沒勁”“我和A吵架了,可她卻替A說話,她不是我的朋友”......如果教師沒有及時發(fā)現,那后果真是不堪設想。所以在我的語文學科中,從學生的日記入手,讓他們理解父母的苦心,珍惜現在的生活,必要時與會家長取得聯系,讓他們注意觀察自己的孩子,并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
總之,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情感教育走進我們的語文課堂,在潛移默化中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使語文課堂煥發(fā)出應有的生命光彩,進而促進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2]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
[3] 劉墨.中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