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創(chuàng)意定位、精品策劃、獨特內涵三個方面,分析北京交通廣播《行走天下》欄目所體現的核心價值。相信針對該欄目的個案研究能為我們提供一個了解交通廣播特點及其核心價值形成過程的相關途徑。
關鍵詞:交通廣播 行走天下 核心價值 創(chuàng)意定位 精品策劃
從1991年9月30日我國第一家交通廣播——上海交通信息臺誕生算起,交通廣播已走過了21年。21年彈指一揮間,目前全國各地以“交通”為特色的廣播頻率數量已超過百家,不僅收獲了令人矚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還形成了獨特的“交通廣播現象”。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背景下,當我們面對交通廣播這一傳播領域的奇葩時,研究其核心價值體系顯得尤為迫切,也更具有現實意義。
盡管社會科學不同領域對核心價值的解讀千差萬別,但簡單理解,核心價值無非是指某一類事物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具有區(qū)別和決定意義的那部分內容,亦是判斷該類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衡量標準和基本內核。
具體到交通廣播的核心價值,雖然各地的交通廣播在節(jié)目設計上各有千秋,但是基本理念離不開“為移動受眾提供資訊、信息、娛樂和陪伴等服務”。北京電臺交通廣播(下稱北京交通廣播)總監(jiān)李秀磊曾將北京交通廣播描述為:“把移動人群定為目標受眾,用自己的信息和實時陪伴牢牢地抓住這部分聽眾,使其成為開車人、坐車人的精神快餐?!雹?/p>
具體到節(jié)目,作為廣播產業(yè)的核心內容,其對廣播核心價值體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北京交通廣播2007年創(chuàng)辦的一檔新聞談話欄目《行走天下》就具有典型意義。該欄目定位旨在滿足受眾特別是移動受眾的深層需要,通過理性層面感悟世界變化,以積極的“行走”捕捉精彩人生,并在伴隨狀態(tài)下集聚網絡力量,以進一步提升交通廣播的核心競爭力。
以下,筆者將主要運用個案研究法,從《行走天下》的創(chuàng)意定位、精品策劃和獨特內涵等三方面,嘗試解讀交通廣播核心價值。筆者相信,針對《行走天下》欄目的個案研究能為我們提供一個了解交通廣播特點及其核心價值形成過程的相關途徑。
一、創(chuàng)意定位符合傳媒形象
交通廣播在中國的跨越式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所帶來交通格局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宏觀表現在國家民族復興、經濟迅速發(fā)展、出行方式轉變等;微觀則表現在汽車保有量顯著增加、道路擁堵加劇、移動人群數量激增等。
以北京為例,僅從汽車保有量來看,1993年北京交通廣播創(chuàng)辦之初,北京的機動車包括摩托車在內僅有40萬輛,4年后達到100萬輛,10年后突破200萬輛,19年后的今天已經達到500萬輛。進入汽車時代的北京城給交通廣播的成長發(fā)展提供了生存空間,以全方位服務移動人群為宗旨的交通廣播牢牢抓住了這個時代賦予的機遇。
從《一路暢通》、《百姓Taxi》、《1039交通服務熱線》,到《交通新聞》、《汽車天下》、《歡樂正前方》等,北京交通廣播開辦了一系列具有專業(yè)特色的節(jié)目,在“對象專業(yè)、內容綜合”的路子上越走越好。不過,在提供“精神快餐”服務的同時,我們也漸漸發(fā)現聽眾的興趣和需要也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專業(yè)。比如,隨著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建設和發(fā)展,京城百姓通過媒體獲取重要新聞與權威評論的愿望逐漸強烈,因此,為移動聽眾提供相應信息需求的《行走天下》欄目也就應運而生。
“行走天下,為您打開一個了解世界的窗口?!边@是北京交通廣播《行走天下》欄目從創(chuàng)辦之初就一直強調的理念,也可以理解為其核心價值。該欄目開辦于2007年1月,周一到周五每天播出半小時,一年后擴版至一小時,周末為人物專版《行走天下·天下一家人》。欄目的基本形態(tài)為一位主持人加上兩位嘉賓,主要通過直播間訪談和聽眾短信互動等形式關注時事新聞熱點并展開及時評述,主題覆蓋時政、軍事、經濟、科技、交通、旅游等內容,力求與新聞同步,透過新聞說天下。
綜合來看,《行走天下》的創(chuàng)意和定位特點主要表現為三方面。
1.開闊視野,感悟世界。該欄目將城市交通廣播的空間擴展至“天下”視野,既是世界范圍的“行走”,也是老百姓身邊的天下。話題選擇注重新聞價值和人文價值,嘉賓設置體現專業(yè)、深度和權威,在交通廣播快餐式信息服務的同時,滿足大眾更有品位的深層需要。
2.知行合一,探尋真諦。欄目通過具有代表性的新聞事件和人物故事,以動態(tài)的、積極“行走”的人生狀態(tài),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進行升華表達。主持人走出直播間,直接進入事件現場,在“天下行走”中實現節(jié)目的同步制作和播出。如:“志愿珠峰行動”、“與汶川同行”、“走進臺灣”等等,靈動的廣播現場蘊含了鮮活的生命力,行走天下也是在行走人生。
3.臺網互動,重塑廣播。該欄目積極整合網絡、手機等多渠道的信息來源和傳播符號,由數十位權威嘉賓領銜的行走天下博客圈,開啟受眾智慧,引領輿論潮流。一系列有影響的活動還為聽眾和網友搭建起志愿公益平臺,如:直接參與成立中國青基會蓮花愛心專項基金,成功組織“愛心直通車隊”;與壹基金聯合組建“1039志愿救援車隊”,為廣大出行者提供切實幫助。
深度挖掘專家觀點,通俗解讀大千世界。通過講述行走故事和開設天下論壇專欄,滲透風土、人情、文化,穿插時事、熱點、沖突,《行走天下》的創(chuàng)辦不僅符合北京交通廣播深入人心的傳播特點,還為其專業(yè)、深度、權威媒體形象的構建立下汗馬功勞。
二、 精品策劃體現核心價值
為了打造好這個通往世界的窗口,更好地體現北京交通廣播的核心價值,從欄目開辦之初,《行走天下》就十分注重題材的新聞性和連續(xù)性、專家的權威性和知識性、信息的有效性和豐富性,以及傳播的貼近性和趣味性。欄目關注的范圍非常廣泛,既有影響深遠的時政要聞如溫家寶總理的“融冰之旅”,也有出人意料的突發(fā)事件如“日本大地震”,既有關注交通生活“汽車與人類的糧食之爭”,也有耄耋老人探訪非洲小矮人的“神秘世界”。每天的“行走”,都實實在在地為廣大聽眾創(chuàng)造了解天下的難得機會。
以下,筆者僅拿2011年《行走天下》欄目所作的精品策劃為例,以期從中揭示出其所延伸的北京交通廣播核心價值理念。
(一)突出主題,打造權威
以關注重大事件、打造高端廣播平臺為特色的《行走天下》,在話題選擇上突出專版式結構,為了開好這扇了解世界的窗,給廣大聽眾及網友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和更權威的分析,逐步建立起“連線嘉賓”隊伍,選擇對象側重于正在新聞現場的記者和在某一方面比較有研究的專家。
例如:2011年3月11日13點46分,日本東北部發(fā)生里氏9.0級強烈地震,地震導致大規(guī)模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并引發(fā)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缎凶咛煜隆吩诋斕煜挛绲闹辈ブ胁粌H以最快速度跟蹤了解動態(tài)新聞,還連線身處東京的媒體記者評述震情,介紹發(fā)生地震時的一些親身經歷和感受,并邀請新聞評論員展開評論,還及時采制專訪節(jié)目,滿足了廣大聽眾及時獲取權威信息和評論的強烈愿望。
(二)抓住時機,一路同行
2011年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為了做好這次以時政為主題的“行走”,《行走天下》提前作了大量案頭工作,并邀請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專家和資深新聞評論員做客直播間,結合胡主席訪美之行,深入分析中美關系在新十年的合作與出現的問題,收到了較好效果。
又如,2011年9月~11月,圍繞“天宮·神八空間交會對接”試驗,以“透過新聞說天下”為特色的《行走天下》在前后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通過不斷的行走天“上”,滾動播出事態(tài)進展,適時展開權威評述,同時關注航天人偉大而艱辛的奮斗歷史,對中國航天及航天人精神作了深入探尋。
(三)弘揚主旋律,打造經典
為了更好地弘揚主旋律,主持人走出直播間,在深入行走中打造經典。去年,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每周末子板塊《天下一家人》播出特別系列專題——《紅色起點》,報道共分20個單元,節(jié)目內容以北京交通廣播年度策劃“海外尋檔”作為背景支撐,從尋找故人、故居、故事的角度入手,邀請專家獨辟蹊徑解讀為尋求中華民族復興、尋找救國之路的近代中國革命者的真實故事。節(jié)目著力選擇了20個歷史人物,從辛亥革命人物如孫中山、梁啟超、鄒容、章太炎、蔡元培、秋瑾等,到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如李大釗、陳獨秀、張?zhí)?、瞿秋白等,講述人特別選擇了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如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系學者等,以及革命人物的后人如李大釗孫女李樂群等。體現了思想性、知識性和學術性,展現了濃厚的文化色彩、時代特色和歷史深度。
三、獨特內涵展示品牌力量
以天下為視野,以行走為依托,以公益為目標,《行走天下》欄目創(chuàng)辦幾年來迅速成長?!侗本┤嗣駨V播電臺頻率和節(jié)目滿意度專項調研報告》顯示,《行走天下》的知名度、滿意度和聽眾喜愛度均名列前茅,被訪者普遍認為節(jié)目的內容豐富、風格獨特,聽后有很大收獲?!缎凶咛煜隆帆@評2010年度北京電臺名牌欄目和北京電臺連續(xù)兩屆“聽眾喜愛的名牌欄目”,充分展示了該欄目在快速成長中所包含的獨有的品牌力量。
李秀磊在專著《經營廣播》中曾就“品牌欄目”的特點專門進行了探討,并特別強調其“獨特性”,書中說:“如果一個欄目很容易被別人克隆,那么它的競爭力也不會持續(xù)太久。仔細研究許多品牌欄目,會發(fā)現它們看起來形式很簡單,很容易被模仿,但內涵卻總是學不來,所謂‘畫皮畫骨難畫心’,這‘心’正是品牌欄目的獨特性。”②
就廣播新聞訪談類節(jié)目來講,其節(jié)目類型幾乎是伴隨著廣播載體的產生而同時出現的。在中國,改革開放后,廣播新聞訪談類節(jié)目迅猛發(fā)展,新的節(jié)目類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克隆他人形成的量變也勢必會發(fā)展成為獨具特點的質變結果。
五年間,一個廣播節(jié)目之所以能成為精品,不在于一兩期出彩的節(jié)目,而是依賴于一個擁有良好運作機制平臺的建立?!缎凶咛煜隆番F在有了一套系統(tǒng)的設計方法,以三個人組成的“鏘鏘三人行”方式為主,直播節(jié)目以最新的時事消息作為訪談話題,訪談嘉賓就幾個重點新聞作自由式的發(fā)言和評論。而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題和特色,其中:周一側重于軍事,周二側重于經濟,周三是時政熱點,周四是每周一次的“特別策劃”,在紛繁復雜的世界里尋找精彩紛呈的內容,周五是一周天下見聞,周六、周日是《天下一家人》子板塊,邀約一周內的熱點人物或者是特別策劃的專訪系列。
一個成功的模式保證了《行走天下》這臺機器一周七天高效率運轉并形成了獨特內涵。綜合來看,一周的節(jié)目像一張《環(huán)球時報》,一版軍事、一版經濟、一版時政、一版特別策劃、一版新聞綜述,封面和封底都是人物。打造好這樣一個“環(huán)球聲音周刊”的基本模型,再往里面填補內容就容易多了,也能很好地展示廣播節(jié)目的品牌力量。
四、結論
著名報人阿道夫·奧克斯1896年接掌《紐約時報》后曾經常給下屬講述一個關于“三個石匠”③的故事:中世紀的一個行吟詩人在路上先后遇到了三個石匠。他分別問他們:“嘿,您在干什么呢?”
第一個說:“我在鑿石頭?!?/p>
第二個說:“我在雕刻一塊基石。”
第三個石匠的回答最令人振奮,他說:“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盡管是做著同一份工作,三個石匠后來的命運卻大不一樣。第一個石匠只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所以多年后還是一個教堂維護工;第二個把工作看作一門技藝,于是成了教堂后續(xù)工作的管理者;只有第三個石匠把工作看作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最后他成了著名的建筑家。
新聞談話欄目《行走天下》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正是體現了北京交通廣播在快速成長時所期待的成為聽眾心目中“建筑家”的這一核心價值。它從某種程度上對交通廣播的使命產生了很強的全息效應,有力回答了步入成熟期的交通廣播“該做什么”、“該如何做”、“為什么做這個而不做那個”的疑惑,在想做、可做、能做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找到一個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而其所集中體現的正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臺長汪良曾經對好節(jié)目的評價標準做過一個簡短而又實在的定位:“領導肯定、群眾歡迎、市場認可的節(jié)目就是好節(jié)目?!薄缎凶咛煜隆窓谀繎{借其無可復制的創(chuàng)意定位、精品策劃和獨特內涵,獲得了領導、群眾和市場認可。
小廣播,大視野。歷經19年蓬勃發(fā)展,憑借鮮明的專業(yè)定位和獨特的品牌力量,北京交通廣播業(yè)已成為全國廣播的領跑者。
“春山磔磔鳴春禽,此間不可無我音。”從一個小小的“了解世界的窗口”到現在北京電臺的名牌欄目,《行走天下》也實現了從量變的積累到質變的飛躍,這也是從一般節(jié)目到品牌欄目的嬗變,而它也造就了節(jié)目或欄目的不可復制性,成為一個頻率乃至整個電臺節(jié)目核心價值的真實體現。
(作者單位: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
(本文編輯:呂曉紅)
注 釋
①②李秀磊 《經營廣播》,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62、179頁。
③百度百科。
參考文獻
1. 汪良 王秋 《敢問路在何方》,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曹璐《解讀廣播》,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8月版。
3.徐泓《超越:北京交通廣播解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4.吳郁《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5.張彩《世界廣播發(fā)展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
6.王群 曹可凡《談話節(jié)目主持概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
7.鄧炘炘 黃京華《廣播頻率專業(yè)化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8.曹璐《廣播新聞理論與實務創(chuàng)新》,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5月版。
9.王宇 金夢玉 《廣播新聞報道與節(jié)目創(chuàng)新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0.趙多佳 許秀玲 《內容 受眾 傳播 廣播專業(yè)化概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1.王為《有所為 主持人與廣播媒體競爭力》,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版。
12.傅珊珊 《廣播節(jié)目運營實務》,新華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3.劉思伽《投入的說事 開心的聊天——我做廣播主持人》,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