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想過我會走上這樣一條路。
我叫李曉容,是四川省馬邊縣袁家溪小學的一名普通的特崗教師,現(xiàn)擔任三年級二班的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和眾多的特崗教師一樣,畢業(yè)的時候我懷揣著美好的夢想和滿腔的熱情準備投入到未來的事業(yè)中。當我選擇特崗教師時,或許剛開始并沒把它當作事業(yè)來奮斗,可不曾想到,在袁家溪的這三年,成為我一生的寶藏。在這里,我傷心過、委屈過、開心過、成長過。我從一個不經(jīng)世事的孩子變成一個懂得自己肩負的責任的教師。
來到袁家溪小學
第一次來到袁家溪小學時,在校門口的石階上,我看到兩位教師在除草。頓時,我回想起上大學時,老師告訴我們:有些學校條件非常艱苦,沒有電、沒有電話、不通公路,吃的用的要到很遠的地方才能買到,平時吃的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己種的。望著眼前的情景,想到即將要過這種邊種菜邊教書的原始生活,我感到有些無所適從。
由于袁家溪鄉(xiāng)的公路正在建設(shè)中,所以這里沒有街、沒有商店(吃的用的最好提早買好),教師們平時都住在學校,一周回家一次。教師宿舍樓已經(jīng)拆了,現(xiàn)在學校所有的男女教師各擠在一間屋子里。學校唯一的網(wǎng)線在校長辦公室,因為地勢的緣故,這里的手機信號非常弱。
想到自己此后就要在這樣陌生的環(huán)境里生活,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周圍全是說著我聽不懂的語言的陌生人(這里是彝族聚居地),我內(nèi)心就有了莫名的恐懼感,甚至打起了退堂鼓。后來,我和家人商定,如果一個月后還是不想干了就走。就這樣,懷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我走進了袁家溪小學。沒想到的是,我會和這里的同事、學生相處得那么好。他們對我的真摯感情、他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的精神激勵著我一步步地走了下來。
于是,我抱定一個信念:特崗教師這條路,既然我選擇了,就要風雨兼程。
迎 新
正式報到的當天,同事們用獨特的方式——敬酒,表達了對我們的歡迎。原來,彝家人有句話叫“彝家有傳統(tǒng),待客先用酒”。這讓我們這些新來的漢族特崗教師感覺到:我們是作為一個團體在這里奮斗;另外,身處彝區(qū)的漢族教師那入鄉(xiāng)隨俗的熱情也感染著我們。
第一次到額洛村小獻課
我第一次到額洛村小上公開課時,著實緊張了一把。在那么多前輩面前上公開課,我很怕自己講得不夠好。當時是和去捐贈圖書的西部志愿者一起去的,一路的說笑讓我忘記了緊張。當志愿者們把捐贈的圖書發(fā)完之后,我開始上課。我用盡心思講授,可學生們依然聽不懂,這不免讓我有些沮喪。但當我看到學生們那一雙雙渴望認識外面的世界、渴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眼睛時,我又開始一遍遍地耐心講解,直到學生們都聽懂了。通過講課,我深刻地體會到彝族地區(qū)的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他們沒有語言環(huán)境,其漢語的學習全在學校的課堂上,回家后跟家長交流又全是彝語。他們?nèi)粢_到與城市學生同樣的漢語水平,其所要付出的努力自然是巨大的。這次的經(jīng)歷讓我下定決心,回去之后,要求我們班的學生與人交流時一定要用普通話。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每當聽朋友說我們班上學生的普通話越來越好時,我心里就會有小小的成就感。
第一次到額洛村小監(jiān)考
那次的監(jiān)考,讓我到校以來第一次感覺那么委屈。
在學校待了快一年,知道學校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凡是新進的教師都要到額洛村小監(jiān)考。一是鍛煉意志,二是更多地了解我們的學校和當?shù)氐拿耧L民俗。原本,我和陳老師分在一組,余老師和鄧老師分在一組。可是,我們四人私下里調(diào)換了搭檔:我和余老師一組,陳老師和鄧老師一組。我以為這沒什么大問題,可是后來,這件事讓我知道了什么叫作紀律。
監(jiān)考完畢,陳老師和鄧老師在路上遇到了熱情的朋友,非要勸他們喝兩杯,結(jié)果倆人不忍拒絕,喝著喝著就喝高了,忘了回去的時間。后來,校長得知此事,把我叫到辦公室,嚴肅地批評了我。當時,我把換搭檔看成是小事,而校長認為這是違反紀律的大問題。我成了袁家溪有史以來第一個敢在中途更換監(jiān)考搭檔的老師,陳老師和鄧老師在監(jiān)考后飲酒也是嚴重的違紀。
這次的經(jīng)歷讓我懂得,任何地方、任何事情,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們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高興就隨意變更。
第一次家訪
開學不久,我看到很多同事去家訪,聽著他們講述自己的家訪經(jīng)歷,我非常好奇。不久以后,我就親身經(jīng)歷了一次別有意義的家訪。一天,我們班的一個學生沒有到校。在向一些學生詢問了她沒到校的原因之后,我決定親自去一趟她家進行家訪。
剛來時,總聽同事說這里的家長和學生讀書的意識都很淡薄,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女兒能識幾個字就行了,沒必要讀太多的書。所以,我當即決定下午放學后家訪,我要會會這是怎樣的家庭。下午放學后,由班上幾個學生帶路,我邀上兩位同事一同前去。之所以叫同事,主要是怕遇上能言善辯的家長,自己一人應付不來,叫上兩位同事幫忙規(guī)勸,也許可以更為有效地說服家長。當我做好各種準備來到學生家時,學生家長居然不在家。
后來,在鄰居的幫助下,學生家長來了。當我把來意向家長講明之后,心里正在盤算著怎么和家長進行下一步的較量時,家長卻表示:明天一定把學生送回學校,并保證以后再也不發(fā)生這種情況。這樣的回答讓我既高興又失落。高興的是我們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失落的是這未免有些太簡單了,我準備好的應變方案都還沒用上呢。不過總的來講,這次家訪很有意義:不僅讓學生家長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更讓學生明白老師對她的重視。
為玉樹捐款
在我的印象里,這里的學生不僅知識貧乏,經(jīng)濟也不寬裕。如果讓他們捐款,應該是相當困難的??墒?,當玉樹發(fā)生地震時,他們個個懂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道理,紛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粗麄兡弥X站在我面前時,我不禁為學生們的純真與善良流下熱淚。
原來,這里有一方凈土、有一份質(zhì)樸。這第一次讓我感到自己選擇來這里是對的。在這里,不僅要教給學生文化知識,更要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希望將來有一天,等他們走出這里,到外面的世界去求學或生活時,不要被外面的繁華所迷惑,不要被外面的功利所沾染,要永遠保留他們的純樸與善良。
在袁家溪作特崗教師三年,我不僅喜歡那片純潔的土地,更喜歡那里質(zhì)樸的學生,還喜歡與那里的同事、朋友相處的方式。原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人民是那么地渴望了解外面的廣闊世界、學到更多的先進文化、成為我們的知心朋友。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馬邊縣袁家溪鄉(xiāng)袁家溪小學)
(責任編輯:邢歡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