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運動干預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

      2012-12-29 06:18:42殷恒嬋陳雁飛殷俊益陳愛國
      體育科學 2012年2期
      關(guān)鍵詞:體質(zhì)心率維度

      殷恒嬋,陳雁飛,張 磊,3,殷俊益,陳愛國

      運動干預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

      殷恒嬋1,陳雁飛2,張 磊1,3,殷俊益4,陳愛國5

      以2 463名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確定了5套運動干預方案,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實施10周的運動干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5套運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并揭示了不同運動方案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特點,為學校針對性、高效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提供了可選擇的有效運動方案。

      運動干預;小學生;體質(zhì)健康;心理健康;實驗研究

      1 前言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不僅關(guān)系個人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而且,關(guān)系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zhì),關(guān)系到國家的未來。因此,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但近些年,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情況不容樂觀。張勇、王麗(2003)研究指出:從1985—2000年15年間,全國青少年學生的肺活量、耐力素質(zhì)和柔韌素質(zhì)均呈下降趨勢[21]。教育部“關(guān)于2002年學生體質(zhì)健康監(jiān)測結(jié)果”公告中指出:與2000年相比,我國學生的速度、爆發(fā)力、力量等素質(zhì)繼續(xù)出現(xiàn)下降,并且肺活量在2000年比1995年下降的基礎(chǔ)上又有所下降,超重及肥胖學生明顯增多[5]。白文飛等人(2003)研究指出:2000年與1995年相比,北京市中小學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質(zhì)普遍下降[1]。教育部“關(guān)于2004年學生體質(zhì)健康監(jiān)測結(jié)果”公告中指出:與2002年相比,我國學生的爆發(fā)力、力量等素質(zhì)繼續(xù)呈下降趨勢,坐位體前屈水平指標有60%的年齡組出現(xiàn)下降,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繼續(xù)呈現(xiàn)下降趨勢,超重及肥胖檢出率繼續(xù)呈上升趨勢[6]。從教育部“關(guān)于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結(jié)果”公告中可以看出,與2000年相比,肺活量水平繼續(xù)呈下降趨勢。速度、爆發(fā)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質(zhì)水平進一步下降,不同指標下降幅度呈現(xiàn)不同特點,肥胖檢出率繼續(xù)上升[7]。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ān)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中指出: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指標持續(xù)下降,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顯增加[24]。楊則宜(2008)研究表明,2005、2000、1995三年的數(shù)據(jù)比較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的速度素質(zhì)、耐力素質(zhì)、柔韌性素質(zhì)、爆發(fā)力素質(zhì)、力量素質(zhì)等多數(shù)素質(zhì)呈下降趨勢,肥胖和超重學生增多[17]。另外,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對北京等5個地區(qū)的16 472名中小學生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是16.4%,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4.2%[14]。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diào)查我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發(fā)現(xiàn)至少有3 000萬兒童青少年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并呈上升趨勢,他們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明顯增多[26]。可見,目前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小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

      廣大小學生日益嚴重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國家、政府和全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和擔憂。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ān)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要確保學生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時間[25]。2001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關(guān)于實施“全國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的通知中指出:以推進素質(zhì)教育和配合“減負”工作為核心……以使廣大中小學生都能積極參加文明、健康、活潑的課外文體活動為工作目標,從而達到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目的[11]。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guān)于開展“億萬青少年兒童體育健身活動”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提高廣大青少年兒童的體質(zhì)健康水平……以學校為重點,組織廣大青少年兒童積極參加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zhì),陶冶情操[3]。2002年,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根據(jù)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培養(yǎng)中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9]。2005年,教育部頒布的“關(guān)于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的意見”中指出:我國中小學生肺活量及部分身體素質(zhì)指標持續(xù)下降、超重與肥胖學生比例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學生每天的體育鍛煉不足、體育活動時間不能得到保證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該文件強調(diào)要保證課外體育活動時間[8]。2006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zhì)的意見”中指出:學校要把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作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shè)的有機組成部分[12]。2006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共青團中央頒布的“關(guān)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中指出:為切實提高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10]。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ān)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中強調(diào):廣大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指出要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和學生體育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h[24]。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強體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確保學生體育課程和課余活動時間,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增強學生體質(zhì),科學安排學習、生活、鍛煉。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不斷提高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23]。近10年來,國家和相關(guān)政府部門頒布的一系列文件,一方面,說明了國家和政府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高度關(guān)注,另一方面,說明了國家和政府對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決心。如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學校如何使單位時間內(nèi)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更加有效,是值得關(guān)注和研究的問題。

      在查閱相關(guān)文獻的基礎(chǔ)上,發(fā)現(xiàn)以往關(guān)于運動與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中,多數(shù)是以一次性的調(diào)查研究為主,還有些研究是綜述性的研究,實驗研究相對較少,且這些實驗研究對相關(guān)影響變量控制不嚴格,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效運動方案研究更少。本研究旨在以學校課外活動已經(jīng)開展的運動項目為基礎(chǔ),以集體參與、易操作、有推廣價值為原則選擇運動項目,同時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和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加以科學的控制,確定了5套運動干預方案,并進行10周的實驗,探討運動干預方案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影響,揭示不同方案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特點,為學校針對性、高效地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提供可選擇的有效運動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選取北京市2個城區(qū)的4所小學和2個縣區(qū)的4所小學,共2 463名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3年級學生1 192人,5年級學生1 271人;男生1 346人,女生1 097人,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表1 本研究樣本情況一覽表Table 1 Sampling Distribution

      2.2 運動干預方案確定

      根據(jù)相關(guān)研究[2,4,13,15,16,18,19,20,22],確定了運動干預方案制定的4個因素,即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項目。本研究確定的5套運動干預方案(表2),均同時控制4個因素,其中,運動頻率(F)為每周3~5次;運動強度(I)控制在(220-年齡)×(40%~80%)范圍,平均心率應大于120次/分;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T)為30min;運動項目(T)是以學校課外活動已經(jīng)開展的運動項目為基礎(chǔ),以集體參與、易操作、有推廣價值為原則選擇的運動項目,其中,方案一的運動項目為跑步,全校學生同時進行;方案二的運動項目為趣味田徑游戲;方案三,在該校原有小手球項目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素質(zhì)練習”內(nèi)容;方案四,在該校原有踢毽項目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游戲”內(nèi)容;方案五,在該校原有武術(shù)項目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跳繩”、“8字跑”兩項內(nèi)容。

      另外,研究中的學校涉及到特色校和非特色校。特色校,是指該校在實驗研究前,方案中的運動項目已是本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項目,但之前并沒有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進行控制,也沒有對運動項目進行組合;非特色校,是指該校在實驗研究前,從未進行過該方案運動項目的練習。

      2.3 運動干預方案實施

      5套運動干預方案均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進行,干預周期為10周,技術(shù)路線見圖1。

      表2 本研究運動干預方案一覽表Table 2 Five Sports Activity Intervention Programs

      圖1 本研究五套運動干預方案實施技術(shù)路線圖Figure1Implementation Route of Five Sports Activity Intervention Programs

      2.4 體質(zhì)健康測試指標確定與測試儀器、器材的選擇

      體質(zhì)健康測試選擇了3個維度,共14項指標,選用了相應的學生體質(zhì)健康測試儀器、器材與全民體質(zhì)健康測試儀器(表3)。

      2.5 心理健康測量工具

      心理健康測量工具選取周成林2009年編制的“青少年體育鍛煉心理效益問卷”,該問卷包括主觀體驗、情緒活力、身體價值、人際感知、困境應對5個維度,采用李克特五等級評分法,完全沒有=1,基本沒有=2,有一點=3,比較強烈=4,非常強烈=5。

      2.6 運動強度監(jiān)控

      表3 小學生體質(zhì)健康測量指標和測試儀器、器材一覽表Table 3 Physical Health Index of Primary Student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s

      2.6.1 橈動脈監(jiān)控

      根據(jù)性別和體育素質(zhì)情況,選取6~12名學生,在運動干預過程中的第10min、20min、30min,對橈動脈進行測量,每次測量10s的心率,乘以6,反映學生1min的心率,以此來對運動強度進行監(jiān)控。

      2.6.2 TEAM2訓練監(jiān)控系統(tǒng)

      TEAM2訓練監(jiān)控系統(tǒng),是通過測量學生的心率來監(jiān)控運動強度,其優(yōu)點是可以同時監(jiān)測多名學生的心率情況,并且可實時、全程記錄多名學生的心率情況。但該系統(tǒng)價格昂貴,不能大面積推廣使用,因此,只選取了一所學校進行試點使用。

      2.7 數(shù)理統(tǒng)計與分析

      采用SPSS 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管理和統(tǒng)計分析。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方案一(項目:跑步)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3.1.1 方案一:運動強度監(jiān)控結(jié)果

      方案一實驗組進行了22次的橈動脈心率監(jiān)控,個人平均心率監(jiān)控情況見圖2;每次活動12名被試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見圖3。

      圖2 方案一實驗組每次活動個人平均心率圖Figure2Average Heart Rate for Each Subj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 Program 1

      圖3 方案一實驗組每次活動12名被試平均心率圖Figure 3 Average of 12Subjects’Average Heart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 Program 1

      3.1.2 方案一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首先,對方案一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進行同質(zhì)性檢驗,由于前測數(shù)據(jù)不同質(zhì),因此,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對其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

      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體質(zhì)健康方面,身體形態(tài)維度上的身高標準體重、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所有4個指標,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且在上臂皮脂厚度指標上差異顯著(P<0.01),說明,方案一對于小學生塑造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有一定的作用。在身體機能的肺活量指標上,實驗組顯著大于對照組(P<0.01),說明方案一對小學生肺活量有促進作用。在身體素質(zhì)上的握力、斜身引體、50m×8往返跑指標上,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且在斜身引體、50m×8往返跑上呈顯著差異(P<0.01),說明方案一對小學生上肢力量、肌肉耐力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心理健康方面,在情緒活力、人際感知、困境應對上,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說明方案一對促進小學生情緒體驗、改善人際關(guān)系、提高困境應對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表4 方案一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一覽表Table 4 Covariance Analysi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in Program 1

      續(xù)表4

      3.2 方案二(項目:趣味田徑游戲)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3.2.1 方案二的運動強度監(jiān)控結(jié)果

      方案二實驗組進行了30次的橈動脈心率監(jiān)控,個人平均心率監(jiān)控情況(圖4);每次活動12名被試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圖5)。

      圖4 方案二實驗組個人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4 Average Heart Rate for Each Subj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 Program 2

      圖5 方案二實驗組12名被試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5 Average of 12Subjects’Average Heart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 Program 2

      3.2.2 方案二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首先,對方案二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進行同質(zhì)性檢驗,由于前測數(shù)據(jù)不同質(zhì),因此,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對其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

      表5 方案二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一覽表Table 5 Covariance Analysi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in Program 2

      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在體質(zhì)健康的身體形態(tài)維度上,身高標準體重分數(shù),實驗組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在身體機能維度的肺活量指標上,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方案二對提高小學生肺活量有一定的作用。在身體素質(zhì)維度的斜身引體、閉眼單腳站立指標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且在斜身引體指標上差異顯著(P<0.01)。該方案中涉及到了一些上肢力量的游戲(如手推車、搬運工等),對于小學生上肢力量的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另外,在心理健康方面,在情緒活力、人際感知維度上,實驗組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說明方案二對于提高小學生的情緒體驗,改善其人際關(guān)系有一定的幫助。

      3.3 方案三(項目:小手球+素質(zhì)練習)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3.3.1 方案三的運動強度監(jiān)控結(jié)果

      方案三實驗組進行了30次的橈動脈心率監(jiān)控,個人平均心率監(jiān)控情況(圖6);每次活動6名被試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圖7)。

      圖6 方案三實驗組個人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6 Average Heart Rate for Each Subj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 Program 3

      3.3.2 方案三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首先,對方案三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進行同質(zhì)性檢驗,由于前測數(shù)據(jù)不同質(zhì),因此,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對其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

      圖7 方案三實驗組6名被試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7 Average of 6Subjects’Average Heart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 Program 3

      表6 方案三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一覽表Table 6 Covariance Analysi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in Program 3

      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在體質(zhì)健康方面,身體形態(tài)維度的身高標準體重、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所有4個指標,實驗組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1),說明該方案對于塑造小學生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有積極的作用。在身體機能維度的臺階試驗指數(shù)和肺活量兩個指標上,實驗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該方案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身體機能有積極的作用。身體素質(zhì)維度8個指標中的7個指標(握力、斜身引體、1min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m×8往返跑、閉眼單腳站立),實驗組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該方案在發(fā)展小學生身體形態(tài)、降低皮脂厚度,增強身體機能、發(fā)展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zhì)、提升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增強下肢爆發(fā)力、鍛煉腰腹力量和上肢力量、提高耐力素質(zhì)、身體柔韌性、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等方面均有積極的作用。另外,心理健康方面,在主觀體驗、情緒活力、身體價值、人際感知、困境應對所有5個維度上,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且在主觀體驗、身體價值維度上差異顯著(P<0.01),表明,該方案對于提升小學生的主觀體驗和情緒活力,提高身體價值,改善人際關(guān)系,提高困境應對的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方案三是以小手球項目為主,屬于球類,有較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團隊性和對抗性,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有積極的作用。該方案中,每次小手球練習后,還要進行約5分鐘的身體素質(zhì)練習,主要包括:短跑、靈活性、柔韌性、啞鈴練習、仰臥起坐、高抬腿跑、左右跨跳等,在發(fā)展小學生身體形態(tài)、降低皮脂厚度,增強身體機能、發(fā)展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zhì)、提升上下肢協(xié)調(diào)配合能力、增強下肢爆發(fā)力、鍛煉腰腹力量和上肢力量、提高耐力素質(zhì)、身體柔韌性、平衡能力和反應能力等方面均有積極的作用。

      3.4 方案四(項目:踢毽+游戲)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3.4.1 方案四的運動強度監(jiān)控結(jié)果

      方案四特色校實驗組進行了15次的橈動脈心率監(jiān)控,個人平均心率監(jiān)控情況見圖8;12名被試每次活動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圖9)。

      圖8 方案四特色校實驗組每次活動個人平均心率圖Figure 8 Average Heart Rate for Each Subj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School with Sport Specialty in Program 4

      圖9 方案四特色校實驗組12名被試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9 Average of 12Subjects’Average Heart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School with Sport Specialty in Program 4

      方案四非特色校實驗組進行了30次的橈動脈心率監(jiān)控,個人平均心率監(jiān)控情況(圖10);每次活動12名被試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圖11)。

      圖10 方案四非特色校實驗組每次活動個人平均心率圖Figure 10 Average Heart Rate for Each Subj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Normal School in Program 4

      圖11 方案四非特色校實驗組12名被試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11 Average of 12Subjects’Average Heart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Normal School in Program 4

      3.4.2 方案四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3.4.2.1 干預前、后特色校的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首先,對方案四特色校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進行同質(zhì)性檢驗,由于前測數(shù)據(jù)不同質(zhì),因此,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對其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

      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體質(zhì)健康方面,在身體機能維度的臺階試驗指數(shù)和肺活量指標上,實驗組均大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說明方案四對提高小學生的身體機能有一定的作用。在身體素質(zhì)維度的閉眼單腳站立指標上,實驗組好于對照組,差異不顯著。在心理健康方面,主觀體驗、情緒活力、人際感知、困境應對4個維度上,實驗組均大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說明,該方案對于促進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明顯。

      3.4.2.2 干預前、后非特色校的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首先對方案四非特色校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進行同質(zhì)性檢驗,由于前測數(shù)據(jù)不同質(zhì),因此,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對其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

      表7 方案四干預前、后特色校的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一覽表Table 7 Covariance Analysi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from a School with Sport Specialty in Program 4

      表8 方案四干預前、后非特色校的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一覽表Table 8 Covariance Analysi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from a Normal School in Program 4

      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體質(zhì)健康方面,身體形態(tài)維度的所有4個指標(身高標準體重、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說明該方案對于塑造小學生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有積極的作用。在身體機能維度的肺活量指標上,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該方案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肺活量有較好的作用。身體素質(zhì)維度8個指標中的5個指標(握力、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m×8往返跑、選擇反應時),實驗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在握力、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上差異顯著(P<0.05)。說明方案四在發(fā)展上肢力量、下肢爆發(fā)力、身體柔韌性、耐力素質(zhì)、反應能力上有一定的作用。

      特色校中無論實驗組還是對照組,均長期進行踢毽練習,存在練習效應,可能是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健康多項指標上差異不顯著的原因;特色校實驗組方案中的運動項目是在該校原有踢毽項目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游戲內(nèi)容,同時又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3個因素加以控制,而對照組仍然是進行常規(guī)的踢毽項目,不加入游戲內(nèi)容,也不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和每次活動持續(xù)時間進行控制,這可能是特色校實驗組在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健康的多項指標上均好于對照組的原因,但由于實驗僅10周,可能是身心健康指標差異不顯著的原因。非特色校中的實驗組按照方案四的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和運動項目進行練習,而對照組只是進行該校常規(guī)的課外活動,沒有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和運動項目進行控制,這可能是實驗組在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多項指標上均好于或顯著好于對照組的原因。說明,首先,該方案可以在一所從未開展過該方案的學校的課外活動時間順利實施;其次,該方案對于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

      3.5 方案五(項目:武術(shù)+跳繩+8字跑)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3.5.1 方案五的運動強度監(jiān)控結(jié)果

      方案五特色校實驗組進行了17次的橈動脈心率監(jiān)控,個人平均心率監(jiān)控情況見圖12;12名被試每次活動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60次/min(圖13)。

      圖12 方案五特色校實驗組每次活動個人平均心率圖Figure 12 Average Heart Rate for Each Subj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School with Sport Specialty in Program 5

      方案五特色校的實驗組還通過TEAM2系統(tǒng)進行了17次的心率監(jiān)控,個人平均心率監(jiān)控情況(圖14);每次活動12名被試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60次/min(圖15)。對TEAM2系統(tǒng)測量的第10、20、30min的平均心率與橈動脈的監(jiān)控結(jié)果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顯示,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不顯著,說明TEAM2系統(tǒng)和橈動脈測量監(jiān)控的結(jié)果無顯著性差異,進一步說明兩種方法對于監(jiān)控運動強度均是有效的,在平時運動中,可以使用橈動脈測量監(jiān)控運動強度。

      圖13 方案五特色校實驗組12名被試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13 Average of 12Subjects’Average Heart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School with Sport Specialty in Program 5

      圖14 方案五特色校實驗組TEAM2系統(tǒng)監(jiān)控的每次活動個人平均心率圖Figure 14 Average Heart Rate under TEAM2System for Each Subj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School with Sport Specialty in Program 5

      圖15 方案五特色校實驗組TEAM2系統(tǒng)監(jiān)控的12名被試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15 Average of 12Subjects’Average Heart Rate under TEAM2System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School with Sport Specialty in Program 5

      方案五非特色校實驗組進行了30次的橈動脈心率監(jiān)控,個人平均心率監(jiān)控情況(圖16);每次活動6名被試的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60次/min(圖17)。

      圖16 方案五非特色校實驗組每次活動個人平均心率圖Figure 16 Average Heart Rate for Each Subject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Normal School in Program 5

      圖17 方案五非特色校實驗組6名被試每次活動平均心率圖Figure 17 Average of 6Subjects’Average Heart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from a Normal School in Program 5

      3.5.2 方案五干預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3.5.2.1 干預前、后特色校的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首先,對方案五特色校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進行同質(zhì)性檢驗,由于前測數(shù)據(jù)不同質(zhì),因此,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對其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

      表9 方案五干預前、后特色校的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一覽表Table 9 Covariance Analysi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from a School with Sport Specialty in Program 5

      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在體質(zhì)健康方面,身體形態(tài)維度的身高標準體重、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所有4個指標,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且在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3個指標上差異顯著(P<0.05),說明該方案對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有一定的作用。在身體機能維度的肺活量指標上,實驗組大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說明該方案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肺活量有一定的作用。在身體素質(zhì)維度上的50m× 8往返跑指標上,實驗組好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另外,心理健康方面,在主觀體驗、情緒活力、人際感知、身體價值、困境應對所有5個指標上,實驗組均大于對照組,且在身體價值指標上差異顯著(P<0.01),說明該方案對于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

      3.5.2.2 干預前、后非特色校的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結(jié)果與分析

      首先,對方案五非特色校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進行同質(zhì)性檢驗,由于前測數(shù)據(jù)不同質(zhì),因此,控制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和心理健康前測數(shù)據(jù),對其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

      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在體質(zhì)健康方面,在身體素質(zhì)維度8個指標中的6個指標(握力、斜身引體、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m×8往返跑、閉眼單腳站立)上,實驗組好于對照組,且在斜身引體、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m ×8往返跑4個指標上,差異顯著(P<0.05)。從結(jié)果可以看出,方案五在一所從未開展過該方案的學校的課外活動時間順利實施,并進行了10周的干預,實驗組學生身體素質(zhì)上的握力、斜身引體、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m×8往返跑、閉眼單腳站立指標均好于對照組,可見,該方案對于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zhì),增強上肢力量、下肢爆發(fā)力、提高肌肉耐力、增強身體柔韌性和身體平衡能力等方面均有積極的作用。

      表10 方案五干預前、后非特色校實驗組和對照組身心健康的協(xié)方差分析一覽表Table 10 Covariance Analysis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from a Normal School in Program 5

      特色校中無論實驗組還是對照組,均長期參加武術(shù)練習,存在練習效應,可能是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健康多項指標上差異不顯著的原因之一;特色校實驗組方案中的運動項目是在該校原有武術(shù)項目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跳繩、8字跑兩項有一定趣味性和競賽性的內(nèi)容,同時,又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3個因素加以控制,而對照組仍然是進行常規(guī)的武術(shù)項目,不加入游戲內(nèi)容,也不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和每次活動持續(xù)時間進行控制,這可能是特色校實驗組在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健康的多項指標上均好于對照組的原因,但由于實驗僅10周,可能是身心健康多項指標差異不顯著的原因。非特色校中的實驗組按照方案五的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項目進行練習,而對照組只是進行該校常規(guī)的課外活動,沒有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項目進行控制,這可能是實驗組在身體素質(zhì)多項指標上均顯著好于對照組的原因。通過特色校和非特色校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首先,該方案可以在一所從未開展過該方案的學校的課外活動時間順利實施;其次,該方案對于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

      3.6 5套運動干預方案間身心健康的方差分析

      將身心健康指標的后測數(shù)據(jù)減前測數(shù)據(jù)作為指標變化量,并以該指標變化量為因變量,以5套運動干預方案為自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身高標準體重、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臺階試驗指數(shù)、肺活量、握力、斜身引體、1min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50×8往返跑、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上,5套方案間指標變化量差異顯著(P<0.01)。

      體質(zhì)健康方面,在身體形態(tài)維度上,身高標準體重指標5個方案都有進步,且5個方案的進步幅度存在顯著差異(P<0.01),方案三的增幅最大。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指標上,5個方案的變化存在顯著差異(P<0.01),方案三減少的最多。在身體機能維度上,臺階試驗指數(shù)涉及的4個方案間的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方案四增加的最多;在肺活量指標上,5個方案都有所提高,且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方案五肺活量提高的最多。在身體素質(zhì)維度的握力指標上,5個方案都有所提高,且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方案三握力提高的最多;斜身引體涉及的3個方案間的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3個方案均有所提高,其中方案三提高幅度最大;在1min仰臥起坐指標上,5個方案均有所提高,且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方案四提高的幅度最大;在立定跳遠指標上,5個方案均有所提高,但變化量差異不顯著,其中,方案四提高的幅度最大;在坐位體前屈指標上,5個方案均有所提高,且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方案三提高的幅度最大;在50m×8往返跑指標上,5個方案的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方案五成績提高的幅度最大;在閉眼單腳站立指標上,5個方案均有所提高,且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方案三提高的幅度最大;在選擇反應時指標上,5個方案成績均有所提高,且變化量存在顯著差異(P<0.01),其中,方案四的秒數(shù)降低得最多。

      心理健康方面,在主觀體驗、情緒活力、身體價值、人際感知、困境應對5個維度上,五個方案均有所提高,但差異不顯著。方案三在主觀體驗維度上提高幅度最大,方案四在情緒活力、身體價值、人際感知維度上提高幅度最大,方案二在困境應對維度上提高幅度最大。

      3.7 5套運動干預方案間身心健康的多重比較

      根據(jù)5套方案在身心健康指標上的方差分析結(jié)果,并以5套運動干預方案為自變量,以身心健康指標的變化量為因變量,進行多重比較。

      3.7.1 5套運動干預方案間體質(zhì)健康指標的多重比較結(jié)果與分析

      通過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身體形態(tài)維度,在身高標準體重指標上,方案二、方案三的提高幅度顯著大于方案四、方案五(P<0.05),其中,方案三的提高幅度最大。在上臂皮脂厚度指標上,方案一、方案三的減少幅度要顯著大于方案二、方案四、方案五(P<0.01),其中,方案三的減少幅度最大,在肩胛、腹部皮脂厚度指標上,方案三的減少幅度要顯著大于其他4個方案(P<0.05)??梢?,相比而言,方案三在降低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的作用最大。在身體形態(tài)維度上,對于塑造小學生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方面,5個方案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方案三作用最大,方案一、方案四、方案五在減少皮脂厚度上也均有一定的作用。在身體機能維度的肺活量指標上,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五提高幅度顯著大于方案一、方案二。其中,方案五肺活量提高的最多,其次是方案三。可見,相比而言,方案五在提高肺活量的作用最大。身體素質(zhì)維度,在握力指標上,方案一、方案三、方案四提高幅度顯著大于方案二、方案五(P<0.01),其中,方案三提高幅度的最多。在1min仰臥起坐指標上,方案四提高的幅度最大,且顯著大于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五(P<0.05)。在立定跳遠指標上,方案四的提高幅度最大,但5個方案之間差異不顯著。在坐位體前屈指標上,方案三、方案四顯著大于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五(P<0.05),其中,方案三提高的幅度最大。在50m×8往返跑指標上,方案五成績提高幅度最大,且顯著大于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P<0.01)。在閉眼單腳站立指標上,方案三提高的幅度最大,且顯著大于方案一、方案四、方案五(P<0.05)。在選擇反應時指標上,方案四的成績提高幅度最大,且顯著大于其他四個方案(P<0.05)。

      表11 五套運動方案間體質(zhì)健康指標的多重比較一覽表Table 11 Multiple Comparison of Physical Health Index among Five Sports Activity Intervention Programs

      續(xù)表11

      3.7.2 5套運動干預方案間心理健康指標的多重比較結(jié)果與分析

      通過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在主觀體驗維度上,方案三提高的幅度最大,且顯著大于方案一(P<0.05)。在情緒活力維度上,方案二提高的幅度最大,但5個方案差異不顯著。在身體價值維度上,方案四提高的幅度最大,且顯著大于方案五(P<0.05)。在人際感知維度上,方案四提高的幅度最大,但差異不顯著。在困境應對維度上,方案二提高的幅度最大,且顯著大于方案一(P<0.05)。

      表12 5套運動方案間心理健康指標的多重比較一覽表Table 12 Multiple Comparison of Mental Health Index among Five Sports Activity Intervention Programs

      4 結(jié)論

      1.5套運動干預方案——方案一(項目:跑步)、方案二(項目:趣味田徑游戲)、方案三(項目:小手球+素質(zhì)練習)、方案四(項目:踢毽+游戲)、方案五(項目:武術(shù)+跳繩+8字跑)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不同方案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不同指標影響不同,對相同指標的影響程度不同。

      2.運動強度及其監(jiān)控十分重要,運動方案是否控制運動強度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效果不同。TEAM2系統(tǒng)和橈動脈測量,兩種方法對于監(jiān)控運動強度均是有效的,因此,在平時運動中,可以使用橈動脈測量監(jiān)控運動強度。

      3.方案一(項目:跑步)有助于改善身體形態(tài),提高心肺功能,且對于提高身體素質(zhì)中的耐力素質(zhì)有積極的作用,但對于提高上肢力量、腰腹力量、身體柔韌性作用不明顯。另外,雖然該方案對于促進小學生獲得良好情緒體驗、改善人際關(guān)系、提高困境應對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但相比其他方案而言,該方案對于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4.方案二(項目:趣味田徑游戲)對于發(fā)展身體形態(tài)有一定的幫助,對于身體素質(zhì)中的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有積極的作用,但對于提高身體機能,鍛煉下肢爆發(fā)力、耐力素質(zhì)上的作用不明顯。另外,該方案相比其他方案而言,對心理健康的困境應對維度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

      5.方案三(項目:小手球+素質(zhì)練習)有助于塑造良好身體形態(tài),提高心肺功能,且對身體素質(zhì)中的上肢力量、腰腹力量、下肢爆發(fā)力、身體柔韌性、耐力素質(zhì)、平衡能力均有積極的作用。另外,該方案相比其他方案而言,對心理健康的主觀體驗和身體價值維度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

      6.方案四(項目:踢毽+游戲)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對下肢爆發(fā)力、腰腹力量、反應靈敏性等身體素質(zhì)提高作用較大,但對于塑造良好身體形態(tài),提高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的作用不明顯。另外,該方案相比其他方案而言,對心理健康的情緒活力、人際感知維度的促進作用更加明顯。

      7.方案五(項目:武術(shù)+跳繩+8字跑)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對身體素質(zhì)中上肢力量、下肢爆發(fā)力、耐力素質(zhì)的提高有較好的作用,但對提高握力、平衡能力、反應靈敏性等身體素質(zhì)指標的作用不明顯。另外,該方案雖對小學生在主觀體驗、情緒活力、人際感知、身體價值、困境應對的5個維度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相比其他方案而言,該方案對心理健康5個維度的促進作用不明顯。

      5 建議

      1.方案一需要有較大場地,但該方案不受器材的影響,比較適合有場地,但缺乏器材的學校,容易普及和推廣。選用方案一時,應注意增加一些有助于提高上肢力量、腰腹力量、身體柔韌性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針對性內(nèi)容和練習。

      2.方案二對場地、器材的要求相對較低,容易普及和推廣。選用方案二時,應注意增加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耐力素質(zhì)等方面的針對性內(nèi)容和練習。

      3.方案三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用均較為顯著,但選用方案三時,應注意該方案對場地和器材有相應的要求。

      4.方案四對場地、器材的要求相對較低,練習形式靈活多樣,容易普及和推廣。選用方案四時,應注意增加有助于發(fā)展身體形態(tài),提高上肢力量、耐力素質(zhì)等方面的針對性內(nèi)容和練習。

      5.方案五對場地、器材的要求相對較低。選用方案五時,應注意增加有助于提高握力、平衡能力、反應靈敏性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針對性內(nèi)容和練習。

      6.運動對于塑造小學生良好身體形態(tài)、增強身體機能、發(fā)展身體素質(zhì)、增進心理健康均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學校應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時,應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項目加以科學合理地監(jiān)控,使單位時間內(nèi)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得更加高效。

      7.學校應根據(jù)本校場地器材情況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特點,針對性選擇不同的方案,方案實施時應對運動頻率、運動強度、每次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項目加以科學的監(jiān)控,并定期針對性地調(diào)整或循環(huán)運動項目,以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均衡發(fā)展。

      [1]白文飛,王松濤,嚴玉柔.2000年北京市中、小學生體質(zhì)狀況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11):43-46,51.

      [2]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02-305.

      [3]國家體育總局 教育部關(guān)于開展“億萬青少年兒童體育健身活動”的通知[Z].體群字〔2001〕82號.北京:教育部,2001.

      [4]季瀏,李林,汪曉贊.身體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8,14(1):37-42.

      [5]教育部關(guān)于2002年學生體質(zhì)健康監(jiān)測結(jié)果的公告[Z].北京:教體藝12號,2003.

      [6]教育部關(guān)于2004年學生體質(zhì)健康監(jiān)測結(jié)果公告[Z].北京:教體藝6號,2005.

      [7]教育部關(guān)于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研結(jié)果公告[Z].北京:教體藝3號,2006.

      [8]教育部關(guān)于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的意見[Z].北京:教體藝10號,2005.

      [9]教育部關(guān)于印發(f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Z].北京:教基14號,2002.

      [10]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 共青團中央關(guān)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Z].北京:教體藝6號,2006.

      [1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 共青團中央 全國少工委關(guān)于實施“全國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的通知[Z].北京:教體藝4號,2001.

      [1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zhì)的意見[Z].北京:教育部,教體藝5號,2006.

      [13]任未多.身體活動與運動鍛煉的心理效應[J].體育科學,1997,17(3):75-80.

      [14]申繼亮,彭華茂.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1):14-20.

      [15]姒剛彥.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4,28(3):58-62.

      [16]王步標,華明.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4,423-433.

      [17]楊則宜.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zhì)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8,27(3):397-399.

      [18]殷恒嬋.體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4-108.

      [19]殷恒嬋,傅雪林.對體育鍛煉心理健康效應研究的分析與展望[J].體育科學,2004,24(6):37-39.

      [20]殷恒嬋,盧敏,王新利,等.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7,27(5):41-46.

      [21]張勇,王麗.對全國青少年學生1985-2000年體質(zhì)狀況的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5):24-26.

      [22]甄志平,張瑛秋,邢文華.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運動處方教學方式對中學生體質(zhì)影響的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0(5):5~9.

      [2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wǎng)[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1.

      [24]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ān)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Z].北京:中發(fā)7號,2007.

      [25]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ān)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Z].北京:中發(fā)9號,1999.

      [26]中國青少年研究網(wǎng)[EB/OL].http://www.cycs.org/InsInfo.asp?InsID=1&ID=13818.2011.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Sports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YIN Heng-chan1,CHEN Yan-fei2,ZHANG Lei1,3,YIN Jun-yi4,CHEN Ai-guo5

      Taking the 2 463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this paper identified five sets of intervention training programs and consistently implemented the programs for 10 weeks during students’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The result shows that all programs played positive roles in promoting students’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e different impact of alternative programs on students’health.The research therefore develops alternative sports activity programs which serv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xerciseintervention;primaryschoolstudents;physicalhealth;mentalhealth;experimentalresearch

      G804.7

      A

      1000-677X(2012)02-0014-14

      2011-12-29;

      2012-01-20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09BAK62B02);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DLA100338)。

      殷恒嬋(1963-),女,山東龍口人,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體育運動心理學理論與實踐、體育運動與身心健康發(fā)展、體育運動與腦可塑性,Tel:(010)58805083,E-mail:yinhengchan@bnu.edu.cn;陳雁飛(1958-),女,湖南長沙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Tel:(010)64038243,E-mail:sportchenyanfei@126.com。

      1.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北京100875;2.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shù)學院,北京100009;3.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北京100872;4.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北京100875;5.揚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揚州225009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Facu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rts,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Beijing 100009,China;3.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4.Facult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5.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China.

      猜你喜歡
      體質(zhì)心率維度
      中醫(yī)“體質(zhì)”問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醫(yī)“體質(zhì)”問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醫(yī)“體質(zhì)”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心率多少才健康
      28天吃出易瘦體質(zhì)
      海峽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離心率
      離心率相關(guān)問題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探索圓錐曲線離心率的求解
      光的維度
      燈與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潞城市| 汉沽区| 乐山市| 盐池县| 定边县| 锡林浩特市| 突泉县| 遵义市| 民勤县| 东乌| 杭州市| 赤峰市| 靖安县| 松滋市| 临高县| 鄂托克旗| 克东县| 平定县| 太白县| 宁海县| 修文县| 霍邱县| 寿光市| 乌拉特中旗| 玉山县| 上栗县| 南和县| 嘉定区| 唐海县| 西贡区| 商城县| 宜州市| 廉江市| 马鞍山市| 裕民县| 徐汇区| 扎囊县| 曲沃县| 肇庆市| 张家港市| 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