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
中華上下五千年,先賢們?yōu)槲覀兞粝铝嗽S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但是,如今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恍┣Ч琶淦鋵嵈嬖谡`讀現(xiàn)象,背離了先人們最初的意思,其影響卻很深遠(yuǎn)。
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此語出自莊子之口,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識卻是無限的?!?/p>
這句話不知激勵了多少代讀書人寒窗苦讀,現(xiàn)在我們還經(jīng)常可以在學(xué)校、圖書館里看到這句話。然而,莊子作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張清靜無為,順其自然,為何他會如此積極?
翻開《莊子·養(yǎng)生主》,果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玄機(jī),原來這句話后面還跟著幾句話:“以有涯隨無涯,殆己!”翻譯過來就是說:“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就會搞得精疲力竭?!?/p>
莊子隨性自由,灑脫不羈,他認(rèn)為人吃飯飽了就成,穿衣不凍著就行。同理,讀書做學(xué)問也應(yīng)如此,學(xué)以致用就好,無用的學(xué)問即使學(xué)了意義也不大。
二、相濡以沫
這個成語多形容夫妻之間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無數(shù)夫妻也把它當(dāng)做了婚姻生活的座右銘。不過,此語雖出自莊子之口,但莊子他老人家似乎并不認(rèn)同。
《莊子·大宗師》里說:“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xǔ)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p>
意思是:“有一條泉水干了,兩條魚被困在里面,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彼此從嘴中吐出泡泡來濕潤對方的身體,互相扶持,互相依賴。與其在死亡邊緣互相扶持,還不如各自找到一條水路,開開心心地回到廣闊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p>
莊子以平靜淡定的口吻來借物喻人,表達(dá)他一種無牽掛的心靈境界。
三、以德報怨
這個成語出自圣人孔子之口,指“用恩惠和美好的品德回報別人的仇恨”。許多人在品讀此語時都十分佩服孔老夫子的境界,覺得這句話體現(xiàn)了孔子的思想核心“仁愛”,即使別人對不起自己,自己也要對得起人家。
其實這卻歪曲了孔子的本意。
《論語·憲問》記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確面對有過失的和行為不端的人),以德報德?!?/p>
孔子認(rèn)為,如果以德報怨的話,那么以什么來報德呢?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而絕非以德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