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寧
摘 要:英語和漢語中包含很多含有人體器官的習(xí)語,他們是翻譯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文首先比較和分析了英漢人體器官習(xí)語存在的巨大差異,其次,探討英漢人體器官習(xí)語的翻譯策略,包括直譯法,意譯法,解釋法和套譯法四種方法。在翻譯時譯者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進行處理,使譯文既能準確地傳達原文的思想,又符合中國人的思維和表達習(xí)慣,使跨文化交流順利進行。
關(guān)鍵詞:文化差異 人體器官習(xí)語 翻譯策略
人體的各個器官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guān),與人類的活動密不可分。這些器官的名稱頻繁出現(xiàn)在語言中,且用法眾多。與人體器官相關(guān)的習(xí)語是意,趣,神,色,形樣樣俱全,言簡意賅,寓意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習(xí)語在表達人的情感和指導(dǎo)人們的得體言行等方面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要翻譯好人體器官習(xí)語,一定要深入了解習(xí)語? 背后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掌握其文化差異,33這樣才能使譯文既能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又符合譯入語的文化特色及語言習(xí)慣。
一、英漢人體器官習(xí)語中的文化差異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同一種人體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是一樣的,大腦用來思考,嘴巴用來講話,鼻子用來聞味,眼睛用來觀察等。但是如果表示人體器官的詞匯進入到語言中,就反映出一定的文化,人體器官習(xí)語在英語和漢語中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差異。
1.漢語人體器官習(xí)語大多數(shù)都直接表達意思而英語習(xí)語則多用其比喻義
作為語言精華的習(xí)語蘊藏著大量的隱喻。在英語中,大多數(shù)人體器官習(xí)語都含有其深層次的結(jié)構(gòu),即隱含意義或比喻意義,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濃厚的民族特征,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文化。因此,我們并不能按照其字面的意思理解或翻譯,而是要認識和把握人體器官習(xí)語的本質(zhì)和特征,以便恰如其分地理解和得體運用習(xí)語。我們來看下面這些例子:
還有個例子是sow (the) dragons teeth, “種龍牙“是希臘神話里一個有名的故事。據(jù)說,勇士卡德摩斯(Cadmus)曾經(jīng)獨力屠龍,依照女神雅典娜吩咐,把龍牙拔下來埋在土里。這些龍牙長出了一群全副武裝的戰(zhàn)士;他們互相廝殺,直到只剩下五個人才住手。所以,英文就以sow (the) dragon's teeth成語來說“挑起糾紛”或“引起爭端”。
例如:
Wherever he went, he sowed (the) dragon's teeth by preaching racial segregation
譯文: 他無論去到哪里,都鼓吹種族隔離政策,挑起糾紛。
由此可見,在翻譯英語的人體器官習(xí)語時千萬不能望文生義,否則有可能會導(dǎo)致交流障礙,有時甚至還會鬧出笑話。而在漢語中情況則不同,含有人體器官的習(xí)語大多數(shù)能從字面看出其含義,成語意義鮮明直白,這是跟英語人體器官習(xí)語一個重要區(qū)別。例如:耳聰目明,抓耳撓腮,明眸皓齒,人面獸心,鼻青臉腫,慈眉善目,眼疾手快等等。
2.相同的情感在英語和漢語中用不同的人體器官表達
以用人體器官表達“不開心,生氣”這一情感為例,在英語中,當人們表示不開心時,多用到的人體器官是嘴,頭發(fā),肩膀,手等這些很容易用眼睛看到的人體器官,例如:“to tear ones hair” 意思是“憤怒到極點”。例如:I told the kid a hundred times to be careful with the car, so when I saw him come back with the front all bashed in, I tell you I was mad enough to tear my hair. 我不下一百次地告誡那孩子:要小心開車,所以當我看到他開車出去把車頭全撞壞了回來,簡直把我氣得要發(fā)瘋。其他的例子還有 “down in the mouth” 意思是“垂頭喪氣的,沮喪的”;“have a chip on ones should” 意思是 “愛爭吵,脾氣大”。而漢語中多用胸,眉毛,眼睛或是內(nèi)在的器官比如肝,膽來表示生氣和憤怒的情感。例如:捶胸頓足,吹胡子瞪眼,瞋目切齒,愁眉苦臉,橫眉怒視,肝膽欲碎,大動肝火,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等等。
二、翻譯策略
1.直譯法
“直譯是指在不違背譯文語言規(guī)范以及不引起譯文讀者錯誤理解的情況下,在譯文中保留原文習(xí)語的形象,修辭手段和民族特色的翻譯方法”。在任何一種文化中,人們都會用身體的某一部分來進行聯(lián)想和比喻,由于各民族的文化與思維有著巨大的“共核”(common core), 所以英漢語中有些習(xí)語在語言形式和喻體形象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一些身體器官在不同文化中被用來做相同或相似的比喻。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直譯法進行翻譯。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If he harms a hair of my daughters head, Ill kill him.
他要是敢碰我女兒一根頭發(fā),我就宰了他。
這與漢語何其相似!這進一步說明,盡管生存環(huán)境大相徑庭,人類的很多生活體驗和感受卻是一致的或共同的,最終映射到語言上,就形成了類似的表達方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make sbs mouth water 使人饞的流口水;引起強烈的欲望
have a good stomach for 胃口好,有胃口
ones eyes are bigger than ones stomach 眼大肚皮小,食欲大過食量
as easy as turning over ones hand易如反掌
a stony heart 鐵石心腸
e.g. 怎么的,你倒把好心當作驢肝肺!好,咱們支部會上見。(杜鵬程《保衛(wèi)延安》第一章)
譯文: Oh, so you cant tell a mans honest heart from a donkeys live and lungs? So thats how you take my good advice? All right, well settle this at the Party branch meeting! (Sidney. Shapiro 譯)
2.意譯法
某些人體器官習(xí)語源出歷史事件或是寓言故事,沿用已久,失去了原來的故事性;某些習(xí)語的形象變得不再新鮮生動,在使用時人們很少想起他們的形象而只用其喻意;某些習(xí)語是約定俗成的,其字面意義或是不合邏輯或無法解釋,不能按字面直譯;某些習(xí)語直譯后冗長晦澀或不合英語規(guī)范。以上幾種情況,譯者都可以采取意譯法,即適當舍去原文的用喻用典和語言形式,而保留其基本含義和表達色彩。
2.1Dont break your neck trying to get ahead. 別勉強自己非得超過別人。
2.2I dont like Mike. He has a big mouth.我不喜歡邁克,他愛多嘴
2.3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 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 she likes.
她生長在富貴之家,認為凡事都可以隨心所欲。
2.4It costs an arm and a leg to visit the doctor if you dont have medical insurance in US.
在美國,如果沒有醫(yī)療保險,看醫(yī)生的費用是非常昂貴的。
3.解釋法
解釋法就是通過釋義或補充說明表達原文的意義和功能的翻譯方法。例如:
牽腸掛肚to be deeply concerned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to have keen ears and sharp eyes
唇亡齒寒 Literally it means the lips being gone, the teeth are cold. Actually, it is a metaphor for interdependence of two persons, particularly of two neighbouring states.
4.套譯法
所謂套譯法,是指有些英語習(xí)語在比喻意義上同漢語習(xí)語基本相似,但在形象或比喻手法上略有不同,這時候我們可以套用漢語中相似的習(xí)語來翻譯英語習(xí)語。在部分習(xí)語中,中西方用不同的人體器官表達同一種意思,在進行英漢翻譯時,為避免跨文化交際障礙,譯者可選擇符合中國人思維的說法來進行替換,當然這必須以能保證順利傳達原文思想為前提。替換法既可以反映譯入語的文化背景又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xí)慣。
4.1to laugh off ones head笑掉大牙
4.2heart to heart 心心相印
4.3walls have ears 隔墻有耳
4.4to take the bread out of ones mouth奪人生計,搶人飯碗
4.5as dumb as an oyster; as silent as the grave守口如瓶
三、習(xí)語的特點以及與人體器官相關(guān)的習(xí)語在翻譯過程中應(yīng)該注意的問題
1.習(xí)語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語本身是修辭手段的集中體現(xiàn),語言生動形象,通俗簡練;
1.2習(xí)語是語言中獨立,不規(guī)則而固定的因素,如“路出馬腳”是用來形容某人做事情露出破綻,為人所識破,并不是說這個人有一只馬腳。
1.3習(xí)語中的詞語一般來說是不能任意更換的,如“露出馬腳”不能改成“露出豬腳”。
2.基于上述習(xí)語的特點,我們在翻譯人體器官習(xí)語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2.1譯文的確切含義,有些習(xí)語如果不加斟酌地按字面意思直譯成漢語,會讓讀者產(chǎn)生莫名其妙的感覺,有時甚至要鬧出笑話,在翻譯人體器官習(xí)語時,譯者必須要謹慎。例如:譯者在看到“to put the finger in the eye”這個表述時,一定不要直譯成“把手指放到眼睛里”,否則會在跨文化交際時產(chǎn)生誤解,有時甚至?xí)[出笑話,這個習(xí)語的真正含義是“哭泣,掩面而泣”的意思。
2.2要盡量譯出原文的形象。形象是每種語言的特色之一,所以在翻譯人體器官習(xí)語的時候,要盡量完全或部分保留原文的形象。當然前提這樣做的前提就是既要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又要保證譯文的可接受性。
英語人體器官習(xí)語涵蓋面廣,應(yīng)用廣泛,有的意義清晰明確,有的意義則隱蔽含蓄。我們?nèi)菀琢粜钠浔砻嫘问?,而忽視其文化?nèi)涵,弦外之音。翻譯人體器官習(xí)語既要做到正確理解,又要注意表達得體;既要提倡使用對等的漢語習(xí)語,又要防止望文生義和生搬硬套。翻譯時,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務(wù)必忠于原文,遵循“意義相符,效果相等”的原則,盡量保持習(xí)語在目的語中的形象和意義的原貌。
參考文獻
[1]汪濤. 使用英漢互譯技巧 [M]. 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4.59-60.
[2]張鎮(zhèn)華. 英語習(xí)語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語用研究 [M]. 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7.87-106.
[3]包惠南. 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 [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3.98-100.
[4]邵志洪.漢英對比文化導(dǎo)論 [M]. 上海:華東理工出版社,2005.45-46.
[5]熊文華.英漢翻譯教程—理論與實踐 [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