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松旺 毛常生
(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燕門鄉(xiāng)獸醫(yī)站,德欽 674506)
絨山羊母羔卵母細胞在體外成熟過程中,成熟培養(yǎng)液中添加12 mg/ml的進口牛血清白蛋白(BSA)可以替代血清培養(yǎng)液,即含10%胎牛血清(FBS)的培養(yǎng)液,并不影響卵母細胞最終成熟。絨山羊母羔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后的核成熟率可達到55%左右,但其胞質成熟的質量與成年羊的卵母細胞相比有較大差距。
成年母羊:3~4歲、健康、空懷的絨山羊。母羔:4~8周齡、體況良好、未斷奶的絨山羊母羔。
促卵泡素(FSH)(寧波第二激素廠,批號:080127);FSH(加拿大產,批號:081113),PMSG(1 000 IU/支,寧波市三生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090111);發(fā)情羊血清(ESS)(絨山羊發(fā)情當天用常規(guī)血清制備法自制,56℃滅活處理30 min)。TCM199(M5017),EG(E-9129),透明質酸酶(hyaluronidase)(H-3506),其他試劑除特殊說明外均購自Sigma公司。
1.3.1 母羔超數(shù)排卵與手術方法
將試驗供體幼羔分組,20:00開始第1次激素注射,間隔12 h第2次注射,以此類推,總計注射4次。一般在最后6~10 h 1針結束后開始采卵手術。為保證準確查數(shù)卵巢表面的卵泡及抽取卵母細胞,采用摘取卵巢的方式。
1.3.2 成年羊卵巢采集
采集剛屠宰的絨山羊新鮮卵巢,立即放入裝有含雙抗(青霉素、鏈霉素各200 IU/ml)的37℃~39℃生理鹽水保溫瓶中,1h內運回實驗室無菌操作間。到達實驗室后,卵巢立即用39℃無菌生理鹽水沖洗3次再用含3 mg/ml的39℃的PBS液(取卵液)洗1次。
對出生后30~60 d的羔羊采用相同的方法分別進行超數(shù)排卵,術中記錄2側卵巢的發(fā)育卵泡數(shù)量,活體抽吸采卵后,從發(fā)育卵泡比較,4.5~5.5 kg組平均為125.6±46.1枚,顯著高,7.6~9.5 kg組(P<0.05)。各組卵母細胞回收的數(shù)量和回收率差異不顯著(P<0.05)。5.6~7.5 kg組每只羔羊平均可用于體外培養(yǎng)的卵母細胞為54.4±13.3枚,顯著高,9.6~11.5 kg組的36.4±9.7枚(P<0.05)。而可用卵比率,4.5~5.5 kg、5.6~7.5 kg、7.6~9.5 kg組與組間差異顯著(P<0.05)。顯然,回收率與可用卵比率不成正比。說明體重在4.5~7.5 kg的母羔對超排激素反應最敏感,而體重在5.6~7.5 kg階段的母羔可提供的有效卵母細胞的數(shù)量最多。
對34只羔絨山羊采用4種超排方案進行超數(shù)排卵,對比卵泡發(fā)育、回收卵數(shù)量及成熟效果,4種超排方案采卵結果顯示,采卵后,觀察到的卵泡發(fā)育和具有卵丘細胞的A、B卵平均數(shù)量分別為59.7±23.2、98.0±25.2、72.7±14.8、107.4±42.0枚和46.1±12.4、64.8±19.0、54.5±6.8、61.6±20.8枚,卵巢表面卵泡的發(fā)育數(shù)量以Ⅳ組最高,與未注PMSG的Ⅰ組差異顯著(P<0.05)。各組回收的卵和可用的卵母細胞差異不顯著(P<0.05)。個體平均的卵母細胞成熟數(shù)量Ⅱ組顯著高于Ⅰ組(P<0.05),而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率,Ⅲ組與Ⅳ組差異顯著(P<0.05)表明在超數(shù)排卵的最后1針,加注可增加PMSG卵巢內卵母細胞的發(fā)育數(shù)量。在超排第1針加注PMSG可以提高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率。由于個體間對激素超排反應差異較大,在卵母細胞的回收數(shù)量方面各組間差異并不顯著。
山羊母羔卵母細胞與成年羊卵母細胞體外成熟能力的比較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母羔卵母細胞極體,55.4%,顯著低于成年羊的70.6%(P<0.05),成年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能力明顯優(yōu)于羔羊。
表1 山羊母羔卵母細胞與成年羊卵母細胞體外成熟能力比較
本試驗結果表明,超排母羔的體重與超排效果之間的關系,即絨山羊母羔體重在4.5~5.5 kg間對超排激素反應最敏感,可獲得最大程度的卵泡發(fā)育數(shù)量,但卵丘細胞少于3層的卵母細胞與裸卵的比例也明顯增加,說明卵泡液中缺乏卵母細胞發(fā)育前期的生長因子,使可利用的卵母細胞數(shù)量大幅下降。原始卵泡構成出生后卵巢生殖細胞庫,其數(shù)量隨動物種類而異,隨年齡增加而下降。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隨著羔羊日齡及體重的增加,卵巢表面的卵泡發(fā)育數(shù)量有逐漸減少的趨向,而卵泡內完整的卵丘卵母細胞的比例也在提高,也驗證了上述理論。盡管同一體重階段個體對超排反應的差異較大,但獲得較理想的超排效果可選擇體重為5.69~7.5 kg,5~6周齡的羔羊。
激素誘導超數(shù)排卵的方法能使幼畜卵泡發(fā)育、排卵和受精,但是以往幼畜卵泡發(fā)育研究的結果都不大理想,幼畜超排后的排卵率低、異常卵多、受精率和發(fā)育率也都低。其原因是幼畜的生殖道尚未完全成熟,缺乏精子運行獲能及胚胎發(fā)育的適宜環(huán)境。進口促卵素的超排效果穩(wěn)定,且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率較高。本試驗結果證實,在超排方案中加入PMSG,可提高超排效果,并有利于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考慮這與PMSG具有FSH和LH的雙重功效有關,在增加卵泡發(fā)育數(shù)量的同時,又能夠為卵母細胞的成熟提供必要的相關因子。首次,注射PMSG更有利于成熟因子在卵泡液中的積累,使卵母細胞的成熟率相對得到提高。最后增加注射PMSG可使個體平均成熟的卵母細胞增加,可在實際操作中使用。盡管國產超排激素可使幼齡母羔卵巢發(fā)育的卵泡數(shù)量最多,但效果不夠穩(wěn)定,個體間的差異較大,且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率明顯低于進口FSH的方案,這可能與FSH的純度有關。
盡管含血清的培養(yǎng)液已被廣泛地接受和應用于動物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但由于血清成分復雜,存在許多未知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山羊母羔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培養(yǎng)液中分別添加1、4、8和12 mg/ml BSA,其成熟率分別為53.8%、58.7%、57.5%、61.3%,說明在一定范圍內山羊卵母細胞的成熟率隨著BSA添加量的增加而相應提高。已有資料表明,卵母細胞在無血清培養(yǎng)液成熟并受精,且成熟率和受精率分別達到85.14%和83.57%因而,血清并不是體外培養(yǎng)必不可少的,本試驗也證實了這一推測,在絨山羊卵母細胞的體外成熟方面是可行的。
綜上所述,本文簡述了幼齡母羊超排是利用外源激素誘導卵泡發(fā)育,以提高所獲卵母細胞數(shù)量及其體外成熟能力,可充分挖掘優(yōu)秀個體的繁殖性能。受遺傳、營養(yǎng)、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母羔對激素反應是有差異的。絨山羊母羔超排的效果如何,至今尚無報道。鑒于此本試驗研究了不同體重、超排方案對母羔所獲卵母細胞效果的影響,比較了羔羊與成年羊卵母細胞體外成熟差異,為建立絨山羊母羔早期繁殖利用技術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