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紀元 劉昱汐
美國教育領域社交網絡應用調查
文/李紀元1劉昱汐2
12~29歲年青人中,有72%~73%的人熱衷于社交網絡,14~17歲的少年更高達82%。但30歲以上人群,僅有40%熱衷于社交網絡。
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項目在2010年11月啟動。此項目關注社交網絡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作為進行長期職業(yè)個人學習工具和資源的研究,通過社交網絡開展的網絡活動都可持續(xù)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實踐經驗,并隨著時間推移提升參與者的教育技能。在線交流使得教育工作者可參與在線課程、充分利用專家指導及實踐活動,及時解決處理各種問題,并為教育工作者及其同行設計和開發(fā)教育資源提供相應的平臺和工具。
由美國edWeb.net, IESD (Interactive Educational Systems Design (IESD), Inc.), MCH (MCH Strategic Data)和MMS (MMS Education)公司合作開展調查研究,并發(fā)布相關研究報告。在報告中顯示:1. 美國的教育社交網絡仍處于發(fā)展初級階段,社交網絡和教育活動之間的整合存在障礙和挑戰(zhàn);2. 社交網絡對于創(chuàng)造性、專業(yè)學習交流是一種理想模式并對未來教育發(fā)展具有更大價值;3. 運營一家與教育相關的社交網絡/專業(yè)教育網站/教育社交網絡需要特別關注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可通過社交網絡來全面提高其客戶服務。
在美國,如果你還沒在總注冊人數(shù)約5億人以上的Facebook、 Myspace.com、 Ning、 Linkedin等社交網絡注冊為會員,那你一定out了!
對于活躍在社交網絡中的用戶分析后,發(fā)現(xiàn)社交網絡中的青少年和成人比例呈現(xiàn)很有趣的結果。73%的少年(12~17歲)熱衷于社交網絡, 72%的青年(18~29歲)熱衷于社交網絡,而年齡超過30歲的成人僅有40%的熱衷于社交網絡。對于12~17歲73%熱衷于社交網絡的少年的年齡進行深入分析后發(fā)現(xiàn):其中12~13歲的兒童登陸社交網絡的人數(shù)比例為55%,其中14~17歲的兒童登陸社交網絡的人數(shù)比例為82%(圖1)。
在美國,對于登陸社交網絡的不同年齡段的成人分組發(fā)現(xiàn):最常用的社交網絡為Facebook, Myspace,LinkedIn。其中18~29歲年齡段的成人登錄這3家網站的比例分別是77%(Facebook), 66%(Myspace),7%(LinkedIn);30歲以上的用戶登錄的比例分別是75%(Facebook),36%(Myspace),19%(LinkedIn); 總體來看,所有年齡超過18歲的成人登陸上述3家社交網絡的比例分別是73%(Facebook),48%(Myspace),14%(LinkedIn)(圖2)。
圖1 加入社交網絡不同年齡段人員比例
圖2 美國當前最流行社交網站使用情況
圖3 教育工作者在SNS的使用人數(shù)比例
圖4 社交網絡參與者年齡與參與SNS活動關系
以edWeb.net為首的4家公司共同參與的調查研究,以MMS教育網的82900名教育領域的工作者為調查對象,利用由MCH咨詢公司提供的相關電子調查問卷,采用在線隨機調查,并對所回收的問卷進行定量研究。此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師、校長及學校圖書館館員對于社交網絡以及內容分享工具的基本態(tài)度、認識和使用情況。
結果顯示:共收到1284人的反饋意見,反饋率為1.55%;其中601名教師,381名校長,262名圖書館員(注:僅依靠電子郵件地址開展的調查研究存在一定的內在偏差)。
調查1 針對教育工作者是否參與社交網絡活動,在調查問卷中設計以下問題:“社交網絡正在迅速流行。是否您以一個教育工作者身份加入某個社交網絡,如Facebook、MySpace、 Ning、LinkedIn或者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創(chuàng)建過一個社交網絡(如We Are Teachers,edWeb.net等社交網絡)?”被調查對象反饋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所有反饋的信息中,參與此次調查的61%的教育工作者已經在一個或者多個社交網絡注冊,其中教師(62%)、校長(54%)、圖書館員(70%)(圖3) 。
調查2 在社交網絡中,年齡因素是否對教育工作者在社交網絡中的注冊具有影響作用?與調查期望相吻合,結果顯示:年輕的教育工作者比年長的教育工作者更可能成為社交網絡的成員,78%的18~34歲之間的教育工作者加入社交網絡,35~54歲在社交網絡注冊的比例為65%,但仍有47%的55歲以上的教育工作者也加入社交網絡??傊?,在社交網絡中,教育工作者的年齡因素與其是否在社交網絡中的注冊直接相關(圖4)。
調查3 教育工作者一般都在哪些社交網站注冊成為社交網絡用戶?通過對調查對象是否是某一特定社交網站的注冊用戶調查,另外對于那些不是任何社交網絡的注冊用戶但仍對某些社交網絡很熟悉的教育工作者進行相關延展性調查(注:因被調查者可能收到過edWeb.net的宣傳電郵,這樣可能會影響此項調查的分析結果)。
圖5 美國社交網站注冊人數(shù)比例
圖6 未注冊社交網絡但熟悉SNS教育工作者比例
圖7 教師、圖書館館員和學校校長在社交網站的使用率
圖8 教育工作者選擇社交網絡的主要使用目的
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 85%的問卷反饋者是Facebook的注冊用戶(圖5)。在美國,目前Facebook擁有此次調查的最大的注冊用戶比例,但教育網絡現(xiàn)處于增長初級階段。對于不是任何社交網絡的注冊用戶但仍對某些社交網絡很熟悉的教育工作者的調查發(fā)現(xiàn),這部分被調查者尚未沒有在任何社交網絡注冊,但仍有78%的人熟悉Facebook,76%的人熟悉MySpace,所有問卷反饋者對于其他教育社交網站的熟悉程度不到20%,教育社交網絡在未來具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圖6)。
調查4 教育工作者是否根據(jù)自身獨特的職業(yè)身份及不同使用目的來選擇不同的社交網絡?
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調查,通過不同的職業(yè)功能分析發(fā)現(xiàn),教師、圖書館管理人員和學校管理者在選擇不同的社交網絡之間的差異。教育工作者與普通人對于社交網絡的使用目的不盡相同,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職業(yè)背景的人在選擇不同社交網絡的使用目的具有明顯差異。
比較教師、圖書館館員和學校校長在以下社交網站的使用率,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在Facebook和Myspace的使用趨勢一致(圖7);選擇使用Facebook (91%)和Myspace(2 5%)的教師比例最高,圖書館管理人員選擇使用Facebook (81%)和Myspace (18%)的比例居中,學校校長選擇使用Facebook (77%)和Myspace (13%)的人數(shù)最低。但對LinkedIn而言,用戶使用情況與Facebook和Myspace完全不同,選擇使用LinkedIn的校長比例最高(21%),圖書館館員人數(shù)居中(17%),而使用LinkedIn的教師數(shù)量最低(9%)。
通過調查教育工作者在使用普通社交網絡/專業(yè)網站/教育網站的使用比例,發(fā)現(xiàn)教育工作者根據(jù)不同的使用目的選擇不同的社交網絡。教育工作者選擇專業(yè)網站/教育網站(如LinkedIn, Ning in Education, We Are Teachers, edWeb.net 等)的主要原因為:與同行或同事聯(lián)系(30%);而選擇其他社交網絡的主要使用目的是與朋友聯(lián)系(85%)或與家人聯(lián)系(72%)(圖8)。
在許多教育領域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已認識到利用社交網絡的重要價值。通過調查未來一年中教育工作者的注冊用戶意向,發(fā)現(xiàn)已在一些社交網絡注冊的教育工作者未來加入與教育相關的專業(yè)網站的意向為23%,加入新教育網站的意向為34%;而對于從未加入任何社交網絡的這一類教育工作者而言,他們將來加入專業(yè)網站或教育網站的意向分別為10%和21%。這一結果可以預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更傾向于成為專門與教育相關的社交網絡的用戶(圖9)。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圖書館館員以及學校校長已認識到在教育領域利用社交網絡的重要性,他們選擇社交網絡的主要因素是:1. 分享與教育相關的信息和資源;2. 與自己的同行和同事進行聯(lián)系;3. 創(chuàng)造專業(yè)學習社區(qū);4. 促進學校范圍內的溝通交流(圖10)。另外,教育工作者在選擇社交網絡中的次要因素是1. 發(fā)現(xiàn)與教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信息;2. 尋找工作和求職機會(圖11)。
目前美國的社交網絡發(fā)展迅速,F(xiàn)acebook計劃2012年5月在納斯達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和上市交易,這一消息對于社交網絡的運營者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必將會引起更多人對社交網絡的關注。從教育領域看,教育工作者更關注社交網絡在教育中的價值:首先,社交網絡被視為一種教育工作者分享信息和資源的途徑;其次,社交網絡可以搭建職業(yè)學習社區(qū);第三,提升學校和家長、學生以及同行之間的更廣泛的交流。
圖9 已加入SNS教育工作者未來加入與教育相關的專業(yè)網站的意向
圖10 教育工作者利用社交網絡的主要原因
圖11 教育工作者利用社交網絡的次要原因
對于具有不同的社交網絡經驗的用戶而言,已使用社交網絡技術的教育工作者與從不使用社交網絡的教育工作者相比,前者對于網絡帶給自己的益處保持更積極的態(tài)度,在工作中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分享性。但不論教育工作者本人利用網絡的早期經驗如何,他們對于加入一個專門的、與教育有關的社交網絡仍表現(xiàn)出很強的偏好性和優(yōu)先性,這種選擇差異性對于社交網站的運營者來說,尤其值得關注。
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在網絡世界中如何構建每個用戶都可參與并共享、使用和提供科學知識和有益信息,這將是未來社交網絡運營商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思考和面臨的問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創(chuàng)造內容并產生相應效果——許多人更愿意作為讀者或信息匯總者的身份。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網絡上,1%的人想構建內容,9%的人想分享內容,而90%的人想閱讀或使用內容,這一結果必對未來社交網絡的建設以及內容建設均有影響。
許多教育工作者指出社交網絡和在線協(xié)作工具可以讓學生的教育經歷發(fā)生一種實質性的改變,包括:促進學生學習觀念的改變,主動轉向到一種更加社會化和合作化的學習;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精神、主動參與性;與學生的現(xiàn)實—學習生活相聯(lián)系。對于教師而言,通過與教育相關的更加專業(yè)化的社交網絡和在線協(xié)作工具會改變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達到更專業(yè)的溝通和合作。
盡管目前社交網絡存在著一定問題,展望未來,社交網絡可作為一種教育工具,可視為一名用于共享信息、想法和經驗的隱形的教育工作者來體現(xiàn)其的社會價值。教育管理決策層對如何看待社交網絡及在線合作對教師、學生乃至整個校園的學習經驗的變革的態(tài)度也必將影響社交網絡的未來。
(本文作者1為本刊記者;作者2單位為甘肅省圖書館)
注:本文所有數(shù)據(jù)和部分圖片引自《教育領域內校長與社交網絡的關系:2010年實踐、政策和現(xiàn)狀》(School Principals and Social Networking in Education: Practices, Policies, and Realities in 2010)
致謝:感謝美國Lisa Schmuckin女士授權使用其相關研究資料和數(shù)據(jù),對于她在本文撰寫中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