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鳳
(上海市中山醫(yī)院青浦分院B超室,上海 201700)
筆者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子宮肌瘤患者121例和子宮腺肌病患者80例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學檢查資料,比較兩種疾病超聲臨床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以供參考。
選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子宮肌瘤患者121例和子宮腺肌病患者80例,均經手術及病理診斷確診;其中子宮肌瘤患者年齡29~57歲,平均年齡為(38.7±5.5)歲;子宮腺肌病患者年齡27-56歲,平均年齡為(38.2±6.7)歲;兩種疾病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本次研究兩種疾病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患者取仰臥位行經腹壁超聲診斷,常規(guī)多切面掃描,包括縱、橫及斜面等,依次掃描子宮、附件、子宮動脈、子宮壁、病灶及周邊等,同時行血流阻力指數測定[1];設定探頭頻率為2.5~4.5MHz。
使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超聲診斷子宮肌瘤病理證實例數為109例,臨床診斷符合率為90.1%;超聲診斷子宮子宮腺肌病病理證實例數為74例,臨床診斷符合率為92.5%;兩種疾病超聲臨床診斷符合率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種疾病超聲臨床診斷符合率比較
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病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分別為(0.65±0.10),(0.79±0.13);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明顯低于子宮腺肌病,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種疾病超聲診斷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比較
超聲診斷子宮肌瘤病灶及周邊血流阻力指數分別為(0.54±0.07),(0.60±0.11);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病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分別為(0..73±0.15),0;超聲診斷子宮肌瘤病灶血流阻力指數明顯低于子宮腺肌病,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超聲診斷子宮肌瘤病灶血流阻力指數明顯高于子宮腺肌病,組間比較差異亦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種疾病超聲診斷病灶及周邊血流阻力指數比較
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病均是臨床婦科常見病、多發(fā)??;子宮肌瘤是由多種因素誘導子宮平滑肌異常增生,伴有假包膜形成[2],瘤體壓迫周圍組織導致患者下腹部疼痛、月經紊亂等;子宮腺肌病是指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異常生長,導致子宮明顯不規(guī)則增大的一類疾病[3-4],患者可表現為月經量大,痛經等。子宮肌瘤超聲可見單發(fā)或多發(fā),大小不規(guī)則,多為漩渦樣低回聲,偶有高回聲,瘤體與周圍組織邊界清晰,血流信號豐富;同時瘤體血供需求導致周圍動脈血流速度加快[5-6],血流阻力指數明顯下降;而子宮腺肌病超聲可見子宮顯著增大,子宮腺肌瘤多單發(fā),回聲較高,周圍血流信號較少,子宮內膜子宮體增生常導致周圍血管壓迫,還能造成子宮壁出血[7],故血流阻力指數增加明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能夠清晰顯示病灶特征,準確計算血流參數,必要時采用經陰道超聲對于干擾因素排除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顯示,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病臨床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0.1%,92.5%;兩種疾病超聲臨床診斷符合率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超聲診斷子宮肌瘤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明顯低于子宮腺肌病,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超聲診斷子宮肌瘤病灶血流阻力指數明顯低于子宮腺肌病,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超聲診斷子宮肌瘤病灶血流阻力指數明顯高于子宮腺肌病,組間比較差異亦顯著(P<0.05)。綜上所述,通過采用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病灶及周邊血流阻力指數等比較,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超聲診斷臨床符合率高,具有臨床使用價值。
[1]王海濤.經陰道超聲探討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的鑒別診斷[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 (5):103-104.
[2]李子亮.彩色超聲在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病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0): 135-136.
[3]陳亞蓮.超聲檢查在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對比[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2):307-308.
[4]劉會.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0,8(4):112-113.
[5]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修訂版)[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0: 351-352.
[6]林惠洪,童小青.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超聲診斷的對比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2,26 (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