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華 張 俊
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北武漢 430200
骨牽引和外固定治療高齡股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曹 華 張 俊
武漢市江夏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北武漢 430200
目的比較分析骨牽引和外固定療法在老年股骨骨折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骨科符合診斷標準的高齡患者,隨機分成兩組:骨牽引組患者采用非手術治療,外固定組采用組合式外固定,利用鋼針、固定夾子及固定連桿進行開放復位。利用在治療后的Harris評分,比較兩組高齡患者股骨骨折治療效果,評估骨牽引和外固定法在高齡股骨骨折治療中的效果。結果Harris評分統(tǒng)計,外固定組療效優(yōu)良率、有效率分別為82.26%, 92.83 %;骨牽引組療效優(yōu)良率、有效率分別為72.59%, 87.78 %,低于外固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外固定療法在股骨骨折治療中獲得滿意療效,對于合適高齡患者,可首選外固定療法。
高齡股骨骨折;骨牽引;外固定;Harris評分
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口中比較常見的骨折類型,由于髁部皮質薄、髓腔大、松質骨多,直接暴力等高能量損傷較易引起此類型骨折。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增加,高齡股骨骨折發(fā)病率也隨之增加[1]。筆者所在醫(yī)院采用骨牽引或外固定療法對比治療高齡股骨骨折,利用在治療后的Harris 評分,比較兩組高齡患者股骨骨折治療效果,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12月~2011年2月,來筆者所在醫(yī)院骨科治療,符合高齡股骨骨折診斷標準[1]的53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33例,女302例;年齡65~98歲,平均(73.23±8.03)歲;閉合性骨折450例,開放性骨折85例;受傷至就醫(yī)時間為3~96 d。排除了先天性及病理性骨折等所致的股骨骨折。
1.2 治療方法
將535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骨牽引組270例患者采用非手術治療,手法復位+骨牽引(無菌條件下固定牽引弓,患肢中立位,外展20~30°;根據(jù)復查結果調(diào)節(jié)牽引重量)[2]和功能鍛煉(股四頭肌),持續(xù)懸浮牽引,根據(jù)復查結果;外固定組265例患者采用組合式外固定,利用鋼針、固定夾子及固定連桿進行開放復位[2],并進行功能鍛煉。囑患者復查,隨訪并進行治療后Harris 評分,根據(jù)以下治療效果的標準來評定[3]。
1.3 療效觀察及評定標準
參考Wang YS等[3]研究中的Harris 評分和優(yōu)、良、可、差等級來評定。Harris 評分主要內(nèi)容包括滿分100分,其中疼痛44分,功能51分,關節(jié)活動范圍5分。差:得分70分以下;可:70~79分;良:80~89分;優(yōu):90~100分。比較兩組患者療效優(yōu)良率、有效率: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shù)×100%;有效率=(優(yōu)+良+可)/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單因素資料類型分析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符合高齡股骨骨折診斷標準,兩組男女比例大約為1︰1.2~1.4;年齡65~98歲;兩組中患者骨折類型、病程分布均衡,年齡、性別、病程、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療效比較
Harris評分統(tǒng)計,外固定組經(jīng)過治療,其療效優(yōu)良率、有效率分別為82.26%,92.83 %骨牽引組療效優(yōu)良率、有效率分別為72.59%,87.78 %,低于外固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3組患者復發(fā)情況比較[n(%)]
股骨骨折在臨床工作中常見,多為高能量損傷所致。在骨折治療中,其復位、固定、功能鍛煉這3項基本原則十分重要。股骨骨折無論應用哪種方法治療,都必須強調(diào)早期股四頭肌的舒縮鍛煉,一般術后第2天開始,并逐日增加練習次數(shù)和強度,有利于膝關節(jié)功能的早日恢復。
大多數(shù)骨折可用非手術治療獲得良好的效果。部分高齡股骨骨折患者,存在嚴重術前并發(fā)癥或伴隨疾病,必須進行保守治療,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其中骨牽引術是應用較廣的保守療法,即利用持續(xù)的對抗牽引力和牽引力的作用,使骨折整復并維持復位。有效的牽引,正確的鍛煉,可對骨折端產(chǎn)生物理性刺激,從而有效促進加快骨折恢復、骨痂生長。組合式外固定療法操作簡便、住院時間短、手術創(chuàng)傷小、軟組織損傷小、術中出血少、手術時間短、對股骨頸損傷小。這些優(yōu)點適于身體狀態(tài)差,不能耐受大手術的高齡患者。
本資料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外固定組療效優(yōu)良率、有效率分別為82.26%, 92.83 %,說明髖關節(jié)功能在外固定治療可以得到良好的恢復,使大多高齡患者恢復自理能力。
綜上所述,組合外固定療法在高齡股骨骨折中較骨牽引法治療的效果好,且符合微創(chuàng)手術原則。股骨骨折運用組合式外固定療法,可以早期恢復活動,減少臥床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量。因此,對于身體狀態(tài)較差、對手術耐受力較差的高齡患者,可首選外固定療法[4-5]。
[1]孫貴耀,徐林,張雪華,等.組合式外固定架和解剖鋼板固定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骨傷,2011,24(5):374-377.
[2]郭王芳,林文.老年性股骨骨折的骨牽引治療效果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9):79-80.
[3]WANG YS.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Zhonghua Gu Ke Za Zhi,2010,30(1):10-14.
[4]王勇,楊益宇,于志華,等.股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對比研究 [J].中國骨傷,2011,24(5):370-37.
[5]匡光志,吳焯鵬,馮華杰.有限內(nèi)固定結合外固定架治療合并感染股骨骨折 [J].實用骨科雜志,2011,17(5):470-471.
R683.42
B
2095-0616(2012)11-187-02
201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