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宏
2012年盛夏。北京。
蟬鳴瘋狂,燥熱難耐,要是能來場及時雨消暑,該多好呀。7月21日上午,雨絲如愿飄下,及至中午,雨勢增大,彌漫全城。入夜,大雨阻滯下班的人群,災情以驚慌的形式,在人們口耳目中相傳。
家住北京市房山區(qū)韓村河鎮(zhèn)東南張村的劉淑英,對這場本不平常的大雨,有了異乎尋常的記憶……
劉淑英在岳琉路街邊開了一家名叫“小廚娘”的餐館,誠信經(jīng)營,熱情服務,生意一直還不錯。但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生意冷清了下來。劉淑英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料想不會再有顧客光臨,便關門打烊。
劉淑英正要休息,一個電話打破了夜的寧靜。
電話是村里崔老師打來的,說店門前往西被大水淹了,汽車肯定走不過去,不知會不會有汽車往里面鉆……放下電話,劉淑英撐傘出來查看,沒走多遠發(fā)現(xiàn)昔日的路面淹在茫茫的大水里,沒走幾步就沒過膝蓋(事后才知,最深處有3米多呢)。大水中斷了電力,路燈瞎了,交通信號燈也罷工了,雨夜路滑,十分危險。汽車要是這樣開過去,后果不堪設想。
也沒往深處想,劉淑英只是覺得,這么一個漆黑的雨夜,不能讓司機把車往大水里開。于是,叫上孫子和女婿去前邊放哨,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她不顧危險,帶著女兒和其他幾名店員,站到了馬路中間,攔截汽車。
一輛車開過來了,劉淑英帶頭高喊:“前面危險,車子不能過去!”其他幾個人跟著大喊,雙手不停地在空中比劃,示意司機停車。劉淑英怕過往司機看不見,特意舉起一把紅傘在雨中揮舞。她們的傘和手,成了雨夜中的信號燈,亮紅阻行。司機見她們一臉焦急,不像使壞,便靠邊停了下來,停穩(wěn)后,知道前方大水封路,不寒而栗,忙不迭地感謝劉淑英她們。
成功攔截下第一輛車后,劉淑英心里有些底了,堅定了攔車的信心,兩個小時下來,共截停三四十輛汽車。遺憾的是,一輛白色小轎車,沒聽從她們的勸告,硬闖了過去,結(jié)果再也沒有出來……事后,劉淑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這輛車深感惋惜,淚珠奪眶而出。
汽車被攔停后,劉淑英安排司乘人員到自己的“小廚娘”里休息。冷雨將他們澆透了,這個夏夜,個個冷得渾身發(fā)顫。劉淑英盡自己所能,把店里的衣服、被單拿出來,給客人披上。不夠用,把桌布、圍裙也派上了用場,能披的都給他們披上。
不多時,原本關門的餐館,大廳、包間全坐滿了躲雨的人。雨還在下,絲毫沒有變小。劉淑英怕他們著涼,便想到給他們做點兒熱食御寒。女兒點火,煮了一大鍋米飯、面條和蛋湯,端給大家吃。躲雨的人們吃了一頓熱乎乎的飯,心里暖融融的。有人要埋單,劉淑英堅決拒收。她對大家說:“大難當頭,一碗水能救活一個人,一碗飯也能救活一個人。大伙吃吧。 錢什么時候都能掙,但發(fā)災難財,是昧了良心呢?!?/p>
過了零點,雨慢慢變小,躲雨的人開始陸續(xù)離店,凌晨3時50分,最后一位避雨者離開。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她自語道:“只要大家都好好的,就什么都好!” 這一夜,劉淑英滿身疲累,卻是那么開心、安然。
大雨照見世道人心。這個雨夜,一把普通的雨傘,一雙普通的手,在路燈失明的雨路上,綻放成愛的花瓣,一朵一朵,攔停迷途中的車輛,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個冷雨夜,手和傘匯成人世獨有的愛的信號燈,散發(fā)出迷人的人性之光。
午夜人性美,溫暖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