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軍
摘要:路橋施工中項目成本的計算與預算定額和結算都有直接的關系,在計算中可以利用作業(yè)計算的模式對施工的成本進行量化,即將所有與施工有關的施工行為都轉化為作業(yè)流程,并對其支出成本進行計算,然后將多種作業(yè)成本組合起來構成項目成本,隨后在成本控制中利用成本為依據,對施工流程進行全面控制,這樣就達到了路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目的。
關鍵詞:路橋工程;成本計算;成本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F045.33 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12-0020-02
1 路橋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原則與計算
1.1 成本控制的原則
路橋施工中對成本的控制應建立在兩個層面上,一個是對成本的控制需要在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實現(xiàn)過程控制,一個則是需要準確對成本進行計算與預測。從原則角度看,首先應提高工作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保證全員的參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是項目成功與否的重要經濟指標,只有降低路橋工程的施工成本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這也是項目管理的核心思路之一。其次,應對成本進行分析,對其全過程進行分析與控制是保證成本控制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前提,在路橋項目施工中應利用成本預測、成本編制、實際核算等措施,根據統(tǒng)計核算、業(yè)務核算、會計核算等基本材料,對項目的過程和影響成本的因素進行分析,項目成本是超標還是節(jié)約。因此,路橋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各個部門對各種與施工成本相關的資料控制其準確性,這樣才能保證成本的分析是準確的,有依據的。最后,在施工中應理順各種控制要點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工期與質量管理。特別是工期因素,因為工程期限與成本控制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關聯(lián),成本控制必須尋求成本與工期的最佳結合點,將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點。在特殊施工條件下,應反復衡量為了保證工期而采用的增加成本的措施,或者因為延期而導致的損失,使其最為合理,且成本最低。
1.2成本計算
在施工成本管理中,成本的計算是重要的控制依據。下面就以作業(yè)成本計算的模型與方法進行分析。作業(yè)成本計算是將作業(yè)過程融入到成本計算中,利用具體的作業(yè)成本指導整個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即對作業(yè)進行動態(tài)的跟蹤與控制,綜合考慮工程的實際和施工計劃對工程成本的影響,根據持續(xù)作業(yè)的時間與資源單位時間消耗的費用來確定工程的施工成本。
在項目分析中需要對可用于啟動與完成項目的準備選擇的成本方案,權衡其備選方案的風險,如比較自制成本與購置成本、購買成本與租用成本以及多種資源配置方案,即先行對項目的資源成本進行優(yōu)化,同時對作業(yè)成本進行分析,如作業(yè)內容、工作計劃、施工流程分析、改進可行性分析等。作業(yè)成本計算包括了需要資源數量、作業(yè)持續(xù)時間等,從而通過計算獲得作業(yè)成本。匯總各個作業(yè)成本就可以得到項目施工所需要的直接費用,加上間接費用分攤,就可以獲得項目施工的成本費用。具體包括以下步驟:建立成本控制中心;對作業(yè)系統(tǒng)分析確定施工工藝和資源種類;估算作業(yè)生產率,確定資源配置方式;確定作業(yè)持續(xù)時間、進度等;計算作業(yè)成本,匯總項目成本。
具體看作業(yè)成本的計算,可以利用相應的公式進行:
式中:
C——成本;
i—一種資源;
N——作業(yè)資源數量;
c1——某種資源單位時間的費用,該費用采用的是施工項目當地的資源價格;
t1——工作耗費的時間;
c2——資源可以獲得時間單位時間費用,主要是資源工作與不工作都會產生費用,并進行分攤,如折舊費、維修費、保險費等;
t2——資源作業(yè)持續(xù)的時間,包括資源閑置與工作的持續(xù)時間。
在得到各種資源作業(yè)的成本后,通常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匯總計算,將作業(yè)費用累加起來,成為整個項目的直接成本。然后將管理費用、稅費、規(guī)費等間接費用與之匯總就獲得了總體成本。此時管理費用僅僅是間接管理費,是施工企業(yè)對不同項目管理所產生的費用,可以按照一定的費率進行分配。施工管理作業(yè)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其費用已經包括在各種作業(yè)成本中。凡是發(fā)生施工現(xiàn)場的間接費,用都可以按照作業(yè)來劃分,避免間接成本分攤對成本信息造成的負面影響。如施工檢驗作業(yè),對工程不同部位的檢測方式不同,產生的費用也就不同,檢驗項目就不能以分攤費率的形式分攤到工程項目中。
2 路橋施工工程中成本控制的具體措施
2.1建立責任制度為成本控制提供規(guī)范
在路橋施工項目進行成本控制應建立相應的責任制度,即將成本管理模式與體制,應遵循的是民主且集中的原則與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原則。施工項目的管理核心是項目部為核心的獨立管理模式,施工成本管理的體制建立應圍繞組織架構開展,即按照項目部的管理組織結構制定相應的成本管理責任,規(guī)范每個崗位需要承擔的成本管理責任。同時應明確項目部的所有成員和作業(yè)隊都是成本管理的責任人,這樣才能讓成本控制實現(xiàn)全面而深入的控制。
2.2施工全過程控制
對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很大程度上需要作業(yè)層的配合,即增加基層的管理力度,同時因為作業(yè)成本計算是成本控制的基礎,所以更應提高基層施工作業(yè)的成本控制力度。結合施工人員的情況,成本控制應以定額為標準,以施工作業(yè)項目為核算單元,推行內部的定額管理模式,即按照班組或者作業(yè)對確定定額工日等制度,對過程中的每一個工序都嚴格控制,保證按照責任制度將成本、工時與技術人員的收入掛鉤,調動人員積極性。通過有效的全過程控制與合理的獎懲制度,提高整個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效率。
2.3質量與進度并重的控制
質量與工期是保證施工項目滿足需求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會對成本產生影響,規(guī)范施工降低報廢或者返工的情況出現(xiàn)本身就是對成本的節(jié)約。同時,施工中工期短則成本低,但是工期并不是越短就越好,而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如果工期過短就意味著投入增加,反而會增加成本。工期成本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保證工期而采用的附加措施,耗費了多余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工期如果延誤則面臨合同索賠。這種情況往往是因施工環(huán)境或者自然因素導致的工期延誤,也可能是內部管理所導致的。所以不能盲目的為了工期而打破既定管理方案,而應均衡安排進度,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優(yōu)化資源優(yōu)勢,利用管理措施來提高效率,自然就會減少工期,保證成本降低。
2.4區(qū)別對待控制成本
首先,從材料與機械成本上降低費用,施工中材料與機械費用是可以通過合理的管理與配置而降低的。因為材料與機械設備的成本支出是路橋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材料是施工中的消耗品,且單品的價值較低,周轉率高,因此在施工中其使用的數量往往不易控制,材料管理如果不夠全面且合理,就會導致材料的浪費,一旦失控就會導致材料形成緩慢流失,最終大量的浪費也會導致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工程機械在施工中也是一種資源儲備,機械數量的合理選擇往往可以降低施工的成本,而合理的支配與管理、維護是降低機械成本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對材料的采購、質量、運輸、驗收、領用等過程進行全面控制,尤其是對質量與數量的控制,更是保證材料合理利用的要點。在供應商的選擇上,應保證最近、最優(yōu)、最合理的原則,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原料的領用定額,控制無謂損耗,并獎勵節(jié)約創(chuàng)新的行為。
2.5控制人工費用
對人工成本的控制,就是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盡量節(jié)約支出。按照預算定額和取費標準為控制參考,引入勞務市場化的機制,對勞務工人實行準入制度,同時保證用工制度的合理,將柔性機制引入到施工用工中,工效與用工相配合,保證施工中人人都有事做,并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的數量,適當安排人員散工和輔助工種的人數。
結束語
參考文獻:
[1] 陳琳.現(xiàn)代施工項目組織管理與項目成本控制[J]. 福建建材. 2009(02)
[2] 王利芳,賈連生.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J]. 山西建筑. 2010(03)
[3] 施展.施工項目管理與成本控制[J]. 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 2010(03)
[4] 張茂生.優(yōu)化施工項目管理 加強項目成本控制[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 2006(02)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