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吉克煤礦首采區(qū)上行開采可行性分析

    2012-10-16 03:56:36李恩全付永潔張思華
    關鍵詞:導水采區(qū)裂隙

    李恩全,付永潔,孟 輝,張思華

    (1.淄博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質測量處,山東淄博2551202;2.淄博礦業(yè)集團岱莊煤礦,山東濟寧272051)

    煤層開采后,一般會導致其上一定范圍的覆巖發(fā)生運動破壞,形成垮落帶、導水裂隙帶和整體彎曲下沉帶[1-3]。通常煤層群開采情況下,為保證后續(xù)煤層的穩(wěn)定性,多采用先采上煤層后采下煤層的下行式開采方式。由于地質和開采條件的不同,在高瓦斯礦井煤層群開采過程中,選擇相對較薄的煤層首先開采,將高瓦斯煤層的瓦斯卸壓,降低突出危險,再開采上部相對較厚、瓦斯含量較大的煤層,實現(xiàn)煤層的安全回采技術,稱為解放層開采。實行上行開采,煤層間距及其破壞程度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文獻[3-7] 針對不同的上行開采條件下覆巖運動規(guī)律及其可行性進行了研究。

    曲靖地區(qū)煤炭資源相對貧乏,且地表多山地,開采經(jīng)驗不足,其特定地質條件下的覆巖運動規(guī)律尚未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借助上行開采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云南地區(qū)采動覆巖運動規(guī)律,尤其是上行開采時的覆巖破壞情況。

    1 吉克煤礦首采區(qū)基本概況

    吉克煤礦位于云南富源縣墨紅鎮(zhèn),地表為起伏的山地地形。礦井首采區(qū)可采煤層共5層(M7、M9、M11、M15、M16),總厚度14.41 m,其中 M7 為局部可采的薄煤層,其它煤層為中厚煤層,且全區(qū)可采。根據(jù)勘探資料初步判定M9為煤與瓦斯突出煤層,其它煤層不是突出煤層。首采區(qū)M9煤層平均埋深290.1 m,M11煤層平均埋深309.69 m,煤層間距平均為19.59 m,煤層傾角一般5°-10°。表1為首采區(qū)主要可采煤層特征表。

    表1 首采區(qū)可采煤層特征Tab.1 The coal sea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mining area

    2 上行開采條件

    吉克煤礦M7、M11煤層分別位于有瓦斯突出危險的M9煤層上方25.11 m處和下方19.59 m處,均可以作為M9煤層的解放層開采,但是M7煤層厚度相對較小,大部分厚度都在0.7 m以下,且灰分較高,達到26.68%,開采M7煤層在經(jīng)濟上也不合理。若作為M9煤層的解放層開采,采動底板卸壓效果可能并不理想;而M11煤層賦存相對穩(wěn)定,煤厚相對較大,且不屬突出煤層,因此可作為解放層開采。表2列出了在急傾斜和緩斜煤層條件下,抽放和不抽放兩種方式下,上下保護層開采與被保護層的極限間距。

    表2 經(jīng)驗條件解放層開采間距Tab.2 The exploitation of space in liberated seam under the experience conditions

    吉克煤礦開采下解放層,煤層屬緩傾斜煤層,其解放層的有效層間垂距在抽放時為100 m,不抽放時為80 m。M11煤層到 M9煤層的垂距在15.99-22.1 m 之間,小于 80 m。由此可見,在M11煤層開采后,M9煤層已完全處于有效保護范圍。

    根據(jù)經(jīng)驗數(shù)據(jù)判別,吉克煤礦首采區(qū)M11煤層和M9煤層具備上行開采的基本條件。

    3 上行開采可行性分析

    3.1 比值法

    確定煤層間距是否滿足上行開采條件是首要任務。當上煤層采掘活動應在下煤層采后4-6個月進行。用比值法進行判別[2],即:

    煤層間距離和下煤層采高比值k>7.5時,一般可以不影響上煤層開采。

    根據(jù)吉克煤礦設計采區(qū)的基本條件,M11煤層采厚平均1.69 m,煤層間距平均19.59 m,計算得 k=11.6 >7.5,可以采用上行開采。

    3.2 “三帶”判別法

    “三帶”判別法認為上下煤層間距小于或等于下煤層開采的垮落帶高度,上煤層結構受到破壞,無法進行上行開采;當煤層間距小于或等于導水裂隙帶高度的時候,上煤層發(fā)生中等程度破壞,采取一定措施之后可以采用上行開采;煤層間距大于下煤層開采導水裂隙帶高度時,上煤層僅發(fā)生整體的移動,不用采取措施即可進行上行開采。對開采單一煤層時,按中硬巖層考慮,垮落帶高度和導水裂隙帶高度按經(jīng)驗公式確定[8]。

    式中Mm-垮落帶高度,m;ML-導水裂隙帶高度,m;M -下煤層采高,m。計算得 Hm=4.1-8.47 m,HL=21.2 -32.4 m。

    由于M11和M9煤層之間巖性多為砂質泥巖,因此取值應偏向下限。由理論計算結果可知,煤層間距遠大于垮落帶高度,導水裂隙帶高度略大于煤層間距,上煤層發(fā)生中等甚至微弱程度破壞,下煤層采動穩(wěn)定較長時間或針對上煤層采取一定措施之后可以采用上行開采,回采M9煤層。

    3.3 附加值法

    受單個煤層上行開采采動影響,保證上層煤正常開采的最小層間距離可按以下式計算

    式中H-最小層間距離,m;M-下層煤采厚,m;△m-安全系數(shù)(或附加值),一般取△m小于1.0 m,或不考慮。

    根據(jù)式(1),取最大△m為1 m,計算出M11煤層最大厚度1.96 m和最小厚度1.3 m時,最小層間距離H值均大于計算結果9.5 m和7.1 m。由以上計算分析,M11煤層可以作為下保護層開采。

    以上計算均基于長壁冒落法開采進行的,而實際開采過程中,如果M11采用條帶開采方案,垮落帶和導水裂隙帶的高度將更低。所以,根據(jù)吉克煤礦M11煤層的賦存條件,完全可以采用上行開采方案。

    4 數(shù)值模擬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上行條帶開采可行性,根據(jù)實際條件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研究。數(shù)值模型采用UDEC3.0軟件建立。該軟件提供了適合巖土的7種材料本構模型和5種節(jié)理本構模型,能夠較好地適應不同巖性和不同開挖狀態(tài)條件下的巖層運動需要,是目前模擬巖層破斷后移動過程較為理想的數(shù)值模擬軟件。UDEC能夠分析研究直接和不連續(xù)特征相關的潛在的巖體破壞方式及煤層開挖后頂板垮落、離層的過程,可以較準確地分析條帶開采后覆巖的移動和地表的沉陷。

    4.1 模型建立

    表3 數(shù)值模型中巖性力學參數(shù)Tab.3 Numerical model of rock mechanics parameters

    模型中巖性分布情況根據(jù)吉克煤礦首采101采區(qū)ZK2203鉆孔柱狀進行劃分,模型總長度為500 m,總高度為300 m。模型中各巖層巖性物理力學參數(shù)如表3所示。實際數(shù)值模型見圖1。

    4.2 模擬結果分析

    通過在M9煤層頂板布置的測線,監(jiān)測M11煤層開采對M9煤層的卸壓效果。工作面開采至40 m時,垮落帶發(fā)育到最大高度并保持穩(wěn)定,此時導水裂隙帶發(fā)育高度約為10 m,M9煤層中部測線應力變化穩(wěn)定,因此可以判斷,此時還沒有達到預期的卸壓效果。

    工作面繼續(xù)向前開采至120 m時,導水裂隙帶發(fā)育至M9煤層,兩層煤之間基巖出現(xiàn)大量裂隙空間。圖2為開采120 m時M9煤層中垂直應力分布情況。M9煤層中的垂直應力均明顯低于原巖應力值,說明在開采M11煤層之后,完全可以達到對M9煤層的卸壓效果。

    當工作面開采至120 m時,導水裂隙帶發(fā)育至最大高度達26 m,說明M9煤層已經(jīng)處于導水裂隙帶之內(nèi),但由于裂縫并非充分發(fā)育,因此在進行長期穩(wěn)定或簡單修護之后,仍然可以進行后期巷道系統(tǒng)的布置。

    數(shù)值模擬結果與理論計算結果基本一致,即M11煤層開采之后,導水裂隙帶頂部發(fā)育至M9煤層,起到對M9煤層的卸壓作用。M9煤層受采動影響長期穩(wěn)定之后,仍具有開采的可行性。

    5 結論

    采取比值法、“三帶”判別法以及數(shù)值模擬計算等方法,M11煤層開采后,垮落帶高度為8-9 m,導水裂隙帶高度為21.2-32.4 m,導水裂隙帶頂部可以發(fā)育到M9煤層,實現(xiàn)預期的卸壓效果,M9煤層經(jīng)過長期穩(wěn)定或簡單修護后,可以繼續(xù)開采。

    [1] 錢鳴高,石平五,許家林.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M] .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2] 杜計平,孟憲銳.采礦學[M] .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

    [3] 汪理全,李中頏.煤層(群)上行開采技術[M] .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5.

    [4] 程新明.復雜地質條件下上行開采的研究與實踐[J] .煤炭科學技術,2004,32(1):44-46.

    [5] 張仲春,余耀鋒,楊洪濱.上行開采近距離煤層群的探討與應用[J] .煤,2007,16(9):61 -64.

    [6] 張恩強,李軍,惠雙林,等.趙家梁煤礦上行開采可行性研究[J]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0,30(1):39-43.

    [7] 肖同強,樊克恭.上行開采上覆巖層運動規(guī)律及可行性研究[J] .煤,2007,16(7):7 -10.

    [8] 國家煤炭工業(yè)局.建筑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guī)程[M] .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導水采區(qū)裂隙
    稠油熱采區(qū)塊冷采降粘技術應用
    裂隙腦室綜合征的診斷治療新進展
    裂隙燈檢查的個性化應用(下)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礦采區(qū)接續(xù)方案優(yōu)選
    中國煤炭(2016年9期)2016-06-15 20:29:54
    《老炮兒》:在時代裂隙中揚棄焦慮
    電影新作(2016年1期)2016-02-27 09:16:48
    改性滌綸針織物導水透濕性能研究
    導水陷落柱預注漿治理
    露天礦首采區(qū)以及拉溝位置選擇的評價
    金屬礦山(2014年7期)2014-03-20 14:19:51
    煤礦采區(qū)上、下車場氣動推車系統(tǒng)
    非完全充填裂隙的應力應變特性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09:42
    湟源县| 甘孜| 牟定县| 开化县| 竹山县| 大石桥市| 怀宁县| 抚宁县| 师宗县| 望江县| 丹东市| 龙州县| 富锦市| 曲靖市| 宾阳县| 香河县| 济阳县| 错那县| 南昌市| 高雄市| 兰溪市| 师宗县| 永新县| 清镇市| 宣化县| 六安市| 商洛市| 永吉县| 平舆县| 赫章县| 台东县| 天镇县| 定远县| 河源市| 八宿县| 措勤县| 军事| 唐海县| 财经| 错那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