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東元,劉 斌,張 波,王學梅
(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廣東廣州510640)
“電力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成為許多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必修課[1]。有些高校開發(fā)了供本科生課程設計使用的實驗平臺[2,3],但不可能全面開展基于實驗平臺的“電力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因此,制定合理的課程設計內容,是提高課程設計質量和實現(xiàn)課程設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我院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目前已經形成了基于PSIM仿真教學平臺的“電力電子技術”綜合性課程設計教學模式,并制定了一系列課程設計任務,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所提出的“電力電子技術”綜合性課程設計任務主要是設計一個完整的電力電子變換器,其內容包括主電路的參數(shù)設計和控制電路的設計并要求對所設計的電路進行仿真驗證。PSIM是一種專門用于電力電子以及電機控制領域的專業(yè)化仿真軟件,其優(yōu)點是界面直觀、操作簡單易學,非常適用于本科課程設計[4]。
本例設計的電力電子變換器,給定參數(shù)為輸入電壓Vg=48V,輸出電壓Vo=12V,負載R=5Ω。要求:①確定主電路的拓撲形式,以及各器件參數(shù)的大小;②設計控制電路,保證輸入電壓或負載變化±20%時,為輸出電壓保持不變,且紋波控制在2%以內。
本例根據(jù)題目要求設計一個電壓反饋型Buck變換器。該設計工作可分解為如下三步:①根據(jù)Buck變換器的工作原理,求出主電路中各參數(shù)的大小;②根據(jù)電壓負反饋控制的基本原則,確定補償網絡傳遞函數(shù)的形式和參數(shù)大小,并用波特圖驗證所設計的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是否穩(wěn)定;③利用PSIM仿真軟件,對所設計的電路進行仿真驗證。
采用電壓負反饋控制的Buck變換器原理圖如圖1所示。Vg為直流輸入電壓,Vo為直流輸出電壓。主電路由開關管Q1、二極管D1、電感L、電容C和負載R構成。電阻Rx和Ry構成一個分壓環(huán)節(jié)采樣輸出電壓。采樣電壓V1與參考電壓Vref進行比較,其差值經補償網絡放大后得到輸出電壓vc(t)。該vc(t)作為脈沖調制PWM環(huán)節(jié)的輸入信號,與三角波進行比較,產生脈沖序列δ(t)。該動脈沖序列δ(t)經驅動器放大后作為功率開關器件MOSFET的柵極驅動信號[5]??刂齐娐犯鶕?jù)輸出電壓的變化來調節(jié)占空比,從而實現(xiàn)輸出電壓穩(wěn)定的目的。
圖1 電壓控制型Buck變換器的原理圖
為分析計算方便,特作如下假設:電路中的所有元器件均為理想元件,即不考慮寄生元件和開關損耗等。當Buck變換器工作在電流連續(xù)狀態(tài)時,占空比D、保證電感電流連續(xù)的電感L、保證電壓紋波的電容C的計算公式如下:[6]
式中,ΔV為輸出電壓的紋波,fs為開關頻率,這里設fs=50kHz。
由題設可得,Dmin=12/[48(1+20%)] =0.208,Rmax=5(1+20%)=6Ω,ΔV=2%×12=0.24V。由式(2)和式(3)可以得到,Lmin=47.5μH,Cmin=41.7μF。實際取值時需考慮一定裕量,最終選取L=50μH,C=47μF。
根據(jù)系統(tǒng)的閉環(huán)傳遞函數(shù),可以判斷該系統(tǒng)是否穩(wěn)定。一般情況下,只要設計適當?shù)难a償網絡,使系統(tǒng)閉環(huán)回路增益的相位裕量為45度以上,并以-20dB/dec的斜率穿過剪切頻率,就可以保證系統(tǒng)穩(wěn)定工作[7]。
補償網絡的類型由系統(tǒng)的傳遞函數(shù)和補償要求來決定,采用電壓負反饋控制Buck變換器的閉環(huán)傳遞函數(shù)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Buck變換器閉環(huán)系統(tǒng)傳遞函數(shù)框圖
電路參數(shù)包括占空比至輸出電壓的傳遞函數(shù)Gvd(s),PWM脈寬調制器的傳遞函數(shù)Gpwm(s),電壓采樣環(huán)節(jié)的傳遞函數(shù)H(s)和補償網絡的傳遞函數(shù)Gc(s)。各個傳遞函數(shù)的表達式如下。
設PWM調制器鋸齒波幅度為Vm=12V,參考電壓Vref=5V,兩個分壓電阻為Rx=1.4kΩ和Ry=1kΩ。
補償前回路增益函數(shù)為
由式(7)可見:
(1)Go(s)的低頻段直流增益偏低,為了提高直流增益,可以在補償網絡中引入一個積分環(huán)節(jié);
(2)Go(s)含有一對雙重極點,它們會引起的相位滯后。因此補償網絡應該含有兩個零點,用來抵消雙重極點的影響。
(3)為了使補償后系統(tǒng)的高頻增益迅速衰減,要求補償網絡除含有一個零極點外,至少還要含有一個非零極點。
綜上分析,補償網絡需包含兩個零點,一個零極點和一個非零極點,電路圖如圖3所示,對應的傳遞函數(shù)為
圖3 補償網絡的電路圖
補償網絡的零極點配置原則如下:
(1)根據(jù)采樣定理,為了保證系統(tǒng)穩(wěn)定,補償后截止頻率fg必須小于開關頻率fs的一半。實際上為了更好地消除開關頻率上的紋波,通常將fg取為開關頻率的1/4~1/5,本文設截止頻率fg=10kHz。
(2)為補償雙重極點引起的相位滯后,補償網絡的兩個零點頻率設為主極點頻率的一半到主極點頻率之間,本文取fz1=1/C1)=3000Hz,和fz2=1/C2)=3000Hz。
(3)為了降低高頻增益,更好地抑制高頻噪聲,一般將補償網絡的極點頻率取為開關頻率的1~3倍,本文設補償網絡的極點頻率為開關頻率,即為fp2=1/C1)=50kHz
(4)在截止頻率fg處,要求補償后系統(tǒng)在此頻率處的增益為0dB,即|Gc(s)Go(s)|s=j2πfg=1,也就有R1C2=3.79×10-5(F·Ω)。
至此,得到求解C1、C2、R1、R2和R3的四個方程。為了確定上述五個參數(shù),先給R1賦值。本文取R1=5.1kΩ。
根據(jù)式(10)~(13)并結合實際情況,最終選取C1=10nF,C2=6.8nF,R1=5.1kΩ,R2=7.5kΩ,R3=300Ω。所得到補償網絡的傳遞函數(shù)為
圖4繪出了補償前后系統(tǒng)及補償網絡的波特圖。由圖可見,補償后系統(tǒng)的低頻增益提高,中頻帶寬變寬,高頻增益迅速衰減;并且以-20dB/dec的斜率穿越剪切頻率,與設計期望一致;同時相位裕量為49度左右,達到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要求。
按照上述的計算結果,所設計的電壓反饋型Buck變換器的仿真電路圖如圖5所示,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梢?,當輸入電壓Vg或負載電流IR突變±20%時,輸出電壓Vo都能迅速穩(wěn)定到12V;在調節(jié)過程中,輸出電壓的超調量在6%以內,響應時間不足0.5ms;輸出電壓的紋波小于0.2V,即不足2%。仿真結果說明,本文設計的補償網絡符合要求,使系統(tǒng)具有很好的動態(tài)響應和穩(wěn)態(tài)性能。
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仿真教學平臺開展“電力電子技術”綜合性課程設計的教學模式,具體以一個電壓控制型Buck變換器為例,詳細地介紹了課程設計的具體內容及實施步驟。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按上述模式開展的“電力電子技術”綜合性課程設計,能夠很好地將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模擬電子技術及Matlab仿真等各方面的知識結合在一起,不僅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的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開展綜合性課程設計的目的。
[1] 謝少軍,周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綜合性課程設計的設置[J] .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報,2003,25(6):13-14
[2] 肖嵐,逆變器綜合課程設計教學平臺的開發(fā)[J] .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5,27(1):73-75
[3] 李久勝,王明彥,孫鐵城,電力電子技術課程設計的探索與實[J] .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8,S1(30):81-84
[4] 丘東元,張波,基于仿真平臺的電力電子技術教學模式探討[J] .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4(20),73-77
[5] 童褔堯,馮培悌.功率MOSFET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J] .杭州:機電工程,1994(3):52-56
[6] 林飛,杜欣.電力電子應用技術的MATLAB仿真[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7] 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