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閆海強 李軍所 黎珍娟 李均梅 郭美珍
(1 河北省涉縣中醫(yī)院,河北 邯鄲 056400;2 河北省邯鄲市第一醫(yī)院,河北 邯鄲 056400;3 河北省涉縣醫(yī)院,河北 邯鄲 056400)
高脂血癥是由于體內(nèi)脂質(zhì)代謝紊亂,導致血脂水平異常增高的一種病癥,它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我們采用化痰活血益氣治療高脂血癥,收到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68例患者均為住院及門診病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齡最大者80歲,最小者45歲,平均年齡(52±6.23)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2年,平均(5.1±1.2)年。高血壓者26例,中風后遺癥18例,冠心病22例,單純高脂血癥者8例。
1.2 病例選擇
1.2.1 診斷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的標準[1],在正常情況下:2周內(nèi)2次進行血脂檢測,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即可診斷:即空腹膽固醇(TC)≥6.0mmol/L或三酰甘油(TG)男性≥1.54mmol/L,女性≥1.19mmol/L,或TC、TG二項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1.04mmol/L,女性≤1.17mmol/L。凡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標準者可列入觀察對象。
1.2.2 排除標準
①年齡18歲以下或80歲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②半年內(nèi)曾患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嚴重疾患影響本方案實施者;③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甲狀腺疾病、痛風及服過激素、避孕藥、吩噻嗪類、β-受體阻滯劑等繼發(fā)因素引起者;④正在使用影響脂類代謝藥物和其他降脂藥物者;⑤未按規(guī)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判斷者。
1.3 治療方法
方藥組成:川芎20g、黃芪20g、水蛭6g、茯苓15g、石菖蒲10g、僵蠶10g、膽南星12g、地龍15g、赤芍15g、桃仁15g、紅花15g。服用方法:服本藥前停服一切降脂藥物2周,并做心率、血壓、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的測定,每日1劑,每劑煎2次,2次藥液混勻,每日早晚各溫服1次。觀察此藥在降低患者血清TC、TG及提高HDL-C方面的療效。
1.4 療效觀察
1.4.1 觀測方法
治療觀察2個月評定療效。觀察治療前、后患者血清TC、TG、HDL-C及肝、腎功能。同時觀察藥物不良反應(yīng)。
1.4.2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制定:①顯效:TC下降≥20%,和或TG下降≥40%,和或HDL-C上升≥0.26mmol/L;②有效:TC下降10%~19%,和TG下降20%~39%,和或HDL-C上升0.104~0.26mmol/L;③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者。
2.1 顯效49例,占72.1%;有效16例,占23.5%;無效3例,占4.41%;無惡化者??傆行?5.6%。治療前后血清膽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變化比較見表1。治療后與治療前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值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表1 治療前后TC、TG、HDL2C 值比較( mmol/ L, ±S)
2.2 不良反應(yīng)
服藥期間治療組腹脹5例(占7.4%);對照組食欲不振4例(占5.9%),但兩組不良反應(yīng)均輕微,不影響療程,同時對肝、腎功能無影響。
高脂血癥屬中醫(yī)學“痰濕”、“血瘀”范疇。在血液流變學的范疇中,屬于高血黏綜合癥,與中醫(yī)學“由痰致瘀,痰瘀同病”的理論吻合。多發(fā)于中老年人,因中老年人臟腑之氣漸衰,精氣漸減,氣虛血瘀,血脈滯澀,血瘀生水,水聚生痰;而成氣虛血瘀,痰濁內(nèi)停,其病機多以氣虛為本、痰瘀內(nèi)阻為標[2]。“痰”、“瘀”為病理產(chǎn)物,又可作為致病因素而使血脂增高,日久就會演變成動脈硬化,導致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發(fā)生。近些年來,運用“痰”、“瘀”學說分析病因病機,確定治療原則,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依據(jù)。
根椐高脂血癥本虛標實的性質(zhì),采用補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以祛除血中痰濁瘀血,使血液暢通?;祷钛鏆鉁写ㄜ簽椤袣馑帯?,活血兼行氣,得桃仁、紅花、赤芍,化瘀散結(jié)之力尤勝,黃芪有“氣中血藥”之稱,與水蛭、桃仁、紅花、赤芍等活血藥配伍,以助破血清瘀之力,而無傷血耗氣之弊。石菖蒲芳香化濁,祛痰開竅,另外水蛭、僵蠶逐瘀破積,軟堅散結(jié),故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化痰降脂之功效。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川芎、桃仁、紅花皆能擴張血管,降低脂蛋白,減輕紅細胞瘀滯、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調(diào)整血漿中脂質(zhì)成分的含量。水蛭中的水蛭素是凝血酶的特效抑制劑,能與凝血酶結(jié)合使血小板解離,從而產(chǎn)生極強的抗凝、擴血管、降低血黏度、消除血栓的作用,同時還能明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3,4];地龍含蚓激酶,具有直接溶解血栓和降低纖維蛋白原含量,降低血黏度作用[5];石菖蒲、制膽星等化痰之品,能降低血液的黏滯度,制膽星還有抑制血栓形成和延長纖維蛋白形成時間.清除氧自山基的作用[6]?,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含谷固醇,有減少內(nèi)源性膽固醇生成的作用[7]。
總之,化痰活血益氣湯通過促進脂質(zhì)的代謝或抑制腸道對其吸收、擴張血管,減輕紅細胞瘀滯、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環(huán),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與防治高脂血癥所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第2輯[S].1995.
[2]楊惠民,盛彤.調(diào)脂通脈顆粒治療老年高脂血癥痰瘀證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原中國醫(yī)藥學報),2005,2(4):247.
[3]李鳳文,劉曉穎.水蛭及其復方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動脈內(nèi)皮素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1993,34(8):393.
[4]王筠然.中藥藥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93:79.
[5]孫怡,楊任民.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神經(jīng)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937.
[6]江亞群,余丹鳳.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腦梗塞64例[J].福建中醫(yī)藥,2005;36(1):9.
[7]劉聲洪.參芪降脂湯治療原發(fā)性高脂血癥36例總結(jié)[J].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3,9(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