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昭 君 思 旅

      2012-09-11 07:55:16羅婧奇編輯
      中國三峽 2012年12期
      關鍵詞:香溪和親王昭君

      文/羅婧奇 編輯/任 紅

      香溪河。 攝影/黎明

      香溪地

      關于王昭君的籍貫,《后漢書·南匈奴傳》說“南郡人”,文穎注《漢書》稱昭君為“南郡秭歸人”。宋代記載更為具體,《太平寰宇記》載:“興山縣,本漢秭歸縣地……香溪在邑界,即王昭君所游處。王昭君宅,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村連巫峽,是此地?!薄稓w州圖經(jīng)》提到昭君的鄉(xiāng)人因思念她,就在她的家鄉(xiāng)香溪立昭君廟紀念她。這里提到的秭歸和興山,現(xiàn)在是不同的兩個縣級行政區(qū)劃,但就其地域而言,山水毗連,且古代時曾并為一個行政區(qū)劃,所以暫且按今天的縣制認為王昭君是宜昌市興山縣人。

      也有別說。東漢蔡邕的《琴操》說昭君是“齊國王穰女也”,認為王昭君是齊人;《安陸縣志》“昭君村在荊門州”和《一統(tǒng)志》“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的兩種說法是根據(jù)杜甫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附會而來,認為王昭君是荊門人;更有認為其是蜀中之女的看法。但根據(jù)多數(shù)史料、史籍的記載——除前面提及的部分,還有宋《輿地廣記》、《元豐九域志》、清同治版《興山縣志》等,昭君是興山香溪溪畔的女兒是最為可信的說法。

      還記得小時候,外婆家就在老興山縣城,小城不大,景點很少,去得最多的玩耍之地就是昭君村。傳說昭君為解村子的河患之苦,曾帶領鄉(xiāng)親在村口修了一座石拱橋,橋體似一面琵琶,名曰“琵琶橋”。

      石拱橋本是傳說,從我記事起香溪河上便是一座吊橋跨立,連接了村子和外界,鋼鐵拉索已沒有了石質(zhì)材料的古樸,沾染了現(xiàn)代氣息,但踏上它時那種微微的晃動感,似乎應和著涓涓水流在念道那歷史的久遠。正因為這種滄桑之感,一切的認知也只能憑借留存的物事和自己的想象而來,真假之間似乎有了某種調(diào)和。

      陸游《入蜀記》載:“去江岸五里許,隔一溪,所謂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美,綠于品,色碧如黛?!边@彎彎的溪水,有過昭君的童年和少女時光,而清波幾許,從她浣衣、打水的素手中流過,正如她和家鄉(xiāng)的緣分漸漸滑走,她終將帶著一脈夷陵女兒的清香,踏上了出塞之路。

      水流為何叫“香溪”?有的說是因為昭君出生時,貧瘠的土地面貌翻新,剛種的糧食已可收獲,而村邊的那條溪流的水變的清澈、甘甜。也有說法稱,某天昭君在溪中沐浴,不慎將一顆珍珠遺落水中,從此溪水變得等清透明、香氣四溢?!秺y樓記》則載:“王昭君臨水而居,恒于溪中盥手,溪水盡香,今名香溪?!?/p>

      香溪中有美麗珍奇的桃花魚,指節(jié)大小、色澤透明,體若傘狀,游動時像傘那樣收張,每年三月時浮游于碧波上下,與岸上的桃花相映成趣,我也曾在溪中撈了一些放進玻璃小瓶中作觀賞之物。

      “桃花魚”名稱的由來也源自于昭君的傳說。昭君出塞前,漢元帝特許她回鄉(xiāng)省親,探親期滿、告別親友時,正是桃花三月天。感傷從此永別家鄉(xiāng)的昭君乘舟沿香溪而出,淚如雨下,淚珠落入溪中,與水面落花相合,化為桃花魚。

      憑記憶,過橋后是一方寬敞的平地,正對著的是十幾級臺階,隱約已可看到村內(nèi)那座漢白玉的昭君像。拾階而上,有一個土臺,臺上有個小拱門,上刻“梳妝臺”三字,據(jù)說是當年昭君梳妝之處。又有一樓為“望月樓”,是昭君讀書、彈琴和繡花的地方。昭君出生時恰逢皓月當空,她又生得臉似銀盤、膚類月光,其母稱是月中仙子入腹而妊娠,所以才稱“望月樓”。樓前有菱花狀的水井,是昭君小時與女伴擔水洗濯之地,名“楠木井”。

      以上這些都是真實遺跡,昭君正宅是依照古圖重建的,高墻大院、門樓巍峨,內(nèi)有昭君紡紗、父母接旨等蠟像,門外有仿制的農(nóng)具可供游人把玩。近看昭君玉像,微微側(cè)臉、神情淡然,體態(tài)豐腴、衣裙飄逸,是一派溫婉女子的形象。院內(nèi)還有一個蒙古包,表示昭君出塞的史實。

      清山綠水中長成的女子是怎樣承受住了北國肆虐的風沙,我們都不得而知了。只是印象中不屑賄賂畫師以希君寵,具有絕世才色而不被漢帝知遇,最后毅然自請出塞和親的女子,她的才情、她的見識、她的堅強,都化做看見院中那三十三棵青松時的感嘆——她找準了自己的立足點,可畢竟生命只走過了三十三年的歲月,時間都嫉妒她的精明,抑或是她的命途本就不幸。

      春韻昭君。 攝影/丁川華

      風沙路

      一個農(nóng)家小女走出山林踏入深宮,又憑借與不俗的見識走出深宮,去到大漠中找尋自己在歷史上的位置,意義超越了本該是“嬪妃”的地位,而有了民族大義的色彩,使后代之人再也不可能忽略掉“昭君”這個名字。

      昭君出塞是“請掖庭令求行”(《后漢書·南匈奴傳》),是她自動要求出行的。而之所以使她產(chǎn)生這樣的念頭,是因為“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后漢書·南匈奴傳》)。因是良家子而被迫入宮,入宮后卻長時間孤涼地呆在“掖庭”,眼見命途要像很多白頭宮女那樣,為著一個男人可以見自己一面而將青春和生命消磨在無盡的等待之中,昭君選擇了積極自救的一條路。

      正好有消息傳進宮,“四年春正月,以誅郅支單于,告祠郊廟,赦天下。群臣上壽置酒。以其圖書示后宮貴人”(《漢書·元帝紀》),漢匈民族關系是國家大事,后宮中人均有機會看到討郅支的“圖書”,所以昭君可以聽到要和親的消息,然后作出應詔的舉動??梢娬丫兄渌顚m女子所沒有的氣性高遠,知道在劣境中為自己打算的堅強自主的性格。

      在正史之中,昭君是這樣一個形象——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選入宮,為了個人的命運和漢匈兩族的團結(jié)友好,自愿充當漢族的“和親使者”。但此外還有一些說法加入了作者的主觀因素。譬如蔡邕在《琴操》一書中,偽作一首《怨曠思惟歌》,寫昭君哀嘆自己背井離鄉(xiāng)、孤獨的遠嫁異族。還有南北朝梁朝的吳均,在《西京雜記》中捏造了反面角色畫師毛延壽,他因昭君不肯賄賂他而把她畫得丑陋,使昭君不得君王召見,為昭君的出塞找了一個令人唏噓的原因。馬致遠的《漢宮秋》更寫元帝和昭君產(chǎn)生了愛情,而昭君又不得不出塞,所以倔強如她在行至黑河時投水自殺,對正史的改動可謂更大。

      野史不足為信,自古文人寫史為真正史家們所批判。但不可否定,這些野史中的昭君形象更為人性化,可以說是挖掘了正史宏觀敘述掩蓋下人們所不斷追尋的細節(jié)。昭君只是一個山村來的小女子,雖然不甘屈服于即將埋葬在深宮中的命運,但也沒有那么高的覺悟肯為民族大計犧牲自己在宮中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而去嫁給一個當時人認為的“蠻夷”,去忍受風沙等惡劣的環(huán)境,去遵循為漢倫理文化所不齒的原始胡俗。這些野史的文學創(chuàng)造,站在一個小家出身的女子的角度,剖析了她身不由己而離開故土、遠走塞外的悲愴心情,更豐滿了為何一代美人不得君王召幸的原因,或是將歷史的主角貼上愛情的標簽讓經(jīng)典更富有傳奇的色彩。

      昭君出塞。

      不論出塞的動機和原因是如正史中說有大義凜然的成分,還是如野史中說完全是處于對自身命途的不平凡的把握,昭君出塞都是做出了偉大犧牲的。她如花容貌、年輕身心卻委身于一個已經(jīng)在衰老的單于,并在他死后為著和親的大計要違背內(nèi)心漢家的倫理道德律從胡俗而下嫁給他的兒子,還在匈奴過著艱苦的本不適應的生活。所以,即使歷史上出塞和親的女子比比皆是,且大多都是位高身貴的宗室公主,她們的事跡卻多數(shù)隨著歷史的走過而消逝,只有良家子出身的普通宮女王昭君卻名留千古。

      琵琶情

      所謂“詩詞千首詠昭君”,古今作品中有對昭君的生動描繪和歌頌,有憐惜她遠嫁、為她悲感者,還有的嘆紅顏薄命、因國家之大命而犧牲了自己的小命,等等,為我們展現(xiàn)了多面的昭君形象。

      各種詩詞文賦中,嘆其悲涼的還是居多。如北周庾信的《明君詞》情重詞清,“片片紅顏落,雙雙淚眼生”“胡風入骨寒,夜月照心明”,同情昭君一路風霜之苦,還感其思鄉(xiāng)念國之情。李白的雜言古風《王昭君》:“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出塞的路途孤寂,只有明月相送,而月亮明日還照亮這里,出塞的人兒卻已經(jīng)行至遠方、不會再回,李白以明月比人,形象深刻、意境全出。杜甫《詠懷古跡》言“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直言“怨”“恨”。

      以上所舉這些都是哀憐昭君的遠嫁之作,感慨她孤身一人去至大漠、終不得歸。但也有詩反映昭君內(nèi)在精神和心態(tài),很有獨見。虞集詩曰:“天下為家百不憂,玉顏錦帳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離離永未休?!保ā额}昭君出塞圖》)此詩認為昭君之嫁不可悲,好過埋藏在深宮中,像其他女子那樣虛度年華。唱別調(diào)的還有王?!督庹丫埂?,其中一句曰“當時若不嫁胡虜,只是宮中一舞人”,認為昭君的留名正是在于出嫁匈奴,借出塞而出宮免于流俗,不應悲涼反而應該慶幸。而王安石的兩首《明妃曲》,“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一反過去普遍對畫師毛延壽開罵的態(tài)度,而批評了帝王的好色和自欺?!皾h恩自淺胡自深,人生貴在相知心”,則不再存有大民族的偏見。

      昭君墓景點之一“和親銅像”,為昭君和呼韓邪單于的騎馬銅像,下書蒙漢兩種文字的“和親”二字。 攝影/羅婧奇

      去年春日,有機會去呼和浩特,特意去了昭君墓。記憶中晃晃悠悠走過香溪河上鏈橋的感覺猶在,面對昭君墓周邊獨特的民族風情,充滿歷史大氣的出塞景象浮雕,以及豎立的功德碑文和山包上的獨墓、題詞“大德”,只覺恍如隔世。思旅只能是思旅,再如何回憶、感嘆,伊人是遠久的犧牲,擁有跟隨她的不能自我主宰的歸宿。只能立足于客觀的歷史,品味想象加工后的文學,再去她的生地、歸處走一遭,在腦中勾勒出一個生動的昭君形象。走進昭君墓的大門就能看到熟悉的漢白玉昭君雕像,原來這和昭君村的那尊雕像是雙生子,暗示兩地友好,也昭示了昭君一生的完滿。

      不知是不是因為昭君故鄉(xiāng)人,心中總有莫名的感慨,我走過她生與死的地方,也算是完成了某種敬禮。昭君墓的門票很有特色,是一張印有昭君風姿的明信片。我寫上了家鄉(xiāng)的地址,寄給了自己。

      猜你喜歡
      香溪和親王昭君
      王昭君
      唐代和親綜合考證
      炎黃地理(2024年4期)2024-05-30 14:55:17
      昭君戲中王昭君與劉文龍故事合流現(xiàn)象研究
      戲曲研究(2020年4期)2020-07-22 06:32:22
      淺論王昭君詩詞中“怨”的藝術特征
      名作欣賞(2020年14期)2020-07-13 03:26:54
      兵不厭詐:和親公主是間諜
      試析十六國北朝和親的特點
      長江叢刊(2017年18期)2017-12-05 13:49:47
      《王昭君變文》與唐咸安公主關系論考
      敦煌學輯刊(2017年3期)2017-06-27 01:06:44
      香溪河水位消落帶土壤在不同pH條件下對鎘的吸附特性
      香溪,一條流淌著芬芳的河流
      中國三峽(2016年5期)2017-01-15 13:58:48
      唐代涉蕃詩中的和親聯(lián)姻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2
      上思县| 绵阳市| 太谷县| 新乡市| 南京市| 楚雄市| 凤翔县| 南皮县| 祥云县| 军事| 包头市| 漳州市| 台山市| 灌南县| 墨玉县| 周至县| 澄迈县| 吉水县| 乐平市| 察雅县| 宿松县| 台北县| 休宁县| 吴川市| 黔江区| 中宁县| 吉木乃县| 和田市| 陆丰市| 本溪| 林周县| 罗定市| 石柱| 蛟河市| 资中县| 四会市| 中宁县| 铜陵市| 永仁县| 宜兴市|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