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丹,李恂,時景璞,陳建平,孫麗華,馬蘭,吳曉梅,蔡云飛,于慧會,張娜
(1.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臨床流行病教研室,沈陽 110001;2.遼寧省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沈陽 110016;3.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科,沈陽 110001;4.遼寧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沈陽 110042)
乳腺癌嚴重危害婦女生命健康,在全世界和我國均已位居女性惡性腫瘤死亡前列[1,2]。近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發(fā)達國家日趨下降[3],而在我國部分地區(qū)上升[4,5]。為研究沈陽城區(qū)女性乳腺癌死亡分布特征及死亡率的變化規(guī)律,我們對沈陽市2000-2009年系統(tǒng)登記的女性乳腺癌死亡資料進行分析,以期為乳腺癌的基礎、臨床研究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jù)。
沈陽城區(qū)女性乳腺癌死亡資料來自2000-2009年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居民病傷死亡原因年報表”;死因順位資料來自“主要疾病分析表”;人口資料來自沈陽市公安局。疾病死因采用《國際疾病分類》(ICD-9)進行分類。
用Excel 2007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 16.0軟件進行χ2趨勢檢驗和線性回歸分析。標準人口采用2000年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00-2009年沈陽城區(qū)女性累計人口數(shù)17166824人,女性乳腺癌死亡病例共1 901人。年均粗死亡率11.07/10萬,年均標化死亡率8.48/10萬。粗死亡率10年上升42.74%,年均增長速度4.05%;標化死亡率10年上升13.19%,年均增長速度1.37%(圖1)。2000年女性乳腺癌在女性癌癥死亡中排在第5位,2009年上升至第3位。經(jīng)χ2趨勢檢驗,粗死亡率呈直線上升趨勢(χ2=11.319,P=0.001)。經(jīng)線性回歸分析,粗死亡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回歸方程y=-587.258+0.298x(P=0.001);標化死亡率變化較小,回歸方程 y=39.361-0.015x(P=0.826)。
表1 2000-2009年沈陽城區(qū)女性乳腺癌年齡組死亡率(1/10萬)Tab.1 Fem al e breastcancer age group m ort al i t y i n Shenyang ci t y f rom 2000 t o 2009(per100 000)Year 0~35 ≥35~49 ≥50~64 ≥65 2000 0.23 11.47 25.45 25.53 2001 0.23 11.42 21.29 54.08 2002 0.00 14.19 26.78 43.93 2003 0.77 9.77 23.74 36.73 2004 0.68 10.61 25.43 32.62 2005 0.89 10.33 22.46 41.41 2006 0.14 10.34 25.59 36.78 2007 0.40 10.52 28.78 33.03 2008 0.43 9.58 24.93 30.89 2009 0.14 8.54 28.15 41.06
最小死亡年齡為26歲。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隨年齡增長不斷增加,年齡越大,死亡率越高。分為4個年齡組,分析10年間不同年齡組乳腺癌死亡率的變化情況。0~35歲年齡組死亡率最低,變化較?。弧?5歲年齡組乳腺癌死亡率最高,且上下波動變化較大。各年齡組死亡率隨時間推移皆無上升趨勢;≥35~49歲年齡組死亡率呈下降趨勢(P<0.05)。0~35歲年齡組死亡率,經(jīng)χ2趨勢檢驗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8,P=0.672);線性回歸分析無統(tǒng)計學意義,y=-10.664+0.006x(P=0.879)。≥35~49 歲年齡組死亡率呈下降趨勢,經(jīng)χ2趨勢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01,P=0.043);線性回歸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y=693.0-570.340x(P=0.029)?!?0~64歲年齡組死亡率,經(jīng) χ2趨勢檢驗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8,P=0.24);線性回歸分析無統(tǒng)計學意義y=-732.320-0.378x(P=0.151)?!?5 歲年齡組死亡率,經(jīng) χ2趨勢檢驗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606,P=0.436);線性回歸分析無統(tǒng)計學意義,y=865.161-0.413x(P=0.666)。見表1。
乳腺癌是嚴重危害全世界婦女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在許多發(fā)達國家已位居女性惡性腫瘤死亡之首[1]。第三次全國死因回顧抽樣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水平上升幅度僅次于肺癌,在我國婦女惡性腫瘤中位列第一[2],2000年沈陽城區(qū)女性乳腺癌在全部女性癌癥死亡中排在第5位,2009年上升至第3位。
近年來,隨著早期診斷技術(shù)和治療手段的改善,乳腺癌的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英格蘭、美國、匈牙利的35~74歲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較高(51.5/10萬~68.4/10萬),但增長速度較慢,特別是美國不再有增長;亞洲地區(qū)死亡率較高的是新加坡(32.1/10萬),其死亡率年均增長4.2%,大于發(fā)病率增長,是世界上僅有的死亡增長大于發(fā)病增長的國家。同期遼寧死亡率為12.9/10萬,略高于我國國家死亡率(11.4/10萬),平均每年增長速度很快(3.2%)。自80年代末始,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一些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呈下降趨勢[3],我國也有呈下降趨勢的地區(qū)[6],例如天津市和黑龍江省部分地區(qū);但部分地區(qū)上個世紀末至本世紀初乳腺癌死亡率仍呈上升趨勢[4,5],例如河南省、哈爾濱市南崗區(qū),也包括此前的沈陽[5]。沈陽城區(qū)2000-2009年年均標化死亡率8.48/10萬,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而且變化較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多項相關(guān)研究普遍顯示,年齡組死亡趨勢基本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4,5,7],沈陽城區(qū)女性乳腺癌死亡也符合這個特點。本研究中各年的女性乳腺癌標化死亡率均低于粗死亡率,這可能與沈陽城區(qū)人口的不斷老齡化有關(guān)。
乳腺癌目前是可以有效治療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二級預防和治療水平,二者在死亡率下降過程中的具體作用、地位雖無定論[8],但其中篩查和輔助治療,特別是后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9]。隨著人類基因表達譜分析及分子生物學技術(shù)研究的深入,惡性腫瘤防治研究愈加深入,發(fā)達國家乳腺癌死亡率已呈下降趨勢,沈陽城區(qū)近年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雖未顯著下降,但目前看已停止上升趨勢,處于較低水平的穩(wěn)定狀態(tài),且≥35~49歲年齡組略呈下降趨勢。這是一個好的趨勢,可能與沈陽市近10年二級預防和治療水平整體提高有關(guān)。
[1]Parkin JM.Global cancer statistic in the year 2000[J].Lancet Oncol,2001,2(9):533-543.
[2]陳竺.全國第三次死因回顧抽樣調(diào)查報告[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8:18-29.
[3]Lacey JV Jr,Devesa SS,Brinton LA.Recent trends in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J].Environ Mol Mutagen,2002,39(2-3):82.
[4]宋冰冰,吳樹嶺,韓匯麗,等.哈爾濱市南崗區(qū)1992~2001年乳腺癌發(fā)病死亡趨勢[J].中國腫瘤,2003,12(10):574.
[5]潘秀丹,王慧文,李洵.沈陽市1992~2006年女性乳腺癌死亡趨勢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3):4703-4705.
[6]林英姬,戴旭東,孫喜文,等.黑龍江主要城市1995年和2000年惡性腫瘤發(fā)病與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02,18(1):29-30.
[7]李金璞.北京市宣武區(qū)1976~2000年乳腺癌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02,11(1):23-24.
[8]Jatoi I,Miller AB.Why is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declining?[J].Lancet Oncol,2003,4(4):251-254.
[9]Alison LJ,樊英.乳腺癌死亡率下降歸功于篩查和輔助治療的增加,尤其是輔助治療[J].英國醫(yī)學雜志(中文版),2005,(0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