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好的“二”

    2012-08-15 00:54:11向曉璐
    關(guān)鍵詞:大辭典官話方言

    向曉璐

    (松坪學(xué)校中學(xué)部,廣東深圳518057)

    不好的“二”

    向曉璐

    (松坪學(xué)校中學(xué)部,廣東深圳518057)

    數(shù)字;“二”,文化內(nèi)涵

    “二”是個(gè)數(shù)詞,不僅在漢語中,在英語、德語等多種語言中,帶“二”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詞常有分裂、混亂、不專一、不健全、不完善等不好的涵義。從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以及國外語言三個(gè)方面闡明這種現(xiàn)象,并解釋其原因。

    “二”,是人類語言中都有的,介于“一”和“三”之間,表示大于“一”小于“三”的數(shù)字??墒乾F(xiàn)代漢語普通話及其方言中,“二”常單獨(dú)或與其它詞素或詞一起派生出貶義,如“這人真二”、“別這么二行么”,還有“二乎”、“二流子”、“二傻”、“二憨”、“二愣子”、“二百五”、“二五眼”、“二里二氣”等。同時(shí)我們不可忽視,中國自古信奉“成雙成對(duì)”“好事成雙”“雙喜臨門”,在現(xiàn)代漢語中更因?yàn)椤岸迸c“愛”諧音受到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喜愛,在某些場合成為表達(dá)愛意的工具,這是同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分不開的,每個(gè)人對(duì)某一個(gè)數(shù)字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是因?yàn)橐磺袛?shù)所謂的內(nèi)涵都是人為附會(huì)的,列維·布留爾曾說“每個(gè)數(shù)都有屬于它自己的個(gè)別的面目、某種神秘的氛圍、某種‘力場’。因此,每個(gè)數(shù)都是特別地、不同于其他數(shù)那樣地被想象(甚至可說是被感覺)?!北疚闹魂P(guān)注“二”在被賦予不好的含義時(shí)的現(xiàn)象,并對(duì)其原因進(jìn)行探討。

    一、古代漢語中的“二”

    在古代漢語中,“二”的本義指數(shù)目,由一加一所得,與“雙”、“兩”近意,由此引伸出(1)“次,富”?!抖Y記·坊記》:“唯卜之日稱二君?!?2)疑也?!緟斡[·應(yīng)言】令二輕臣也。二,疑也,臣見疑,則不重也。(3)謂異端他說。【荀子·儒效】并一而不二。二,謂異端也。(4)敵人。《左傳·哀公七年》“君之二也”。(5)與貳通。《禮·坊記》唯卜之日,稱二君。二,當(dāng)為貳,謂副貳也。

    此處必須提到的是從義項(xiàng)5中可以看出“貳”是“二”在古文中的異寫。從文字角度說,‘二’多寫作‘貳’,其意義相當(dāng)于動(dòng)詞‘分’。在下文對(duì)‘二’進(jìn)行舉例分析時(shí),會(huì)涉及帶‘貳’的例子。因?yàn)椤岸迸c“貳”無論在詞匯意義還是在語法意義上大多可以共通。

    帶“二”的詞語,除開中性詞或詞中的中性意義,有感情色彩時(shí)總含貶義,如《中文大辭典》中收有:

    “二三”可指不專一?!緯は逃小さ隆康挛ㄒ?,動(dòng)罔不吉;德二三,動(dòng)罔不兇。

    “二(貳)心”指異心。如【左傳·莊·十四】納我而無二心者,吾許之?!驹娊?jīng)·大明】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二志”猶二心也?!疚宕贰午鶄鳌渴菚r(shí),晉高祖鎮(zhèn)河?xùn)|,有二志。

    “二意”:貳心也?!竞鬂h書·董卓傳】稟贍百宮,終無二意。

    “二(貳)情”猶言二心也?!咎茣の赫鱾鳌空\信立,則下無二情,德禮形,則遠(yuǎn)來者格?!救龂夹蛸潯坷^體納之無貳情,百姓信之無異辭。(意為“二心”的詞語在《漢語大辭典》中還收有“二中”,如董仲舒《春秋繁露·無道無二》:“是故古之人物而書文,心止于一中者,謂之忠;持二中者,謂之患?!?

    “二色”除可指二心,如【后漢書·鄧禹傳論】榮悴交而下無二色,進(jìn)退而上無猜情;還可指不守一夫一妻之制,而置妾或有外遇也,如【李漁·奈何天傳奇】誰知命運(yùn)偏離,頂了尚義君不二色的原醒。

    “二命”第一義項(xiàng)為二命令,指主君之命或他人之命?!咀笫稀ばな濉苛x無二信,信無二命?!咀ⅰ坑行耪?,不受二命。第二義項(xiàng)是他人之命令?!咀笫稀は濉ざ濉颗愠几扇?加提手旁)有淫者,不知二命?!咀ⅰ渴艽拮用懼?,不知他命。可見,受二命非君子所為。

    Whether using medications or acupuncture,the doctors of Chinese Medicine tried to change the law of Qi and blood,promote follicle and egg development,and improve ovulation disorders.16-19,21

    “二信”常指不誠信,如【左氏·宣·十五】義無二信,信無二命。

    “二見”在佛教用語中指可視為有、亦可視為無之二種錯(cuò)誤看法。【七卷楞伽·四】云何而說墮二見耶。分別不勝,不滅,何以故,不起有,無分別相故。

    “二言”指虛假之言,后者如【唐書·衛(wèi)大經(jīng)傳】卓然高行,口無二言?!百E言”比“二言”意義更甚,指陰謀、淫佚?!緡Z·越語】王曰:無是貳言也,吾已斷之矣。

    “二舌”在此書被解釋為食言?!稘h語大辭典》的解釋是“謂說話當(dāng)面一套,背后一套。”兩書都以司馬光【涑水家儀】為例:“凡女仆……其兩面二舌,飾虛飾造饞,離間骨肉者,逐之?!贝死粽f女仆食言不合情理,筆者認(rèn)為后者更妥(或者解釋為兩面三刀更確切?)。

    還有“貳偷”指混亂因循,【左傳·昭公十三年】子產(chǎn)曰::“晉政多門,貳偷之不暇,何暇討”;“貳端”指妄生端緒,【漢書·宣帝紀(jì)】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貳端,深淺不平,增辭飾非,以成其罪;“貳適”指三心二意,【尚書·多士】唯我事不貳適,惟爾王家我適。

    二、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和方言中的“二”

    上文帶“二”的說法多用在古代書面語中,并且“二”本身的許多義項(xiàng)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常見甚至消失,但這并不意味著“二”只表示數(shù)字,帶“二”的詞語意思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了。相反,經(jīng)過歷史的演變和發(fā)展,“二”具有了新的引申意義,在人們的現(xiàn)代日常生活語言中,其用法更為鮮活生動(dòng)。在各地方言中帶“二”的貶義詞不勝枚舉,本文僅從《漢語方言大辭典》中列舉少數(shù)幾例:

    “二乎”,在東北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中都有這種說法,意思是(1)畏縮:他在困難面前從來不~。(2)心里存疑,不能確定:你越數(shù)越把我弄二乎了。(3)指望不大:我看這是二乎了,你說呢?這個(gè)詞顯然來自“二”有“疑(疑惑、不解、遲疑)”的意思。(4)糊涂,傻里傻氣:他一聽得花這么多錢,真有點(diǎn)二乎了。與之類似的說法還有“二虎”、“二虎八”、“二二虎虎”、“二二忽忽”、“二二乎乎”、“二二糊糊”、“二意乎乎”、“二意思思”等?!岸痹诖藭r(shí)的意義應(yīng)該也來源于“分”、“不完全”,既(心智的)不健全。

    “二五眼”,常見于東北官話、北京官話,也有說“二谷眼”,意思是(1)(人)能力差,(物品)質(zhì)量差:“就憑我這樣的人家,還有二谷眼的地?”(井巖盾《遼西紀(jì)事》) (2)對(duì)某項(xiàng)工作知識(shí)不足,技術(shù)不高?!岸训丁薄ⅰ岸灏恕币灿羞@些意思,其中的“二”的意思由次、副引申為差,不足。

    “二愣子”,常見于北京官話、膠遼官話,指魯莽傻氣的人。也常說“二愣”、“二不愣”:《陜北民歌·探家》“娶了個(gè)老婆二不愣”。晉語中的“二壇子”,中原官話中的“二桿子”、“二桿兒”,西南官話中的“二氣哥”也都是罵人愚笨、呆傻的話。

    “二流子”,也說“二大流”,常見于各地方言(晉語中常說“二道毛”),成為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的人的代名詞:《陜北民歌·信天游》“倒灶媒人愛吃肉,給我尋下個(gè)二大流”。

    “二六屁”在北京官話中指胡說八道的話,在東北官話中則罵人不做好事盡胡來。

    “二尾子”在冀魯官話中是對(duì)不男不女或兩性人的蔑稱:《木皮詞》“天啟朝又興個(gè)不男不女二尾子貨”。在別的方言中也說成“二衣子”、“二乙子”、“二尾嘞”等。

    粵語中用“二稀”指馬虎、用“二世祖”指敗家子;閩語中“二出”是對(duì)再嫁婦女的蔑稱;江淮官話“二報(bào)”是對(duì)愛打小報(bào)告人的蔑稱;西南官話用“二黃”罵人糊涂,用“二不欄桿”、“二不掛五”罵人吊兒郎當(dāng)、不正經(jīng),把那些沒見過世面見識(shí)短淺的男女成為“二哥”、“二姐”;“二屋子里去了”比喻說錯(cuò)了話、記錯(cuò)了事情、放錯(cuò)了地方……中國的方言可謂五花八門,在“二”表達(dá)不好含義的用法上卻驚人地一致。

    三、國外語言中的“二”

    更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在查閱資料中發(fā)現(xiàn),英語、德語、芬蘭語中一些帶“二”的詞也有不好的含義。英語中,two-faced意思是“兩面派的”、“虛偽的”,two-penny意為“值兩便士的”、“沒什么價(jià)值的”、“便宜的”、“不值錢的”,two-penny-halfpenny意為“無意義”、“可鄙的”、“無價(jià)值的”,two-time意為“欺騙”、“背叛”,詞典中還有一個(gè)例句:He’d been two-timing me for months!他另有所愛,多少月一直瞞著我!德語中,由zwel或者zwei作前綴的詞表示不好意義有:zwei-deu-tig指“雙關(guān)的”、“含糊的”、“不正經(jīng)的”、“猥褻的”,zwel-feln意思是“懷疑”、“不信任”,zwel-fel是“懷疑”,zweit-klas-sig意思是“差的”、“二等的”、“二流的”,zweit-ran-gig是指“次要的”、“不太重要的”。芬蘭語中,以Kaksi為詞素的詞也有不好的含義,Kaksimielinen意思相當(dāng)于英語中的Dirty(臟),naught(淘氣的、不規(guī)矩的、下流的、猥褻的);Kaksimielisyys意思等同于英語中的dirty joke(黃段子,黃色笑話)。

    幾種分屬不同語系的語言(漢語屬漢藏語系,英語和德語屬于印歐語系,芬蘭語屬于烏拉爾語系芬蘭語族)中的數(shù)詞“二”都有不好的意義,這種語言上或者文化上的契合使得我們有了進(jìn)一步對(duì)此進(jìn)行探究的興趣。語言是表達(dá)思維和思想的工具,語言的差異不能抹煞人類思維的共性,由此可以大膽假設(shè):“二”在多種文化中是一個(gè)帶有負(fù)面意義的數(shù)字。“二”(或“貳”)在道德倫理、人情心智方面既然有不好的意味,那么“不二”(或“不貳”)就成為規(guī)范的、良好的行為準(zhǔn)則了。

    列維-布留爾曾提到“在非常多的原始民族中間(例如在澳大利亞、南美等地)用于數(shù)的單獨(dú)的名稱只有一和二,間或也有三。超過這幾個(gè)數(shù)時(shí),土人們就說‘許多,很多,太多’。要不然他們就說三是二,一;四是二,二;五是二,二,一。”可見在初民社會(huì)許多民族可能沒有“三”、“四”,以及更大的數(shù)字,但都有“一”和“二”,并且這兩個(gè)數(shù)字常常成為組成其它數(shù)字的基數(shù),“一”和“二”是人類最先可以認(rèn)識(shí)到的數(shù)目,但兩者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卻大相徑庭。提到“一”,總是會(huì)令人想到“物我合一”、“統(tǒng)一”、“一生一世”、“一心一意”、“一往情深”、“從一而終”等,具有整飭、團(tuán)結(jié)、完滿、執(zhí)著、永恒的美好意味,“二”卻總是作為“一”的對(duì)立面出現(xiàn)。他還說道:“‘1’在一神教和一元論哲學(xué)體系中保持著自己的威信。‘2’常常以自己對(duì)稱的對(duì)立屬性與‘1’對(duì)立著,因?yàn)樗硎镜?、包含的、產(chǎn)生的東西是與由‘1’表示的、包含的、產(chǎn)生的東西嚴(yán)格對(duì)立的。凡在1是善、秩序、完美、幸福的本原的地方,2就是惡、混亂、缺陷的本原;2是災(zāi)難之聯(lián),不幸之原。許多語言仍然在自己的詞匯中保留了這種對(duì)立的痕跡(如‘雙重靈魂’、‘二重性’,等等)?!?/p>

    “二”被視為“一”的對(duì)立,正是其形象不好的根源。

    [1] 中文大辭典第二冊(cè)[M].北京:中國文化研究所,1982.

    [2] 漢語大辭典上卷[M].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

    [3] 劉寶駿.比較詞源研究四例[J].民族語文,1992(2).

    [4] 古漢語大辭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

    [5]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7.

    [6] 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商務(wù)印書館,1978.

    [7] 漢語方言大辭典第一卷[M].北京:中華書局.

    [8] 朗氏德漢雙解大辭典[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0.

    [9] 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7.

    Key words:figure;"two",cultural connotation

    Abstract:"Two"is a number.Not only in Chinese,words with"two"often have such bad connotations as split,confusion,not specific and imperfect in English,German and other languag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phenomenon in the ancient Chinese,modern Chinese Mandarin and dialects,as well as foreign languages,and explains its reasons.

    The Bad“Two"

    XIANG Xiao-lu
    (Songping Middle School,Shenzhen Guangdong 518057,China)

    H319.34

    A

    2095-2708(2012)06-0190-03

    2012-06-28

    猜你喜歡
    大辭典官話方言
    A knowledge-guid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ed approach for herb recommendation?
    方嚴(yán)的方言
    東方少年(2022年28期)2022-11-23 07:09:46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研究述評(píng)
    方言
    敦煌藏文文獻(xiàn)P.T.2第一部分譯注
    說說方言
    留住方言
    《中國錢幣大辭典》編纂工作座談會(huì)會(huì)議紀(jì)要
    中國錢幣(2016年4期)2016-05-17 06:11:58
    Negative transfer of Henan Dialectto English Pronunciation
    青春歲月(2015年21期)2015-12-15 11:52:47
    征集官話易祛除官話難
    鹤壁市| 凤凰县| 江门市| 临猗县| 葵青区| 酉阳| 连城县| 合肥市| 西峡县| 和田市| 罗城| 罗山县| 石泉县| 兴仁县| 祁阳县| 巴青县| 南部县| 禹州市| 得荣县| 德州市| 新郑市| 田林县| 丽江市| 东平县| 灵宝市| 崇阳县| 商河县| 台东县| 饶平县| 孟津县| 厦门市| 石渠县| 福清市| 赞皇县| 荣成市| 恩平市| 绥阳县| 任丘市| 洪湖市| 运城市|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