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銜接手段的英漢商務文獻翻譯

    2012-08-15 00:45:22劉澤林張家福
    關鍵詞:商務手段語篇

    劉澤林,張家福

    (1.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旅游管理系,安徽鳳陽,233100;2.安徽省臨淮中學英語教研室,安徽鳳陽,233100)

    基于銜接手段的英漢商務文獻翻譯

    劉澤林1,張家福2

    (1.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旅游管理系,安徽鳳陽,233100;2.安徽省臨淮中學英語教研室,安徽鳳陽,233100)

    商務文獻的翻譯在國際經貿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其研究的必要性也可見一斑。根據語篇銜接理論,銜接手段在語篇分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銜接手段形成一定的語義關系,而所有的語義關系成為語篇的基礎。語篇銜接主要有兩種手段:語法銜接和詞語銜接。結合語篇的銜接理論,將其應用于商務文獻的翻譯,能幫助譯者對商務文獻翻譯的研究領域有更深刻的認識。

    英漢翻譯;商務文獻;銜接手段

    韓禮德(Halliday)和哈桑(Hasan)夫婦于1976年提出了語篇銜接理論,此后又分別于1984和1985年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國魏在江博士等一些學者對此也進行了一番有益的探討。根據該理論,銜接手段在語篇分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銜接手段形成一定的語義關系,而所有的語義關系形成了語篇的基礎。這些為對比英、漢語銜接手段在商務文獻翻譯中的差異提供了理論支持。

    語篇銜接主要有兩種手段:語法銜接和詞語銜接[1]。語法銜接包括照應、替代和省略;而詞語銜接包括重復和搭配[2]。本文擬從語法銜接和詞語銜接兩方面進行闡述。

    一、語法銜接手段

    (一)照應

    照應用來指代在文本中某處得到詳實說明的內容,它表示一種語義關系。Brown,G.and Yule,G.指出:照應的傳統(tǒng)觀點認為照應關系存在于文本與客觀實物之間,以及不同文本表達之間的同指關系之中[3]。因此,英語商務文獻中照應手段的運用很常見,如在英語商務文獻中的代詞,尤其第三人稱代詞諸如“the”,“this”,“that”,“these”,and“those”的運用非常普遍,而漢語商務文獻卻很少使用代詞。

    源文:Creditcardsenabletheirholdersto obtain goods and services on credit.They are issued by retail stores,banks,or credit card companies to approved clients. The bank or credit card company settles the client’s bills,invoicing him monthly and charging interest on any outstanding debts,their profit comes from the high rate of interest charged,the card-holder’s subscriptions,and the fees paid by some organization that accept cards.

    譯文:信用卡能使持卡人通過賒賬的方式購買商品、得到服務。信用卡經零售商店、銀行和信用卡公司發(fā)放給經過認可的客戶。銀行或信用卡公司結清客戶的帳單,按月給客戶開列其消費清單,并收取欠款的利息。這些金融機構的利潤來自所收取的高額利息、持卡人致富的認購費以及接受信用卡消費的單位繳納的代理費。

    通過對比以上源譯文可看出:源文的“they”譯成“信用卡”而不是“它們”,最后一句的“their(the bank or credit card company)譯成了“這些金融機構的”而非“它們的”。這樣處理,使譯文連貫、易于理解。

    (二)替代

    從語法和修辭方面來看,替代是避免過多重復、連接上下文的一個重要手段。簡而言之,替代就是一個詞語代替另一個詞語,表明一種語法關系。一般來說,有三種替代:名詞性替代、動詞性替代和從句替代。英漢語中都有替代現(xiàn)象,然而,比起漢語來,英語的替代現(xiàn)象更多。尤其漢語中動詞替代現(xiàn)象很少見,偏愛運用重復手段。因此,在商務文獻翻譯中,需要適當地關注這方面差異。

    源文:Both your government and mine heavily involve ourselv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We do so directly in some cases,and through our various agencies in other cases.

    譯文:貴國政府與我國政府都大量參與國際貿易,兩國政府有時是直接參與,有時則通過我們的各種機構參與。

    在源文中,為了避免重復,使用“we”來代替“your government and mine”。在翻譯時為了使譯文連貫,譯者把“we”譯成“兩國政府”。

    源文:Venture capitalists generally do not run companies;managements do.Thus,the success of any venture capitalinvestmentis dependent,in large part,on the strength of the related management team.

    譯文:風險資本家一般不管理公司,是管理人員來管理公司。因而,任何風險資本要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相關管理班子的實力。

    在源文中,第二個“do”用來代替“run companies”,但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替代部分需明白無誤地表達出來。盡管形式上發(fā)生了變化,但意思明確,漢語讀者也能讀到一個與源文相對等的通順、自然的譯文。

    (三)省略

    另一種促使文本連貫的銜接手段是省略?!笆÷钥梢岳斫鉃橐环N沒有使用替代詞代替被替代詞的替代(作者譯)”[4]78。通過運用省略,文本將會簡潔,信息得到強調,同時,也會更連貫。一般來說,對源文省略的適當調整會使翻譯更加有效。例如:

    源文:We should think more of customer needs than(we think)of our own convenience.

    譯文:我們應該多想到客戶的需要,少想到自己的便利。

    又如:

    源文:With our business strategy,no competitor,however powerful(he is),can cope with us.

    譯文:以我們的經營策略,不管多么強大的競爭對手都對付不了我們。

    根據De Beaugrande and Dressler的觀點,省略現(xiàn)象不太好理解,因為絕大多數的語言研究關注于所謂的“well-formed sentences”[5]。在英語中,主句的主語可以省略,而從句不能。例如:

    He’s good at his job.Knows what he’s doing.(acceptable)

    He’s good at his job because knows what doing.(unacceptable)

    在有些情況下,源語言使用者,把特定語言表達方式視作簡潔而不是省略。如:

    He laughed his approval.(He approved it with a smile)

    He drank himself to death.(He killed himself through excessive drinking)

    以英語為母語的說話者不認為上述兩句運用了省略手段[6]。

    二、詞語銜接手段

    詞語銜接是另一種需要進一步討論的銜接手段,它不是用來處理語法和語義關系,而是處理以所用詞語為基礎的聯(lián)系。與語法銜接不同,詞語銜接是關于文本的組織關系中詞語選擇所起的作用。一個詞語不能說其具有銜接功能,但任何詞語在文本中都能和其它的詞語形成一種銜接關系。所以在英語商務文獻的漢譯中必須考慮詞語銜接手段的運用。銜接可以分為重復和搭配[4]86。

    (一)重復

    顧名思義,重復就是詞語的再現(xiàn)。重復詞語可以是先前詞語的再現(xiàn),也可以是同義詞、近義或上、下義詞。 哈桑說:“詞語銜接是對先前詞語同義的詞語選擇的結果(作者譯)。[4]87”

    源文:Principal hereby appoints agent as its exclusive an agent to sell Products in Territory,within and to the extent of the right granted here under,on behalf of Principal and Agent accepts and assumes such appointment.

    譯文:委托人茲委托代理人為其獨家代理,代表委托人,在本條款所給予的權利限度內,在所定地區(qū)銷售所定產品,代理人接受并承擔此項委托。

    上面的翻譯對兩對同、近義詞的處理有所不同。把第一對近義詞看作一個整體譯成“在……限度內”,這樣一來符合漢語的習慣;而第二對同義詞“accept”and“assume”被譯成“接受并承擔”,與源文保持一致。

    又如:

    源文:Should one of the parties fail to comply with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is Agreement,the other party are entitled to terminate this Agreement.

    譯文:如某一方未履行本協(xié)議條款,則另一方有權中止協(xié)議。

    在上例中“terms”和“conditions”是近義詞,都譯成了“條款”,這樣一來比源文簡潔、通順;若把“terms and conditions”譯成“條和款”,譯文就顯得啰嗦,不自然。

    我們把表示某一類事物的總名稱叫做“上義詞”(super-ordinate),把在總名稱下一個個具體的事物叫做“下義詞”(hyponym)。恰當地把握上義詞與下義詞,對于翻譯的準確性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在商務文獻翻譯時必須弄清英、漢之間有沒有對應的詞。如果有對應的詞更好;如果沒有相對應的詞,我們可以用下義詞代替,有時也可用上義詞取代。

    由于詞語可以通過共同的語義成分組成語義場,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語義關系使詞語彼此替代或體現(xiàn)句子中或句子間的銜接關系。這樣既能保持靈活一致,又能避免重復和單調。

    源文:We have simultaneously signed two contracts with an American company,one sales contract for beef and mutton,and the other contract of equal value for the purchase of cotton.Each of the documents has two copies,one in English and the other in Chinese,both of which are legally effective.

    譯文:我們與一家美國公司同時簽了兩個合同,一個是牛羊肉銷售合同,另一個是等額的棉花購買合同。每份合同都備有英漢兩種文本,每種文本都具有法律效力。

    在源文中,為了避免重復,使用了“contract”的上義詞“document”。而在譯文中,為了表達明確,使用了相同的詞匯“合同”代替它的上義詞“文件”。 因此,在商務文獻翻譯時,如何處理上、下義詞取決于強調形式變化還是表達清楚。

    (二)搭配

    韓禮德指出:詞語銜接還有其它情況,它們不依賴于上文所討論的任何語義關系,而是依賴于共現(xiàn)傾向。這種共現(xiàn)傾向現(xiàn)象叫做搭配[4]。搭配有反義詞、矛盾修飾法、局部-整體等各種形式。

    1.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存在對立或對抗語義關系的詞匯[7]。至于反義詞在文本中的銜接功能,朱永生和鄭立信教授提供了清晰的解釋:同一文本中的反義詞的存在可以使文本的不同部分在意義層面上形成鮮明對比的關系,通過這種關系,讀者能夠感覺到處于對立面的兩種現(xiàn)象或力量的共現(xiàn),從而能夠對比表達某些方面的差別之處[8]。

    例如:United,there is little we cannot do in the host of cooperative ventures.Divided,there is little we can do for we dare not meet a powerful challenge at odds and split asunder.

    例中的兩組反義詞:“united”and“divided”,“we cannot do”and“we can do”,表明了美國人所面對的可能結果。

    根據朱永生教授的觀點,反義詞之所以具有銜接力是因為它們擁有共同的成分;兩詞語擁有的共同成分越多,它們的銜接力越強[8]??傊?,在商務文獻翻譯時,應該考慮到反義詞的銜接功能。

    2.矛盾修飾法

    矛盾修飾法主要是指在翻譯時使用一些明顯互相矛盾的詞語來產生一種吸引效果。由于在商務文獻翻譯中極少使用該方法,這里作者不再贅述。

    3.局部-整體關系

    由于詞語可以通過共同的語義成分組成語義場,上、下義詞可以用來反映這些語義關系。然而,局部-整體關系則被用來表明局部和整體之間的關系。例如“信”是整體,而“信頭、稱呼語、正文、結束語和署名”則是局部。

    源文:Generally speaking the basic clauses are:the commodity name,specification,quality,quantity,price,packing,terms of payment,time of shipment and so on.Usually for purchase or sales confirmation or short form contracts,only these basic clauses are included.

    譯文:一般來說,基本條款包括:貨物名稱、規(guī)格、質量、數量、價格、包裝、付款條件、交貨日期等。對于購買或銷售確認書或者簡式合同,通常只包括這些條款。

    在上例中,“the basic clauses”和“the commodity name,specification,quality,quantity,price,packing,terms of payment,time of shipment and so on”間的關系是局部-整體關系。這種關系在商務文獻中非常普遍、非常重要,關注這種關系對改進商務文獻的翻譯是很有益的。

    本文從語法銜接和詞語銜接兩方面,針對英語商務文獻的一些漢譯實例進行了對比分析,但英、漢語的銜接手段的差異遠不止這些。英、漢語的銜接手段盡管在具體形式上面有所不同,但它們是文本結構中主要的聯(lián)系之一。對英語商務文獻及其譯文在語法銜接和詞語銜接的對比研究,能幫助譯者對商務文獻翻譯的研究領域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在提高商務文獻翻譯質量方面有所幫助。

    [1] 林偉,楊玉晨.英語語篇分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78.

    [2] 夏虹.作者簡介和論文提要述位功能的個案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2):59.

    [3] Brown,G.and Yule,G..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04.

    [4] Halliday,M.A.K.and 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Longman,1976.

    [5] Beaugrande,R.de&Wolfgang.U.Dressler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81:68.

    [6]Vazquez-Ayora,G..Introduccíon a la Traductologia:Curso básico de la traducción[M].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77:358.

    [7] 陸國強.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124.

    [8] 朱永生,鄭立信,等.英漢語篇銜接手段對比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152.

    H315.9

    A

    劉澤林(1970-),男,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猜你喜歡
    商務手段語篇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完美的商務時光——詩樂全新商務風格MOMENTUM系列
    創(chuàng)新執(zhí)法手段,提升執(zhí)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國汽車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國外商務英語演講研究進展考察及啟示(2004—2014)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語篇特征探析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
    商務休閑
    中國商論(2012年16期)2012-02-03 01:35:20
    邏輯接續(xù)及其表達手段
    外語學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3
    我的商務秘書 等
    數碼世界(2009年3期)2009-04-26 04:04:56
    临湘市| 临夏县| 阆中市| 陈巴尔虎旗| 临海市| 阿合奇县| 巴林左旗| 浦城县| 隆德县| 亚东县| 吉隆县| 普兰县| 潼南县| 颍上县| 昌都县| 治多县| 电白县| 留坝县| 论坛| 安丘市| 贡嘎县| 斗六市| 孟津县| 乐安县| 元谋县| 通城县| 郸城县| 拉孜县| 德昌县| 永兴县| 舞钢市| 剑川县| 盈江县| 嘉祥县| 青神县| 吴桥县| 通榆县| 剑川县| 涟源市| 中山市|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