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標
(紹興縣錢清鎮(zhèn)遺風小學,浙江 紹興 312025)
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小學思想品德課應“采用活動方式進行教學”,這是思想品德課教學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它將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的聽受學習轉向主動的感悟學習,由關注道德結論的學習轉變到更加重視研究性學習,由封閉性的課堂學習轉變?yōu)檎n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開放式教學,從而建立了思想品德課的新模式。
以往的思想品德課只重視書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踐活動。形成這種局面,除受傳統(tǒng)教育觀點的影響外,還與教學時間的安排有關:原《教學大綱》根本沒有安排教學時間來采用實踐活動方式教學,課表規(guī)定思想品德課每周一學時,使教師無法組織學生走出去,實施開放式教學。新《課程標準》為此專門安排實踐活動時間;即小學思想品德課的總課時約180學時,“其中用于開展課堂活動和相關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于總課時的30%”。社會實踐活動是本學科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又特別規(guī)定:“實踐活動的課時可視情況相對集中”,這樣就為學生走向社會實踐大課堂提供了相應的時間支持。
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有密切聯(lián)系,一般地說,實踐活動要配合課堂教學進行,它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但是,實踐活動又不是課堂教學機械的繼續(xù)或延長,它是作為思想品德課的課外輔助形式,完成《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活動形式,我認為主要有:參觀式、訪問式、調查式、影視式、報告式、展覽式和鍛煉式等。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就這些實踐活動談談個人的看法。
是通過活生生的社會現(xiàn)實來提高學生認識,采取選擇典型現(xiàn)場,組織學生觀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
參觀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做好充分準備。教師要根據(jù)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任務,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參觀對象,確定參觀地點,明確參觀目的。在具體參觀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及時指導,啟發(fā)學生認真看、注意聽、勤發(fā)問、詳記錄,借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觀后,要組織學生座談、寫日記、談心得,從而讓學生在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觀點。
例如,改革開放以來,祖國面貌日新月異,各行各業(yè)瞬息萬變,為了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四化建設的新成就教育,領悟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巨大威力,可組織學生參觀一個工廠,一個社區(qū),一處新建設,一個農(nóng)戶的變化等。通過參觀,開展對家鄉(xiāng)、學校的考察,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讓學生從家鄉(xiāng)的變化,教育方面的成就中體會祖國的可愛,黨的偉大。還可組織學生瀏覽名勝古跡,參觀各種展覽會。
是教師組織學生深入下去學習先進典型、樹立榜樣的一種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
訪問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在訪問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加以指導,既不使學生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被走訪人所講述的典型事例的情節(jié)上,又不使學生的感情停留在一時的激動上,而要按照他們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啟發(fā)學生多思考,把激動轉化為推動學生前進的動力,讓學生的美好思想變?yōu)閷嶋H行動。
訪問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一是走訪社會上的英雄人物、先進工作者,讓他們對學生現(xiàn)身說教;二是訪問公安機關,通過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和拒腐防變教育;三是走訪老紅軍、老黨員、老干部、老工人,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教育;四是走訪老農(nóng)民,對學生進行家史教育。上述內容可以根據(jù)“五愛”這一基本要求分不同年級予以安排。
是教師引導學生接觸社會實際,用具體生動事實說服學生的一種形式。其作用在于用學生親眼所見感性知識,用活生生的具體事實補充口頭說服之不足,使學生口聞目睹,受到教育。具體的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教師必須給學生確定調查的內容,并要給予調查方法的具體指導;調查范圍不宜過大,內容不宜過多;在形式上既可組織集體調查,又可以分散個別走訪;調查訪問中要了解學生的思想認識,幫助學生分析他們所調查的事實,學生對問題往往有一些表面的看法,例如學生對個別黨員的不正之風與整個黨的偉大分不清,如果有些觀念與調查中所得印象不相符合,他就感到迷惑,這時教師需要幫助他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最后,應該通過漫談、寫心得體會和調查報告等形式,做好活動后鞏固和提高工作。
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育目的,教師組織學生看電影電視,這是生動形象,感染力最強的一種教育方法。
組織看電影電視,事前要做好準備,首先要選擇合適少年兒童觀看的電影電視片,提出明確要求和注意事項,加以必要的引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看好做小結,讓學生座談討論,鼓勵學生說或寫觀后感,加深印象或觀后由老師開座談,達到教育目的。
例如,看電影《四個小伙伴》,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張浩等四個小伙伴平時表現(xiàn)怎樣?為什么他們想做好事,往往把好事做成壞事呢?你平時怎樣對待平凡小事,向四個小伙伴學習什么?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總之,通過看電影電視,要讓學生懂得只有從今天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共產(chǎn)主義新人的道理。
聽報告是教師根據(jù)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求,請有關單位和部門的同志來校給學生做集體專題報告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措施。報告內容豐富,說理較深,一般適合中、高年級學生。
請有關同志作報告,可以彌補教師在某一方面的欠缺,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報告事前要有充分準備,使報告人對學生的思想情況有明確的了解,并要向報告人講清報告會的目的要求;學生要帶著問題去聽報告,并做好報告記錄;聽報告后要組織座談討論,談收獲體會。
例如:要學生樹立“為四化勤奮學習”的思想,可請科委有關同志來校做“四化建設向小朋友招手”、“新時代少年兒童應樹立理想”等報告;請老紅軍、老干部作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報告;請林業(yè)部門的同志作“熱愛大自然,綠化祖國”報告;請老教師作“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報告;請有關科技人員做“愛科學、用科學”報告;請司法同志作“遵紀守法”報告;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圍繞教學有關內容,請先進模范人物作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報告,這些都能收到在課堂上難以收到的效果。
辦展覽是學校領導和教師根據(jù)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通過展出一些實物、圖片等,學生受到深刻教育的一種教育方法,這一方法生動、具體、說服力強,使學生信服。
辦展覽一般過程大體為:收集實物、圖片——舉辦展覽——提出要求——觀看展覽——座談討論——教師總結等六個步驟。
例如:進行拾金不昧教育,可舉辦“拾物招領展覽”;進行要節(jié)約不浪費教育,可舉辦“鉛筆頭展覽”;進行愛護公共財物教育,可舉辦“損壞公物展覽”;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可剪貼報刊圖片、文章,舉辦圖片展覽。通過新舊社會、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制度對比,學生受到深刻教育。
是教師在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的道德觀念轉化為堅定信念,并落實到行動上,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持之以恒,組織學生在學習、勞動、生活和各種活動中受到鍛煉和考驗的一種教育方法。
實踐能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一致,它不但可以加強和鞏固學生已形成的道德觀念和信念,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剛強的性格,達到知、情、意、信、行的統(tǒng)一。
鍛煉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是遵守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方面的,也可以是參加社會政治活動方面的,還可以是參加一些服務性勞動方面的。
要組織好實際鍛煉,應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目的性。要使學生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鍛煉時,要使學生了解行為結果,即什么行為會受到贊揚,什么行為會受到批評,及時強化一些道德觀念,使之養(yǎng)成習慣,從而增強實際鍛煉的自覺性和持久性。
2.持之以恒。在實際鍛煉中,必須嚴格要求,反復訓練。如尊師愛生的文明禮貌口語,要每天訓練,一抓到底,形成制度,直到文明禮貌蔚然成風。
3.選擇好實際鍛煉的內容和方式。活動內容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即要對學生有吸引力能喚起學生興趣的、不要選擇過于簡單或無力完成的活動。對個別學生可以提出一些特殊要求,有意識地在活動中給他布置特殊任務,以利于他們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使之活動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
思想品德課的實踐形式,除上述幾種常見的形式外,還會有其他的更新穎的形式,但都是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增強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增長學生的活動才干,教師在具體的應用上,必須因班、因校制宜,切不可徒有形式,不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