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生
范曄的《張衡傳》節(jié)選進入人教版必修4中的一段,文章雖然不長,涉及的面卻很廣。單就文言知識而言,就有文言虛詞,例如“因”、“雖”、“以”、“其”、“再”、“之”等;文言實詞例如“屬”、“辟”、“奇”、“雅”、“征”、“拜”、“目”、“出”等;文言句式有“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等;古文化常識有“公車”、“下車”、“視事”、“乞骸骨”等。就寫作技巧來說人物傳記的特點,詳略的安排等等,這些學生都容易理解??墒蔷臀恼聝?nèi)容來說,就需要學生認真閱讀才能領(lǐng)悟了。鑒于此我采取了學習內(nèi)容問題化的方式,即設(shè)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讀后再回答這些問題。例如“張衡為什么要造地動儀?”“作者用什么表達方式介紹候風地動儀?順序如何?”“張衡一生經(jīng)歷了幾位皇帝?”“張衡當了幾次太史令”等問題,這些問題學生也不難回答。但是如果我們稍向課外延伸拓展,就需要深入鉆研,仔細琢磨。如“張衡能在文學、科學、政治上都取得成就,其原因是什么?”經(jīng)過大家認真地探討,歸結(jié)為:張衡之所以能成為全才,是因為具有如下“三心”:
所謂靜心,任憑外界風起云涌,專心干自己的事業(yè)的心態(tài)。心無雜念,才能有所成就。張衡就是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瑣碎小事所累的人,他的靜心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謙遜持重,淡泊名利。張衡品德好,有文才,“少善屬文”,“通五經(jīng),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所以“大將軍鄧騭奇其才”。二是不慕當世,靜心做事。在東漢時期,社會風氣敗壞,奢靡成風,人們對名利趨之若鶩,特別是在官場,要么官官相衛(wèi),沆瀣一氣,彈冠相慶,狼狽為奸,搜刮民財;要么山頭林立,內(nèi)訌四起,相互傾軋,排斥異己。張衡雖然有才氣,也有政績,但事隔幾年之后,又轉(zhuǎn)為太史令,“所居官輒積年不徙”??伤徊活?,靜下心來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造候風地動儀。崔瑗對他進行了恰當?shù)脑u價“體性溫良,仁愛篤密,與世無傷”。這些都說明他心靜如水,“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p>
所謂恒心,就是能經(jīng)受住挫折,堅持不懈地使自己的事業(yè)成功的心境。沒有經(jīng)過日曬雨淋的瓜是不甜的,沒有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鋼是不硬的。成就也一樣,來得太容易就經(jīng)受不起歷史考驗的。張衡能夠取得多方面的成就,他的恒心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點:一是刻苦鉆研,科學務(wù)實。崔瑗認為張衡是“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的人,張衡求學不辭辛勞,不怕挫折,“游學于三輔”,“入京師”,“觀太學”,在文學上終有所成,有“精思傅會”的《二京賦》,有“宣寄情志”的《思玄賦》;在科學上既有理論著作,又有實踐成就,政治上為河間相,“治威嚴,整法度”,“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可謂是一個全才。二是堅持不懈,十年乃成。作《二京賦》,十年而成,為河間相,視事三年,政通人和,造候風地動儀,可以想象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其間經(jīng)歷了多少坎坷,個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清楚。由此可見,沒有恒心事業(yè)何成?沒有恒心,怎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就?
所謂慧心,就是自身具有快速識記和領(lǐng)悟事物、事態(tài)、事理的能力的心智。沒有本錢無法做生意,沒有武器無法抵御外辱,一個人沒有條件,無法成就事業(yè)。條件要分外部條件和自身條件,這二者之間自身條件是主要的,自身條件優(yōu)越可以改變外部條件。張衡的自身條件是很好的,那就是他具有慧心。他的智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張衡曾有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币馑际牵阂粋€人不擔心自己的地位不高,而應(yīng)擔心自己的道德不高尚;不該為自己的收入微薄而羞恥,而應(yīng)當為知識不廣博感到害臊。張衡從小喜歡學習,天文、歷法、地理、機械制造術(shù)、數(shù)學、文學等都涉獵。一棵自身健壯的大樹才會碩果累累,一個天資聰慧的人才能成就事業(yè)。張衡天資聰慧,再加上后天的努力,事業(yè)有成,理所當然。二是明察秋毫,保全自身。一個性命難保的人,何談事業(yè)。張衡深諳此道。東漢官場紊亂,他得不到升遷,也在情理之中,如若計較,豈不是自遭磨損,唯一的辦法不計較,明哲保身?!昂筮w侍中”,帝“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边@就說明他機智,避免了一場引火燒身的災難。衡為河間相,政績卓著,可他“上書乞骸骨”,急流勇退,此乃睿智之舉。
由上可知,張衡具有科學家的水準,政治家的能力,文學家的氣概,這是他心無旁騖,堅持不懈,天資聰慧的結(jié)果。大文豪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由此可見張衡是個了不起的全才。張衡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里說他是“約己博藝,無堅不鉆”,此話的意思是:要嚴格要求自己,探求知識和技能的面要廣,要有攻堅精神。張衡言必行,行必果。我對張衡的人格“仰之彌高”,對張衡的學問“鉆之弭深”,在實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張衡的事例,讓我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