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斌 黃蘇玲
從最近三年來一些省市高考作文題目中可以看出,命題作文在眾多的作文樣式中占重還是比較大的。命題作文有哪些特點?如何審題立意?在這里談談筆者對命題作文審題審題立意的一些看法。
從近三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題匯總中看出一些特點,如“早”“見證”“熟悉”“長大”“難題”“舊書”等,這些標題都是詞語的,這種標題我們可以稱作“詞語式標題”。
又如“城市與我”、“角色轉換間”、“與你為鄰”、“找回童年”、“踮起腳尖”、“拒絕平庸”、“期待成長”、“我的時間”、“倡導綠色生活”、“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總想有一種期待”等,這些標題都是短語的,這種標題我們可以稱作“短語式標題”。
再如“這世界需要你”“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等,這些標題都是句子的,這種標題我們也可以稱作“句子式標題”。
這樣看來,我們基本上可以把命題作文的形式分為三種:詞語式標題、短語式式標題、句子式標題。
從標題的類型看,不同的題目類型,其含義不一樣,那么審題的角度也就不一樣。只要抓住關鍵詞,找到突破口,就可以正確理解題意,只是不同的題型,其關鍵詞也就不同。
詞語式標題——詞語本身就是關鍵詞,如果是名詞,不僅要理解該詞的本義,更要關注其外延,因為詞語的含義包括本義、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等。比如“舊書”可以理解為以前的、不是新的書,可以是某天整理書柜發(fā)現(xiàn)自己求學某個階段的某本書,也可以是家中某本“舊書”,這是“舊書”的本義。那其含義的外延是什么呢?“舊書”就是過去的書,“過去”就是歷史的,那么“舊書”的引申義就是古代歷史文化,文化傳統(tǒng)等;如果是形容詞或動詞標題,就要補出主語或賓語,按主謂短語或動賓短語來確定內(nèi)容重點。
短語式標題——常見的短語有并列短語、動賓短語、主謂短語、偏正短語、介賓短語,我們就要根據(jù)不同的短語形式來確定其關鍵詞,準確把握題意。偏正短語型的,中心語是關鍵,修飾語是范圍,如“我的時間”,那么“時間”是關鍵詞,是寫作的重點,“我”限定范圍,也就是“時間”只能是“我”的“時間”;動賓短語型的,往往動詞是關鍵,是寫作的重點,賓語是闡述的對象范圍,如“回到原點”這個動賓短語,其關鍵詞就是“回到”,“原點”是對象范圍,這個題目的理解就是——“原點”必須是“回到”而不是別的什么“開始”之類;主謂短語型的,謂語是重點,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如“角色轉換間”,“角色”是重點,“轉換間”只是“角色”的陳述對象,即“角色在轉換之間表現(xiàn)出另一個不同的類型”;并列式短語的,主要是關系型,往往要以其中一個為重點,兩者參照對比貫穿全文,如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理解為“理想與實干(行動)”的關系,有理想就要付出行動,去實干;不行動,理想就成了一句空話,成了空想。
句子式標題——完整句子作標題,謂語是寫重點,同時注意主語、賓語和修飾語對象以及范圍的限制,如“這世界需要你”重點是“需要(為什需要)”“這世界”“你”就是表示“需要”的范圍對象。
發(fā)散性思維立意,就是我們運用發(fā)散思維,多角度、全方位立意,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地避免偏題、跑題,從而正確地把握了題意。
詞語式命題:把握詞語的含義及其外延,補充定語、狀語、主語或者賓語,使命題更具體明確,或使之成為一個句子,表意更完整,如“見證”:補充賓語①見證成長,②見證成功,③見證改革,④見證真相……補充主語①我見證,②歷史見證,③我們見證,④山河見證……補充成為一個句子①我見證成功,②歷史見證祖國的變遷。
短語式標題:正確把握短語間的關系,如“拒絕平庸”就可以有幾個立意①拒絕平庸,張揚個性,②拒絕平庸,敢于創(chuàng)新,③拒絕平庸,勇于擔當,④拒絕平庸,活出精彩……
句子式標題:由于題目往往就是就表達了一個觀點,或者隱含著一個觀點,對于這樣的標題,抓住謂語這個關鍵詞來把握整個句子含義,如“這世界需要你”這個標題可以立意①這世界需要公正②這世界需要和平③這世界需要友誼④這世界需要綠色⑥這世界需要科學……
俗語說,“一招先吃遍天”,“第一個把女人比喻為鮮花的人是天才”,這就說明了創(chuàng)新的效果,命題作文的立意也一樣,盡量避免人云亦云,敢于創(chuàng)新,才能掙分。如“拒絕平庸”中江蘇宜興中學王希寫的“風沙渡”,由于立意新穎,富有現(xiàn)代氣息而獲得滿分。創(chuàng)新立意的方法有多種,比如“舊瓶裝新酒”,或者故事新編,把文學名著或歷史上的舊故事改編成一個新的故事,使其產(chǎn)生新意,折射現(xiàn)實生活;或者以今人的目光重現(xiàn)歷史,或者對原著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作了更新、改造或延續(xù),使其聯(lián)系現(xiàn)實,表現(xiàn)新的主題或深化原有的主題。
“立意深刻”是指作文所闡發(fā)的觀點、思想能達到事情或問題的本質(zhì),能揭示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使人受到啟發(fā),內(nèi)心深處“有所感發(fā)”。它包括社會流行的正確觀點和自己對事物問題深切的認識體會或感受。就散文來說就是意境深邃,見識不凡;就議論文來說就是說理透徹,見解新穎、獨到;就記敘文來說就是能給人以鼓舞與啟迪。深刻,是站在文章的高度來說。立意要做到深刻,方法也很多,對記敘文,就要挖掘人物的思想和事件的意義,往往采用以小見大的方法,通過小事情闡發(fā)大道理,從小人物身上發(fā)掘高尚的精神品格;或者通過議論抒情來畫龍點睛,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意義;對議論文,就要有深刻的哲理性,不僅要有正確的道理,還要說得深入、切實,能真正透過現(xiàn)象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議論文往往可以通過追因問果,循本溯源,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等方法達到深刻。
“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審好題目,立意準確,是成功作文的開頭;新穎與深刻就是寫好作文的關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