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珍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幼兒園)
幼兒園里總有一部分幼兒不喜歡與同伴交往,他們常常獨處或一人活動,在交往中表現(xiàn)退縮或畏縮,他們既很少對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為,也很少表現(xiàn)出不友好、侵犯性行為,既沒有多少同伴主動喜歡他們,也沒有多少同伴主動排斥他們,他們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數(shù)同伴所忽視和冷落,我們把這部分孩子稱為“邊緣”幼兒。為促進這部分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我開展了同伴關系中“邊緣”幼兒的策略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
教師可以從幼兒性格的形成特點入手,增強“邊緣”幼兒的積極體驗,如針對因為性格內向造成的“邊緣”幼兒,老師主動找他們“談天”,和他們一起游戲,有時還應適時的愛撫他們,表現(xiàn)出老師喜歡你這樣一種積極的交往態(tài)勢,讓他們感到被老師喜歡和重視,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逐漸改變內向的性格。另外,教師還應從幫助“邊緣”幼兒改變原有退縮的行為方式入手,培養(yǎng)他們活潑開朗的性格。如有意識地分配他們擔任游戲中的“主角”,通過較為主動的行為引起同伴的注意,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喜歡他們,這有助于其形成良好性格。
游戲是幼兒最樂于參與的活動,因此游戲活動是培養(yǎng)“邊緣”幼兒交往的興趣與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游戲中,幼兒能以愉快的心情,興趣盎然的再現(xiàn)著現(xiàn)實生活,幼兒通過自己的或與同伴的共同活動,把最感興趣的事情反映出來,從中學會共處,學會合作。
“邊緣”幼兒往往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因此,教給他們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如: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強化幼兒的交往技能。當幼兒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交往技能在與同伴交往的實踐中取得成功后,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并幫助分析成功的原因,強化鞏固幼兒的良好行為。另外,交往中語言技巧的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日常活動中我們可以從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委托幼兒去辦事傳話,鼓勵幼兒主動說話,和周圍的人交談;我們可以把“每天與家長、老師、小伙伴說一句悄悄話”作為任務交給孩子。
可以通過一些集體游戲活動,多增加一些分組活動和自由活動時間來增加“邊緣”幼兒的交往密度。同時,在分組游戲中,特別注意把個性相仿的孩子放在一組,讓孩子有更多的表現(xiàn)機會,孩子們在交往實踐中,學會了處理同伴間的關系,同時也增進了孩子們的相互了解和情感。
(1)寬松的環(huán)境是教師與幼兒交往的前提
學會賞識:正確地認識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時刻關注:教師始終對“邊緣”幼兒及其行為給予足夠的關注是非常重要的。
(2)語言是情感交流的主要手段
第一,教師可以選擇新鮮、有趣的話題引起幼兒對交談的興趣。第二,在與幼兒用語言溝通時,語言的組織及措詞要符合兒童的特點,符合兒童的認知水平,避免使用過于成人化的語句交談,講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使其無法與你產生共鳴。第三,要認真、耐心地傾聽完孩子的話,因為沒有聽就沒有了解,就無從回應。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發(fā)言,急于表示自己的意識和指示,聽清楚后再做回應。
(3)體態(tài)語是情感交流的輔助手段
運用親情式體態(tài):教師面帶微笑,伴有與幼兒擁抱、撫摸等動作,能使幼兒感受到強大的親情感。
運用平等式體態(tài):教師與幼兒交流時彎腰、低頭、下蹲、眼睛注視、微笑,讓幼兒感受到親切、平等,絲毫沒有教師高高在上的感覺,使幼兒自然不拘謹。
運用激勵式體態(tài):教師對幼兒翹大拇指、微笑、點頭、拍肩,對幼兒有極大的鼓勵作用,能使幼兒產生自豪感,提高自信心。
(1)隱性環(huán)境進入法
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隱性方面的內容對幼兒實施影響。如在環(huán)境中多粘貼一些同伴間相互友愛、關心、互助等內容的圖片,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進而有效地激發(fā)愿意與“邊緣”幼兒之間產生互動行為的意識。
(2)顯性情境引入法
在平時,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教學活動、游戲活動以及生活中自然發(fā)生的情境,對幼兒進行“友愛、互助”等方面的教育與體驗,引導幼兒觀察他人喜怒哀樂的表情,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tài),考慮別人的感受需要,從而引發(fā)幼兒產生幫助、合作、關心、同情等親社會行為,進而愿意主動與“邊緣”幼兒之間產生幫助、合作等行為。
如針對“交往頻率與距離”不足造成的“邊緣”幼兒,教師可以主動與幼兒家長聯(lián)系,指出問題的癥結,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商討營造“開放式”家庭交往氛圍的方法,可以說服家長改變過于保護孩子的做法,平時有意識地帶孩子出去玩,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外出作客時,要求孩子觀察成人間的交往;家中來客時,讓孩子參與接待、讓座、倒茶、談話……切忌一味將孩子趕走,要讓孩子在交往中學習交往。
父母是家庭情感氛圍的重要創(chuàng)造者,在營造氛圍的過程中,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盡可能表現(xiàn)的樂觀向上,這能使孩子生活在溫馨的家庭氛圍,獲得愛與尊重的體驗,從而產生積極主動的情感。如果家庭關系緊張,會不利于幼兒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其次,要把握好親子關系。作為父母,應在家庭中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和諧的交往氛圍,要培養(yǎng)孩敢說話、愛說話的習慣和能力。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理解的應該讓孩子知道,適當?shù)刈尯⒆尤ァ皡⒄h政”,有利于孩子樹立處理事物的信心。
可以通過填寫“家園聯(lián)系手冊”、親子春游、遠足、半日活動、家長會等形式進行,使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的活動內容和孩子參與的狀況,以便及時幫助孩子豐富經(jīng)驗,并積極參與到同伴交往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