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昌
(龍巖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福建龍巖364012)
我國是人力資源大國,高校大學生是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我國的高等學校從未放松過對大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其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從未松懈過。從最初的“又紅又?!钡胶髞淼摹芭囵B(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都體現(xiàn)出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當前高校面臨的環(huán)境極其復雜,新生事物的引進和傳播、教育者的學習背景日趨復雜、受教育者的心理差異較大,這些都影響到學生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和轉變。內因和外因的變化,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深入領會古田會議精神,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啟迪意義和促進作用。
談起古田會議精神,首先要從古田會議講起。1939年12月28日至29日,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經過大會討論,毛澤東同志代表前委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順利通過,這就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案分為八個部分共三萬多字,文章言語精辟,論證嚴密,給出的解決方法具體得當。可以說,這是一篇熠熠生輝的偉大著作。古田會議勝利召開后,“古田會議精神”的提法隨著中國革命的發(fā)展,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就已經出現(xiàn)了。但是,“古田會議精神”這一稱謂的固定化則始于1989年,這一年的12月,江澤民同志在參觀古田會議舊址時題詞“繼承和發(fā)揚古田會議精神”。從此以后,“古田會議精神”成為了一個專有名詞,隨之在學術界出現(xiàn)了對此進行研究的大量成果。
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時,不難發(fā)現(xiàn),這次著名會議通過的《決議》可謂我軍第一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綱。這一決議有很強的針對性,它對當時我軍存在的問題和錯誤思想,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提了出來,并且有的放矢地提出了糾正的方法,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不論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定位、目標、內容,還是方法、組織實施等,《決議》都做了詳細的說明,無疑是一部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綱。由此衍生出來的古田會議精神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思想建黨,永葆先進,顧全大局,民主團結”;[1]“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堅定信念,勇于探索,求真務實”[2];“樹立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相統(tǒng)一的觀念”[3]。它蘊含的光輝思想、提出的問題和解決的途徑,針對我們當前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古田會議精神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所培養(yǎng)的革命精神,它內容完善,自成系統(tǒng),邏輯嚴謹,可操作性強,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中大力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就是要仔細研讀《決議》,就是要將精神力量化作實際行動,從而切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1.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可以更好地促進當代大學生“三觀”的形成
“樹立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統(tǒng)一的觀念”是古田會議精神的內涵之一,這里所說的改造主觀世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指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當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環(huán)境已經影響到了高校這片“凈土”,大學生的思想和觀念也呈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特別是高等教育擴招以后,學生的素質不如以前的說法已經成為相當多一部分人的共識。加之高校管理本身的問題,學生的思想日漸追求金錢至上,利益至上,缺乏團結合作的意識,缺乏集體主義觀念,自以為是的主觀主義嚴重,這對大學生三觀特別是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百害而無一利。而越是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下,越是有樹立正確思想觀念的必要性,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受教育的個體既有高尚的情操,又有正確的“三觀”。比如針對主觀主義、個人主義的問題,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決議》云:“教育黨員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勢分析和階級形勢的估量,以代替主觀主義的分析和估量”、“加強教育,從思想上糾正個人主義”?!稕Q議》還時刻不忘提醒同志們要注意政治工作,號召用馬列主義的思想武裝頭腦。這一點在當前高校中大力宣揚仍不過時,只有堅持馬列主義,用馬列主義指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才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才能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來。
2.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可以更好地促進高校思政工作者更加“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提出好多年了,在高校中“以人為本”當然是要以學生為本,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古田會議精神講求民主團結,顧全大局,即使是對待犯了錯誤的同志也要求以適當?shù)姆绞綄ζ溥M行教育?!稕Q議》強調:在運用自我批評的時候,要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要人人平等?!安桓氵^火的批評”,不允許打罵戰(zhàn)士,“說話要有證據(jù),批評要注意政治”[4]。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教育和引導學生,又要理解和尊重學生。學生犯了錯誤,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這種做法的好處至少有兩點:一是教育了學生,給學生一個重新認識自己錯誤的方法,體現(xiàn)了我們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二是向他們灌輸了民主平等,從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的人本理念,待日后學生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以后,他也會用這種理念去和別人打交道,有利于學生的人際交往,這也是“以人為本”思想在社會交往中的應用和延伸。那種只依據(jù)規(guī)章條例來約束學生而不考慮學生實際的簡單粗暴的做法與“以人為本”的精神背道而馳,在實際操作中也只會加劇師生之間的隔閡和矛盾。
3.弘揚古田會議精神可以更好地促進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的形成
教育的主體(教師),客體(學生)和教育環(huán)境(校園風氣或氛圍),三者構成了教育的三個重要維度。前文已經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進行了闡述,當然學校的氛圍也不可或缺。這里所說的環(huán)境主要是人文環(huán)境即“軟環(huán)境”,而不涉及校園設施等“硬環(huán)境”。古田會議精神大力弘揚求真務實、民主團結、顧全大局、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當前高校中仍需要大力弘揚,而且要一直堅持下去。高校是傳播知識的殿堂,公眾對高等教育寄予的期許很大。應當看到國內大部分高校的校園氛圍還是比較好的,有的甚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校園文化。但是仍舊有部分高校他們的做法有悖于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的理念。以考試作弊、學生論文作假為例,這些做法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不要說開拓創(chuàng)新,連基本的求真務實都無法做到。這種風氣如果蔓延和發(fā)展下去,勢必會嚴重影響我國高校的育人質量。因此,營造好的校園氛圍,固然離不開大樓大師,但更重要的是校園氛圍要好,無論在人才培養(yǎng)還是在學術研究中都是如此。
1.利用課堂教學,注重做學生的思想工作
在校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就是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是傳授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在授課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講解《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講解古田會議精神,將古田會議精神同延安精神、大慶精神等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因為只有先認識和了解了古田會議精神,才能深刻地理解、領會和實踐,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甚至是聞所未聞,就很難在實際中踐行。因此,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是學習古田會議精神的第一步。
2.區(qū)分教育對象,注重對特殊群體的教育
《決議》中說“對于落伍的傷病士兵不要怒罵或譏笑”,“每次行軍,后衛(wèi)要耐煩帶上落伍的傷病兵,必要時還要替他們背回槍彈”[4]。這些做法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年代對特殊士兵的態(tài)度。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本著一視同仁的理念,尤其要注重對特殊群體的教育,對貧困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學生、學業(yè)上的后進生等群體,思政工作者要格外注意。比如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心理日趨成熟但仍需要教師的必要引導,如果對新生中的特殊群體教育不當,很可能會影響到其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因此,我們要付出比別的學生更多的精力,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如果一味不聞不問任其發(fā)展,就可能導致不良后果的出現(xiàn)。
3.拓展傳播媒介,注重多種教育方式的應用
教育手段的多樣化對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稕Q議》中有一部分是“紅軍宣傳工作問題”。著重從宣傳工作的意義、宣傳工作的現(xiàn)狀以及糾正的路線等幾個方面介紹了宣傳工作。宣傳工作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運用得當,會促進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戰(zhàn)爭年代,各種宣傳條件簡陋,我軍利用傳單、布告、壁報、革命歌曲、俱樂部甚至口號等方式進行宣傳活動,對傳播我黨我軍的先進理念和嚴明紀律起了積極作用。當前,大眾傳媒發(fā)展迅速,從校園范圍來看,就有廣播、電視臺、校園網(wǎng)、壁報欄、網(wǎng)絡(其中包括短信、微博、論壇等)等多種多樣的傳播媒介??梢哉f,這些和八十多年前相比,不論是傳播手段還是傳播效果,都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正因為如此,高校要充分利用這些媒介,宣傳思想政治的先進理念和先進事跡,并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對于特殊群體的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比如QQ聊天、微博等方式進行溝通,時間久了就會了解學生的心理,就會得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4.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將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
理論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其巨大的指導意義才會顯現(xiàn)出來。社會實踐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為他們走入社會接受社會的檢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是他們從學校到社會的過度環(huán)節(jié)。古田會議精神是革命老區(qū)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學習老區(qū)人民“干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游”的蘇區(qū)傳統(tǒng),學習他們?yōu)榱烁锩慌聽奚母锩?,這對學生在社會中健康成長意義重大。我們在開展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尤其不能忽略對這些寶貴精神的學習,可以采取實地參觀、在老區(qū)進行社會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切實體會到革命精神的巨大感染力,把這種精神切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古田會議的召開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了,我們今天重讀《決議》,發(fā)現(xiàn)其中的許多觀點對于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仍然具有指導意義。我們要不斷從中汲取精神動力,采用多種教育方式,營造積極的校園氛圍,顧大局,講正氣,使古田會議精神成為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跨上一個新臺階,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人力資源強國貢獻力量。
[1]蘇俊才.論古田精神的核心——古田會議精神[J].龍巖學院學報,2005,(5):35-38.
[2]來永寶.古田會議精神的時代價值[J].龍巖學院學報,2009,(1):1-6.
[3]張雪英,鄧澤村.古田會議精神與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9):115-118.
[4]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EB/OL].新華網(wǎng):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1/25/content_2260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