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上將叫停軍隊經商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國家集中財力發(fā)展經濟,軍隊經費減少,不足部分需自籌解決。于是在軍隊內部,以盈利掙錢、彌補經費不足為目的的經營性生產逐步發(fā)展起來。據統(tǒng)計,到1993年上半年,全軍生產經營實體已達上萬個,從業(yè)人員80余萬人。
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張震上將敏銳地看到,這雖然為部隊解決了一些困難,但也引發(fā)了不少矛盾。他在國防大學任校長兼政委期間,有一次,留學生系買賣羊絨,虧損幾十萬元,引發(fā)班子內部矛盾。為幫助他們查明情況,處理善后,張震花費了不少精力和時間。還有一次,因經營糾紛,地方人員狀告國防大學,張震作為法人代表,就成了“被告”。所有這些都使張震深刻認識到:生產經營,軍隊不能搞。
在1991年底召開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張震就曾提出:“要充分認識搞生產經營對軍隊的危害?!?992年1月,張震給一位軍委領導寫信,分析了軍隊搞生產經營的弊端,再次建議:“軍隊應該‘吃皇糧,開正門’。不然,認真查一下,不知多少人要犯錯誤!”
1992年底,軍委常務會議明確了軍隊生產經營不宜再擴大。1993年8月20日,江澤民親自主持軍委常務會議。這次會議決定,軍以下作戰(zhàn)部隊一律不得從事經營性生產。
張震在調查中發(fā)現,一些偏僻邊遠、條件艱苦地區(qū)的駐軍部隊,由于地方經濟薄弱,安排隨軍家屬就業(yè)有困難,相當一部分要靠部隊家屬工廠來安置,而家屬工廠的確有一些辦得比較好。在給江澤民和軍委其他成員的《關于成都軍區(qū)調研情況的報告》中,張震專門建議:“部隊以安置家屬子女就業(yè)為目的創(chuàng)辦的家屬工廠,似也應允許保留?!弊詈?,全軍部隊的家屬工廠,一共保留了1800多個。
1993年10月30日,《中央軍委關于整頓改革軍隊生產經營的決定》正式下發(fā)。該文件要求,對生產經營實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軍以下作戰(zhàn)部隊不再從事經營性生產,現有企業(yè)由各軍區(qū)、軍兵種集中歸口,統(tǒng)一管理。生產經營單列體系,部隊建設和生產經營按照各自軌道,分別運行。黨的十五大后,1998年3月,軍委決定,非作戰(zhàn)部隊也不搞經營性生產。7月,黨中央又明確作出軍隊、武警部隊不得搞生產經營的決定。
(文/凌 輝 據《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