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剛
(杭州市蕭山區(qū)高橋金帆實驗學校,浙江 杭州 311202)
理論與方法探索
初中生廣播體操的教學、輔導和管理
王德剛
(杭州市蕭山區(qū)高橋金帆實驗學校,浙江 杭州 311202)
從1951年我國推出第1套廣播體操至今,廣播體操始終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演變。在我國,沒有哪個體育項目能夠像廣播體操那樣地普及廣泛而又影響深遠?,F今,專門為中小學生而創(chuàng)編的《第3套全國中小學生系列廣播體操》,不僅是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核心內容,還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以及展示學校風采的重要載體。學生廣播體操的內容變革和豐富價值,使得廣播體操的話題常講常新。本文結合近2年學校爭創(chuàng)“蕭山區(qū)廣播體操最優(yōu)學校”的工作經驗,以蕭山區(qū)中學推行的“放飛理想”廣播操為例,從課堂教學、課外輔導、質量管理等3方面來介紹學校在廣播操普及和提高過程中的一些成功經驗。
每年的9月份,對于剛剛升學進入學校的新生來講,廣播操幾乎成為體育課的代名詞。在學校里,領導、教師和學生都非常希望廣播操能夠快點教完。每天的體育大課間活動時,新生與老生在活動內容上的反差,必將促使學校領導和教師更加關注廣播操教學的進度。而每堂課都是以廣播操動作學習為主的初期教學現狀,使得教師與學生都相對疲勞。這就造成了學校廣播操教學更多地重視進度而忽視質量的普遍現狀,學校為了彌補教學策略上的缺陷,往往在學生能夠完成整套練習后再用大量的時間進行動作糾正和規(guī)范,使得廣播操的教學時數大大超標,教師厭教、學生厭學情緒嚴重。學校在面對這一問題時,主要采取以下2點來縮短廣播操教學的總課時,同時提高學生廣播操的學練質量。
1.1 立足既有教學經驗
教師在廣播操教學中,應該運用好既有的有效教法和成功經驗。例如,教師在廣播操的示范過程中,適合鏡面示范的動作絕不做背面示范,需要進行側面示范的絕不省略,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又有利于學生直觀而全面地建立動作認知。另外,諸如分解法、口令法、口訣法、糾錯法等教學方法的運用,都將有效地維系廣播操教學的開展。此外,教師應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及時采取措施。例如,筆者曾在教學中發(fā)現,一位廣播操學習特別認真做得特別標準的學生,在廣播操口令版音樂伴奏下做操,反而與其他同學不相協(xié)調,總是要慢半拍。經過詢問得知,這個喜歡鉆牛角尖的學生認為:“既然是口令,當然是聽到具體的節(jié)拍后再作動作,而不是一一對應?!痹诼牭竭@個答案后筆者哭笑不得,同時也意識到在廣播操教學中對基本問題說明的重要性,哪怕是我們認為的最簡單和根本的想當然的問題也要進行適當的說明。隨著教學的深入,教師對學生的教學關注應該由面及點,積極關注,及時處理。
1.2 加強基本功教學
基本功練習在廣播操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我們把在整套廣播操中出現頻率較多的手型、步型及肢體方位進行歸納和提煉,作為廣播操教學開始時的基本內容。例如,在《第3套全國中小學生廣播體操》中,共出現了5指全握的拳、5指并攏的掌和5指叉開的掌等3種手型,而5指并攏的掌是手型的重點;共出現了直立、開立、點地立、弓步等多種步型,以腳的著地部位為重點;共出現了水平、斜上、豎直等3個主要的手臂方位,以斜上角度為練習重點。我們始終認為,學生掌握整套廣播操的動作,只是快與慢的問題。但是如果基本動作不規(guī)范,那么我們可能要用上先前幾倍的時間和精力來規(guī)范動作。實踐證明,通過上述的強化基本動作練習,在后繼的廣播操整套動作教學中,大大地縮短了規(guī)范學生動作所用的時間。
1.3 注重動作規(guī)律揭示
要想使學生能夠快速和扎實地記住整套動作,就要讓學生把握動作規(guī)律。首先,教師要在基本功提煉的基礎上,再對整套動作的組合規(guī)律和單個動作的呈現規(guī)律進行總結,并教給學生。例如,整套操的奇數8拍動作均是從左側肢體開始,而偶數則是右側,簡單來說就是每節(jié)操都“先左后右”;在單個8拍結束時,體側運動發(fā)生側向位移,體轉運動出現前后位移,其他均要返回原點;只有踢腿運動和整理運動出現了45°的轉體。僅有腹背運動及跳躍運動的奇數8拍的最后一拍手臂不放下。要求眼看手的動作有預備節(jié)及踢腿運動的偶數8拍的第1~2拍,體側運動奇數8拍的第2拍和偶數8拍的5~6拍,體轉運動和腹背運動的奇數8拍的第5~6拍以及體轉運動偶數8拍的第3拍。其次,教師還要結合整套動作的演練規(guī)律,在教學時有所側重。例如,踢腿運動的下蹲動作,如果將其剝離整個8拍動作的連貫性與節(jié)奏,作為一個靜態(tài)動作來教學和規(guī)范,則既費時又費力,而這個動作在廣播體操的完整演練中只是一個動作過程,一閃即過。還有,教師要從觀賞者的角度對廣播操教學的重點進行梳理,明確教學關注點的次序。例如,在集體做操時,人們往往關注的是手臂的角度是否到位、手型是否正確,而未必關注到練習者是否足跟提起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地關注重點動作,以便廣播操能夠更快更好地呈現。
單純靠課堂教學很難達到學生廣播操熟練和規(guī)范的目標。因為學生一旦脫離體育課堂,他們便脫離了廣播操的教學環(huán)境,而接下來開始的記憶遺忘和動作泛化,將使學生的動作記憶和動作定型逐步消退。所以,學校還需要從動作記憶和動作定型的鞏固上采取必要的課外輔助措施。
2.1 豐富廣播操的教育媒介,提供充足的學練資源
從廣播操教學開始,學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給學生大量的有助于加強對廣播操了解和記憶的信息,我們采取了掛圖進班、板報上墻和視頻放進多媒體的辦法。新生班級張貼廣播操掛圖,這能使學生非常直觀地了解廣播操的節(jié)次、拍數、名稱、定勢等信息,學生更容易建立對廣播操的整體認識。還有就是利用班級的板報和學校的宣傳窗,介紹關于廣播操的創(chuàng)編、作用、規(guī)律等內容,這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其次,給學生鞏固和練習廣播操提供便利。配備多媒體系統(tǒng)的班級可以利用課間播放多媒體教學視頻,每天的午休時間和下午的自修時間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播放廣播體操的口令音樂,這既給學生提供了學練便利,同時也營造了非常好的學練氛圍。再次,把握新生參加學校集體廣播操的時機。學校采取的是新生學到哪一節(jié)操就隨集體做到哪一節(jié)操的辦法,這既是對新生學習效果的檢查和學練督促,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由學習到練習再到實踐的平穩(wěn)過渡。還有,新生班級的做操位置應穿插在其他班級之間,每班前面可選派高年級廣播操較好的學生作班級領操員,這樣可以使新生在多個方向都獲得做操參照。另外,領操員無論是背面示范或是鏡面示范,都應該與其他學生保持同向,以避免新生產生動作混亂。
2.2 拓展廣播操的教育功能,營造積極的學練氛圍
廣播體操不僅是學生鍛煉身體的有效手段,還是學生陶冶情操和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的有效載體。首先,通過廣播操的學練活動,學生將更加注重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其次,通過廣播操的評比活動,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也將加強。例如,在學校去年廣播操比賽中,原本被大家看好的班級最后并沒有取得好成績,相反平時并不惹眼的另一個班卻獲得了第1名。原因就在于班有一位學生做操態(tài)度不端正,評比過程中經常出錯,他一個人所扣的分數就超過了另一個班全班的扣分。通過這次廣播操比賽,2個班的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集體主義的真正含義。另外,學校還應該鼓勵教師同學生一起做廣播操,第3套學生廣播體操的動作難度和運動強度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講都是適中的。師生同做、師生同樂,既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練氛圍又可以為教師提供健身平臺,而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通過做操能夠更加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
廣播體操不該是學校體育的雞肋,但往往是學校體育的軟肋。無論廣播操教學多么的有效和成功,只要沒有后期的管理調控,學生廣播體操的質量必將逐步消退。曾有教師不無感慨地說:“廣播操做的最好的時候就是學生剛學會的時候。”由此可見廣播操管理調控的重要性。對班級的考核和對學生的評價,是學校加強廣播操管理和調控的有效手段。
將廣播操考核結果直接計入班集體的考核,并最終作用于班主任考核,將有助于形成學生廣播體操齊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學校采取“天天查,周周評,月月比,年年賽”的辦法來開展廣播操的考核評比活動。每天的做操時間,學校均安排值周學生對各班級進行交叉檢查,記錄各班的做操情況并評分。每周結束,值周教師將對一周的廣播操情況進行匯總,并在下周一的升旗集會上公布評比結果。每個月最后一周星期五的體育大課間時間,學校都會組織由公共課教師擔任評委的全校性的廣播操比賽,各年級依次登場,同年級的各班級集體做操,月評比的考核分是周評比的3倍。每學期學校都會結合運動會等大型群體活動進行有進退場儀式的按年級進行的廣播操比賽,廣播操成績計入班級的運動會總分。
在學校,廣播操不僅是新生的考試項目,還是其他學生每學期體育與健康課的考察項目。學生的廣播體操的測試成績必須合格,否則體育課總成績不合格。學校還專門設立廣播操標兵的評選,學生被評選為標兵后將輪流擔任班級和學校的領操員。對于廣播體操的學困生,學校專門成立了困難班,利用做完操后的大課間時間進行單獨的輔導。
通過以上3方面的工作開展,學校學生廣播體操的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學校成為蕭山區(qū)公認的“廣播操最優(yōu)學?!?,學校的廣播操教學、輔導和管理經驗得到了普遍認可。
G831.1
A
1674-151X(2012)08-11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56
投稿日期:2012-05-24
王德剛(1978 ~),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