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曼
西南交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四川成都 611756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有“亞圣”之稱。孟子的思想可謂博大精深,這是兩千多年后人們依然崇尚孟子思想的根源所在。
善性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性,體現(xiàn)在能反映“仁義禮智”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是人所共有的社會屬性,也是有別與禽獸的根源?!八男摹痹诜从场叭柿x禮智”的同時,也規(guī)定并且制約著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人性之所以為善,是因為人性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自然而為,這種規(guī)律是自然本能的結(jié)果。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不是后天習(xí)得的,是與生俱來的。
在《告子章句上》中我們可以看到,代表當時流行的看法的是告子的“生之謂性”。告子認為,人性就像湍急的河水,從東邊打開缺口,水就向東流,從西邊打開缺口,水就向西留。人性無善于不善之分,就如同水流本沒有固定的東西流向。孟子則從人性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看法。孟子認為,水不分東西流向,可它分上下流。水往低處流,正好印證著人性的向善。當我們拍打水流,它就會激起浪花,如果我們遏制它的流向,它也可以借助外力引向山頂。孟子認為,是情勢所迫,水才改變其流向低處的本性,人也是如此,本性善良的人卻做出了歹毒之事,也是其人性在其后天成長環(huán)境中因某些因素改變的結(jié)果。
人性向善是自然的趨向,如同水自然而然往低處流一樣。人性往往有所改變,但這并不是出于人性本身,而是受外力作用的結(jié)果。但是假如一味受外力作用而不順其自然發(fā)展,也只能扭曲人性使之變惡。正如用力將水拍打而起,則可以水花四濺;用強力激而使之逆流,則可以引水向上,這難道是水性嗎?“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比丝梢允顾鲏氖拢湫缘母淖兙褪侨绱?。
孟子性善論的核心是他的良知說。所謂良知就是人天生所固有的善性,這種善性具體表現(xiàn)為“四心”。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也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p>
什么是端?“端”本作“耑”,《說文解字》:“耑,物初生之題(額)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睆奈淖謱W(xué)上說,“端”就是端倪、萌芽,意味著生長。孟子認為,人與生俱來惻隱、羞惡、恭敬、是非這四端:惻隱之心,是人們本能的情緒反應(yīng)活動,是不忍人之心,也是同情憐憫之心。羞惡之心,是人在道德標準下的行為,是一種外顯的,以義為核心的行為,也是知榮辱之心。恭敬之心,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對他人人格的認同和對基本社會等級層次的確認,是禮的根源。是非之心,人們最起碼的道德認識、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是義的根源。仁、義、禮、智不是由外界賦予我們的。是人生來就具有的,只是人們沒有意識罷了。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簡稱“是八榮八恥”。提出“八榮八恥”的目的在于引導(dǎo)中國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胡錦濤同志說,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dǎo)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性善論在兩千多年的現(xiàn)在,對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有著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孟子的性善論認為,善性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具體表現(xiàn)為“四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與人之間無不體現(xiàn)著“仁義禮智”的精神與光輝,性善論充分印證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的不能顛倒是非,以丑為美,以惡為善,以恥為榮。孟子性善論的提出,對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有著深刻的指導(dǎo)意義,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和時代要求,明確了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是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辟概括,是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tǒng)總結(jié)。
孟子曰:“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指精神上的氣,這種“氣”,用孟子的解釋就是:“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這見它是一種由“義”與“道”凝聚而成的凜然正氣?!昂迫恢畾狻彪m然也是吾所具有,卻能沖破內(nèi)外界限而“塞于天地之間”?!昂迫恢畾狻敝链笾羷偅笳邲]有內(nèi)外界限,剛者剛強勇敢,是一種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具體說來,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人格操守,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人格標準,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為正義獻身的情操。這些思想都有助于實現(xiàn)人生的真正價值與理想。
性善論無論在當時還是兩千多年后的今天都影響深遠而意義深刻?!皝喪ァ泵献拥乃枷胗绊懼淮忠淮膶W(xué)者?!睹献印纷鳛橹袊幕木瑁貙⒁I(lǐng)著更多學(xué)者去思索和探究。
[1]金良年.孟子譯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