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昕,唐素芳
(天津市藥品檢驗所,天津 300070)
萘丁美酮是英國Beecham公司開發(fā)研制的一種長效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藥,具有很強的抗炎活性,可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骨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國內(nèi)現(xiàn)有批準文號3個,生產(chǎn)廠家3個,本試驗收集到兩個廠家樣品,標準分別為(1998)XF-0145號批件所附標準(試行)和WS-043(X-033)-95(試行),《美國藥典》35版、《英國藥典》2011亦有收載。但國內(nèi)、外藥典均無溶出度的測定方法,亦未見有關(guān)本品溶出度測定方法的文獻報道。為了更好的控制和評價各廠家產(chǎn)品質(zhì)量,本試驗對萘丁美酮片的溶出度測定方法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滿意。
島津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計;RCZ-8B藥物溶出度儀(天津大學無線電廠);萘丁美酮對照品(北大國際醫(yī)院集團西南合成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批號110103),萘丁美酮片1#~4#(規(guī)格為 0.5 g,含量分別為含萘丁美酮為標示量的 101.7%、103.2%、102.6%、101.2%,分別由天津某藥廠和江西某藥廠提供);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為分析純。
2.1 測定方法 取本品,照溶出度測定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ⅩC第二法),以2%十二烷基硫酸鈉溶液900 ml為溶出介質(zhì),轉(zhuǎn)速為50 r/min,依法操作,經(jīng)45 min時,取溶液濾過,取續(xù)濾液1 ml(規(guī)格:0.5 g)或2 ml(規(guī)格:0.25 g),置25 ml量瓶中,用溶出介質(zhì)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Ⅳ A),在262 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另取萘丁美酮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溶出介質(zhì)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 ml中約含萘丁美酮22 μg的溶液,同法測定,計算每片的溶出量。
2.2 標準曲線的制備 取萘丁美酮對照品約22 mg,精密稱定,置100 ml量瓶中,加2%SDS溶液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該溶液 2、3、4、5、8 和 10 ml,分別置50 ml量瓶中,用上述溶劑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在262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以萘丁美酮的濃度為橫坐標(C),以相對應的吸光度為縱坐標(A),進行線性回歸。結(jié)果表明萘丁美酮在9.0~45.2 μg/ml的濃度范圍內(nèi)與其吸光度呈良好線性關(guān)系,其線性方程為 A=2.17 ×10-2C+1.62 ×10-2(r=0.999 6,n=6)。
2.3 回收率試驗 取空白輔料適量(約相當于2.2片),置100 ml量瓶中,加2%SDS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輔料貯備液;另精密稱取萘丁美酮對照品適量,加2%SDS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 ml中約含萘丁美酮1.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貯備液。精密量取對照品貯備液 20.0、30.0、40.0 和 50.0 ml各 3份,置100 ml量瓶中,分別加入輔料貯備液5 ml,加2%SDS溶液稀釋至刻度,配制成約相當于標示量的40%、60%、80%和 100% 的溶液,搖勻,用 0.45 μm 的微孔濾膜濾過,取續(xù)濾液1 ml,置25 ml量瓶中,加2%SDS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在262 nm的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另精密量取對照品貯備液適量,加2%SDS溶液定量稀釋制成每1 ml中約含萘丁美酮22 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同法測定,計算各濃度水平的回收率(n=3)分別為 99.6%、100.6%、99.6% 和100.3%(RSD 分別為 0.3%、0.4%、0.3% 和 0.2%),平均回收率(n=12)為100.0%。
2.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分別在非避光條件下室溫放置24 h后測定,結(jié)果顯示,本品在24 h內(nèi)基本穩(wěn)定。
2.5 溶出試驗條件的選擇
2.5.1 溶出介質(zhì)的選擇 萘丁美酮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不溶,屬較難溶解藥物。國內(nèi)已有國家標準采用異丙醇-0.7%鹽酸溶液(3∶7)1 000 ml為溶出介質(zhì),轉(zhuǎn)速為槳法150 r/min。該方法轉(zhuǎn)速偏高且溶出介質(zhì)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溶劑,這不僅與人體真正的體內(nèi)環(huán)境相差甚遠,而且還會影響試驗人員的身體健康,故現(xiàn)行溶出度測定方法不甚合理。BP 2011和USP 35亦收載了本品,前者未制定溶出度檢查項,后者溶出度測定方法采用2%十二烷基硫酸鈉(SDS)900 ml為溶出介質(zhì)、轉(zhuǎn)速為槳法50 r/min。參考USP 35方法對收集到的兩廠家樣品進行溶出曲線的測定,取樣時間分別為 5、10、20、30、45、60和90 min,結(jié)果較為滿意。在此基礎(chǔ)上,又對溶出介質(zhì)SDS的濃度(1.5%、1.0%)進行篩選,溶出曲線的測定結(jié)果見表1和表2,圖1和圖2。
試驗結(jié)果表明,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的加入確可改善本品溶出行為,增加樣品的溶出量,且溶出量隨SDS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經(jīng)對上述溶出介質(zhì)的篩選認為以2%SDS作為溶出介質(zhì)時,樣品的溶出行為更為理想。
表1 樣品1#溶出曲線的測定結(jié)果
2.5.2 測定波長的選擇 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在200~400 nm波長區(qū)間掃紫外圖譜,均在332、319、272和262 nm 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在364、324、298、267和256 nm波長處有最小吸收。USP 34采用雙波長差值法(A270-A296)計算溶出量,國內(nèi)現(xiàn)行標準采用在最大吸收波長處(A262)測定。經(jīng)比較,采用兩種方法計算結(jié)果基本一致,故采用更為簡便的單波長法計算,檢測波長為262 nm。
圖1 溶出介質(zhì)的選擇(樣品1#)
表2 樣品4#溶出曲線的測定結(jié)果
圖2 溶出介質(zhì)的選擇(樣品4#)
2.5.3 溶出曲線的均一性 取兩廠家各1批樣品(樣品1#、4#)按“2.1”項下試驗條件,分別在 5、10、20、30、45、60和90 min時取樣測定,并繪制溶出曲線,結(jié)果見表3、圖3~4。結(jié)果表明,樣品溶出度均一性良好。
表3 2批樣品的累積溶出曲線結(jié)果(n=6)
圖3 溶出曲線的均一性(樣品1#)
圖4 溶出曲線的均一性(樣品4#)
2.5.4 樣品溶出度的測定 按上述方法測定4批萘丁美酮片45 min時的溶出量,平均溶出量分別為102%、97%、104%和94%,RSD 分別為 1.5%、1.8%、1.6%和 2.3%。
3.1 濾膜及輔料的影響 通過對對照品溶液在經(jīng)0.45 μm的微孔濾膜濾過前后的吸光度值比較,可以確定濾膜對測定結(jié)果無影響;另相應濃度輔料溶液的紫外吸收圖譜顯示,輔料對測定結(jié)果亦無影響。
3.2 溶出介質(zhì) 通過對溶出介質(zhì)的篩選,確定采用2%SDS作為溶出介質(zhì),相應的方法學驗證均符合要求。本項研究結(jié)果表明,難溶性藥物可采用含有低濃度的表面活性劑溶液作為溶出介質(zhì),進而避免采用有機溶劑對試驗者及環(huán)境帶來的毒性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