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煌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200)
糖尿病是一組以持續(xù)性高血糖為基本生化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也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由此引起的各種慢性并發(fā)癥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1]。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對10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和社會效益,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本組共200例,均為在我院門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86例,女114例;年齡34~72歲,平均52歲;病程1~9年,平均4年;均符合1999年WHO制訂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均為初次患病或既往有糖尿病史,未接受過系統(tǒng)糖尿病治療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無嚴重心、腦疾病、視網(wǎng)膜病變及下肢血管并發(fā)癥,無明顯思維功能障礙,能正常溝通交流,自愿接受治療與教育。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教育方式進行一般性健康教育,分發(fā)宣教單頁,出院后患者可向醫(yī)務人員咨詢相關問題,但不主動進行個別指導和來院強化教育;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干預方式,具體如下:
1.2.1 健康教育干預方式
①組織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護人員成立健康教育干預小組,每周組織患者學習1~2次,向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教育,示范技術性操作,如血糖監(jiān)測技術、胰島素注射技術等;并請營養(yǎng)師為患者做飲食指導;②向每位患者免費發(fā)放《糖尿病健康教育處方》,將口頭指導與書面教育相結合,同時開設健康教育專欄;③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一對一的指導,耐心、準確回答和解釋患者提出的問題;④定期召開病友座談會,互相交流經(jīng)驗,談切身體會,互相啟發(fā)和鼓舞,好的經(jīng)驗加以推廣。
1.2.2 健康教育干預內(nèi)容
①心理疏導:通過與患者耐心細致的溝通和交流,鼓勵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主動配合治療。②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做到飲食的“1個平衡,3個兼顧”,即平衡飲食,兼顧控制血糖、血脂、血壓、體質量,兼顧并發(fā)癥的防治,兼顧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愛好。進食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素飲食。原則上不飲酒,應戒煙。③運動指導[3]:運動形式有行走、爬樓梯、騎自行車、慢跑、打太極拳、游泳、打球、跳舞等,應根據(jù)患者的年齡、體質、有無并發(fā)癥酌情選擇。運動強度以運動后微汗、稍感乏力、次日體力充沛為宜。運動最佳時間為餐后1~3h,運動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發(fā)生低血糖,出汗多時應及時適量補水。運動后檢查皮膚、足部、關節(jié)有無破損,及時監(jiān)測血糖。④用藥指導:明確的用藥指導是預防藥物不良反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應告訴患者安全用藥的知識,包括藥物名稱、效應、方法和注意事項,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及處理方法,特別是要反復強調用藥時間、劑量、方法,以確?;颊哂盟幇踩@纾夯请孱愃幬锞哂写僖葝u素分泌的作用,一般應在飯前3Omin左右服藥,最嚴重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反應;雙胍類藥物是一種抗高血糖藥物,應在餐中或餐后服藥,常見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胰島素的注射部位可選擇臀部、大腿外側、上臂前外側部和腹部(不用在臍周5cm范圍內(nèi)注射),注射部位應經(jīng)常更換,兩次注射間距>3cm,以免引起皮下脂肪萎縮、異常細胞的生長和脂肪的沉積、影響藥物吸收。⑤應急處理的指導:應教育患者了解低血糖發(fā)生的誘因及臨床表現(xiàn),掌握緊急處理方法。
1.2.3 全程監(jiān)控
指導患者正確使用血糖儀,掌握血糖監(jiān)測時點,做好血糖監(jiān)測記錄。利用電話、網(wǎng)絡與患者保持全程聯(lián)系,隨時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動態(tài),根據(jù)患者不同情況,向患者下達飲食計劃和治療任務并督促其完成,并幫助患者答疑解惑。
觀察兩組患者6個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膽固醇(TC)及血壓的變化。
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SPSS12.0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FBG、2hPG、HbA1c、TC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糖尿病是一種發(fā)病率高、且具有遺傳傾向的慢性、終身性疾病,其中95%左右為2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由于糖尿病病程漫長,并發(fā)癥多,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決定了其防治措施的高度個體化[5],而在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病情監(jiān)測和防治知識五項措施中,由于健康教育干預旨在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自我保健意識,從而達到控制血糖,預防并發(fā)癥的目的。因此加強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預比其他措施顯得更為重要,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指出,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缺乏糖尿病教育就像缺乏胰島素一樣危險,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6]。
常規(guī)的教育方式僅僅是讓患者接受醫(yī)護人員一般性的糖尿病知識,是被動而有限的,同時缺乏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持續(xù)性[7],而健康教育干預可使患者系統(tǒng)了解相關疾病知識的知識,從而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認識,了解其危害程度,明白自我監(jiān)測、自我護理的重要性,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和決心。有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0%~90%存在胰島素抵抗[8]。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的發(fā)生與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同時也與高血壓、飲食習慣、吸煙、飲酒、肥胖、運動等因素密切相關。通過向患者介紹糖尿病治療的綜合性措施,突出飲食、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加強飲食指導,通過增加飲食中膳食纖維含量,減少“垃圾”食品(高熱量、高膽固醇、低維生素和低礦物質的食品),嚴格控制酒類和含糖類飲料的攝入量,有助于降低患者餐后血糖,緩解和減輕胰島素抵抗,降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體質量,并可減少口服降糖藥用量。本研究顯示,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FBG、2hPG、HbA1c、TC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壓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在門診中進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干預是必要的,可行的,臨床效果可社會效益是可取的。
綜上所述,門診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糖尿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從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總體控制水平,利于血糖目標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鄧英.初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對策[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22(8):1196.
[2]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學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8,88,(18):1227-1245.
[3]羅曉慧.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臨床調查與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30):27.
[4]王湘郴,何莉,范紫香,等.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6,5(1):12-14.
[5]呂麗雪,謝文,葉建紅,等.系統(tǒng)強化健康教育對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8,23(1):65-66.
[6]陳添連,廖新運,鐘招蘭.系統(tǒng)健康教育對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影響[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30(4):610-611.
[7]何健敏,戚以勤,陳美貞,等.系統(tǒng)性健康教育對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4):3-5.
[8]呼慶紅,梁真,鷗慧婷,等.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識知曉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07,14(5):3-6.